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聖景

黃大仙聖景

黃大仙聖景位於西樵山南部、西樵山七十二峰的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是一處經廣東省宗教事務局批准重建的宏揚道教文化的人造景觀。

黃大仙聖景位於西樵山南部、西樵山七十二峰的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是一處經廣東省宗教事務局批准重建的宏揚道教文化的人造景觀。
黃大仙聖景黃大仙聖景
黃大仙,是何許仙聖?為何如此受人崇信,不僅在廣東有眾多的信眾,而且在香港還有他的道壇。原來,黃大仙俗姓黃,名初平,浙江金華人氏,生活在距今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晉代。他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少年時在赤松山牧羊,15歲時得道士指引,到赤松山金華洞石室內修仙,因此,他自號“赤松子”。黃初平青年時修道成仙,以葫蘆作藥箱,懸壺濟世,救人病災。清代以來,人們就稱他為黃大仙。清末民初時,一位黃大仙的傳道道長梁仁庵,在家鄉西樵山稔崗創辦了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遠飄方圓百里,當時的順德、中山、台山等地信眾皆來朝拜。後來,由於戰亂,道長梁仁庵於1915年,攜黃大仙聖像到香港另設道壇,受到許多社會名流和高人的支持,經過六年的艱辛努力,創辦了香港的嗇色園。八十多年來,嗇色園香火極為旺盛,如今,已發展成為香港著名的福利機構。黃大仙的香火,早已傳至東南亞和北美一些國家。
這座龐大建築“黃大仙聖境園”,是由香港嗇色園為表歸宗之意而捐資建築的。此園,依山環水,庭院寬闊,廊閣恢弘,花繁樹茂,環境清幽。共占地42萬平方米。1996年2月18日,正式對外開放。
● 和合橋
位於聖境園門前的這座橋(三橋並列)稱作和合橋。和合,原是道教的兩位仙人。民間傳說,和合二仙能給人們帶來團圓、和諧、吉慶,更是主管婚姻的喜神,所以又有“歡天喜地”的別稱。關於他們的原型來源,有很多傳說。傳說之一是,他們的原型是唐朝萬回僧。《西湖遊覽志》中記載:“宋時杭城以臘日祀萬回哥哥,其蓬頭笑面,身著綠衣,左手擎鼓,右手執棒,雲是和合之神,祀之可使人在萬里之外,亦能回家,故曰萬回。”萬回,俗姓張,陝西鄉人,因他“出門如飛,馬馳不及,及暮而還”,故稱“萬回”,民間俗稱“萬回哥哥”。
和合,本義為團圓,後來則轉為喜慶和婚配之神,並逐步由一神轉變為二神。
清代時,以唐朝時的詩僧寒山、拾得為“和合二聖”,又稱“和合二神”。他們一捧圓盒,一持荷花,取和諧、好合之意。舊時婚禮上,多懸和合二仙之像,以求夫妻相親相愛,百年好合。
此處修此橋,其用意是,為遊人祝福:走過和合橋,夫妻就會和睦,家庭就會幸福,生活就會如意。
● 八卦廣場
整座廣場平面為一太極八卦圖形。據稱,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八卦廣場。廣場中間的花壇,實際上是一個太極陰陽圖案,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相剋相生,相合成圓,相分成“六”“九”之數。八卦,本為《易經》的一種基本圖形;太極,是《易經》中的一種基本哲學思想。後來,道家吸入其經籍,藉以敷衍教義,成為道教常用的標誌性圖案符號。
● 特色山門
聖境園的山門,獨具特色,成為一道景觀。山門,左右各三重,成30度角、次第相疊三分之一排開。採用西樵古民居“鑊耳山牆”形制,其立意取自道教“三為大,三為貴”的思想,頂部“龍頭鳳尾”,底部“仙鶴祥雲”,別具韻味。每道“山牆”靠內側開洞券門。山門前,有巨型石雕,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是為四尊守護神。
● 天地回應壇
此壇,高3米,直徑54米,下方上圓,體現了道家“天圓地方”之說。壇中心為一太極陰陽圖。腳踏陰陽圖,大聲許願,即可聽到“天地回應”之聲。據稱,這裡的回音效果,可與北京天壇圜丘壇媲美。
● 黃大仙聖像
通過九十九級拜仙階梯,即到聖像跟前。聖像高大,須仰視。大仙,頭戴道冠,面容慈祥。左手捏著“九珠還魂丹”,意寓著授人方藥、救人疾患;右手執拂塵,象徵著隨時揮去人世間的苦難和不幸。
整座聖像,通高28米,重七千多噸,由三千多塊大理石雕砌而成。聖像背後,環山合抱,大有包攬萬千之勢;聖像面前,地勢空曠,視野開闊,遠處恰有七座小山崗,人稱“七星伴仙”。
黃大仙聖境園的建成,不僅豐富了西樵山的旅遊文化景觀,而且有力地推動了當地道教文化的交流與發展。 聯繫電話:8685686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