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塤[古代樂器]
塤是開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塤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
文字解釋 由來 結構 發展 歷史 -
陶塤
陶塤在古代主要為誘捕獵物所用,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陶塤在八音中是屬土音,最早文獻記載始於《詩經》“如塤如篪”,還有“伯氏吹塤”,“仲氏吹篪”的詩...
基本簡介 樂器形成 種類 品牌 吹塤方法 -
塤
塤是開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抱素獨為天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塤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有的石頭上有自然形成的空腔,當先民們用這樣的石頭投...
文字解釋 由來 結構 發展 歷史 -
土塤
土塤 是我國特有的閉口吹奏樂器,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塤的起源與先民的勞動生產活動有關,最初可能是先民們模仿鳥獸叫聲而製作,用以誘捕獵物。後...
簡介 歷史 製作 現狀 -
棠湖塤譜
,晚年好靜始學 塤,習久逐漸技藝精湛。塤譜簡介筆者在本文中,參照工尺譜之記譜法,對《塤譜》中 的樂曲進行解譯。其目的之一,讓世人了解塤譜面目; 之二,讓古曲重現音聲。塤譜與塤由來一、譜宇之形成 《塤譜》序中云:“雅樂...
作者簡介 塤譜簡介 《棠湖塤譜》出版物 -
劉塤
劉塤(壎xūn 1240-1319)字起潛,號水雲村。學者稱水村先生。江西南豐人。南豐著名文人隱士劉鏜之侄。 宋末元初學者、詩人、評論家。
人物簡介 人物詩詞 -
牛頭塤
牛頭塤,回族的民間樂器,回族民眾俗稱“哇嗚”或“泥簫”,是用黏合力強、結實耐用的黃膠泥製作的一種民間小樂器,古代稱它為“塤”。
概述 -
《吉水縣黃塤母歐陽氏輓詞》
《吉水縣黃塤母歐陽氏輓詞》的作者是周必大(1126~1204)中國南宋大臣,文學家。字子充,一字洪道,自號平園老叟。廬陵(今江西吉安)人。
作者 詩詞正文 -
袁黃
袁黃(1533-1606),初名表,後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後改了凡,後人常以其號“了凡”稱之。浙江嘉善縣魏塘鎮(今屬嘉興)人。晚年...
人物生平 主要貢獻 了凡四訓 主要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