黃山市科學技術局

(三)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關鍵技術、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套用;負責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 (五)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政策和措施,指導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組織相關科技成果套用示範,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六)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議,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機構簡介

根據《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 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黃山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廳〔2009〕60號),設立黃山市科學技術局,為市政府組成部門。

職責調整

(一)取消已由國務院、省政府、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將科技成果評價工作交給社會中介組織。
(三)加強科技進步工作的巨觀管理和統籌協調職責,最佳化科技資源配置。
(四)加強科技重大專項組織實施綜合平衡的牽頭職責,推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省科學技術工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起草有關規範性檔案;研究科技發展規劃和科技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出相關政策建議;研究確定科技發展的重大布局和優先領域;推進全市科技創新體系建設。
(二)編制並組織實施全市科學技術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負責省級以上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軟科學研究計畫和國際科技合作計畫等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
(三)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強關鍵技術、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套用;負責高新技術企業的申報工作。
(四)擬訂並組織實施科技促進農村和社會發展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農村建設和社會發展。
(五)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政策和措施,指導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組織相關科技成果套用示範,推動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
(六)提出科技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建議,推進科技體制改革工作;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規劃,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七)負責歸口管理的科技經費預決算及經費使用的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擬訂科技資源合理配置的政策和措施。
(八)歸口管理科技成果、科技獎勵、科技保密、技術市場與科技相關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擬訂科普工作規劃,推動科普工作;負責相關科技評估管理和科技統計工作;指導科技中介服務,推動科技服務體系建設。
(九)歸口管理科技外事工作;組織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協同有關部門組織技術出口和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創新工作。
(十)承辦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市科技局設4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承擔機關文電、信訪、保密、財務、國有資產管理、安全保衛、信息宣傳工作;承擔機關和所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工作;擬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承辦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有關工作;歸口管理全市科技外事工作,組織開展對外科技合作與交流;負責國防科技動員工作;負責機關黨風廉政建設、政風行風建設;負責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工作。
(二)綜合計畫科(成果與技術市場科)
擬訂科技發展規劃和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編制歸口管理的科技經費預決算並監督執行;參與擬訂科技投入政策和科技經費管理辦法;研究擬訂科技體制改革總體規劃和具體實施辦法,指導推動科研機構體制改革工作;研究擬訂科技發展、科技與經濟結合、科技中介服務的政策和管理措施;組織實施軟科學研究計畫;歸口管理全市民營科技企業、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綜合性自然科學社會團體;研究擬訂市級科學技術獎勵辦法、科技成果和技術市場管理辦法,負責科技成果獎勵、鑑定(評價)、登記工作;負責科技統計、科技保密工作。
(三)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科(創新辦公室)
擬訂相關領域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相關領域科技攻關計畫和政策引導類科技計畫;指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相關技術服務體系建設;擬訂促進技術市場發展政策。
(四)農村與社會發展科
擬訂科技促進農村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組織實施相關領域科技攻關計畫和政策引導類科技計畫;推動農村科技進步;指導相關重大科技成果套用示範;指導農業科技園區的有關工作;擬訂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組織實施相關領域的科技計畫和可持續發展綜合實驗區科技工作;承擔促進生物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工作。

其他事項

建立科技工作重大問題會商與溝通協調機制。市科技局與市財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建立相關溝通機制,提出科技資源最佳化配置的重大政策措施建議。

領導信息

姓名:劉英
職務:黨組書記、局長
分工:主持全面工作,分管綜合計畫科
姓名:汪小英
職務: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工:分管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科、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
姓名:佘宏遠
職務:黨組成員、副局長
分工:分管辦公室、農村與社會發展科、市科技試驗站、市蛇科所。
姓名:胡建平
職務:黨組成員、知識產權局局長
分工:主持市知識產權局全面工作。

工作動態

市科技局五措並舉全力推進抗洪救災
一是召開會議迅速部署。7月初我局召開全體幹部職工會議,傳達市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精神,通報全市受災情況,要求局機關組成抗洪救災工作組加強三區四縣和市經濟開發區科技型企業的查災核災、恢復生產指導工作,落實好《市科技局幫扶企業聯繫點制度》,指導企業抗災自救、恢復生產,並組織全體幹部職工捐款4300元交至市民政局。
二是迅速向省廳報告災情。局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受災最嚴重的徽州區呈坎鎮、富溪鄉調研茶企業災情。我市156戶科技型企業中37戶受災較為嚴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821.74萬元,局機關抗洪救災工作組迅速整理全市科技型企業災情報告省科技廳,爭取省廳重點關注,給予科技型企業在科技項目安排和資金等方面支持,以幫助我市科技型企業儘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三是幫助企業凝練項目。要求業務科室在企業恢復生產過程中幫助凝練創新能力強、技術含量高、經濟社會效益好的項目,申報省以上各類科技計畫,以爭取國家、省資金支持,指導企業開展高新技術產品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在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的同時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四是開展送科技下鄉行動。組織科技特派員、聯絡員開展抗災救災科技下鄉行動,抽調農業科技骨幹組成抗洪救災農業技術培訓小分隊,奔赴災區進行災後生產自救指導。實施科技入園入企入村,深入田間地頭,有針對性地加強科技抗災培訓和救災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套用,動員民眾科學調整種植結構,搶抓季節,改種蔬菜及其它經濟作物。加強農村科技信息化服務,確保農民及時掌握各項農業抗災技術,做好科技抗災保豐產工作,盡最大可能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五是開展防災減災和災後恢復生產技術套用。要求各地在今年的科技計畫項目申報和安排中,加大抗災技術研發支持力度,重點開展災害監測預警技術和防災減災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研發,以及災害應急與風險管理等相關技術的研究,充分發揮生物抗災、結構避災、科學防災的作用,並切實加快示範推廣套用。

辦公地點

黃山市屯溪區北海路58號4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