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竹書記年》文獻載,黃國源於黃帝公孫姓軒轅氏,崛起於中國南方,是古代淮河流域的霸主。早期稱為黃夷,是東夷集團的後代,九夷的一支。春秋時期,楚國稱霸,黃國不服,借地域優勢,近與江、道、柏、弦乃至隨國結盟,遠與齊、宋、鄭、衛、魯等修好,曾一度與楚抗衡,至公元前648年為楚所滅。
黃國,史實見於《左傳》,始於魯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這時楚國方興,在楚地約會諸侯,黃、隨二國都沒參加, 結果,漢陽的隨國受到討伐,淮水的黃國由於相距較遠,躲過一劫,但也遭到楚國的斥責。魯莊公十九年(公元前675年),楚文王首次伐黃。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伐黃,敗黃師於踖陵,遂還" 。可能是感動黃國的抵抗精神和強大武力,楚軍並沒有一鼓作氣滅亡黃國,在慘勝之後匆匆回國。而面對勢力已擴張到淮河中上游的楚國,黃國採取了依靠強齊抵禦強楚的策略。魯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黃國參加了在宋地舉行的謀劃伐楚的齊國、宋國、江國、黃國等四國會盟。 第二年,四國又在山東陽穀盟會。 前655年秋天,黃、江二國伐陳。 隨著齊國霸主地位的形成,淮域諸國紛紛叛楚附齊。極力北上爭霸的楚國當然不甘示弱,前655年就將黃國的姻親小國弦國滅掉,弦國國君逃到了黃國。 6年後,即前649年冬,楚國藉口"黃人不歸楚貢",出師由伐黃。 半年後,即前648年夏,黃國終於被楚成王帶兵滅國了。
黃國據《史記》與《黃國故城志》所載黃國建國創始人為贏姓伯益長子大廉字太康,建立於公元前2148年春 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故城隆古鄉。黃夷南下中原,東夷少昊的後裔--黃夷的後代贏姓伯益長子大廉字太康建立了黃國。黃國為 贏姓黃氏。但卜辭中有"伐於黃尹二羌"的記載,是黃夷(尹)最早的記載。從黃姓最原始的族源少昊氏的黃夷來說,黃氏無疑起源於少昊嬴姓。原始社會晚期至夏朝商朝和西周時期稱黃夷,東周列國時期稱黃國。周襄王四年癸酉(公元前648年)約傳衍五十代黃國裔孫,春秋末年被楚國吞併,地名依然稱黃邑。 國君贏姓黃氏。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稱 光州。
黃國的後代黃歇後仕於楚,被封為春申君,地位僅次於楚考烈王,是戰國四公子之一。楚考烈王沒有兒子,黃歇為這件事發愁,就尋找宜於生育兒子的婦女進獻給楚王,雖然進獻了不少,卻始終沒生兒子。後來趙國李園把他的妹妹獻給黃歇,並立即得到黃歇的寵幸,並有孕。後來黃歇將李園的妹妹進獻給楚王。楚王把李園的妹妹召進宮來很是寵幸她,生了兩個兒子,一個是楚幽王,另一個楚哀王,把李園妹妹封為王后。楚考烈王去世,李園搶先入宮,並在棘門埋伏下刺客。春申君進入棘門,李園豢養的刺客從兩側夾住刺殺了黃歇,斬下他的頭,扔到棘門外邊。同時就派官吏把春申君家滿門抄斬。而李園的妹妹原先受春申君寵幸懷了孕又入宮得寵於楚考烈王后所生的長子便立為楚王,這就是楚幽王。
古黃國處於江淮之間,守東方諸國西入淮河上游的門戶,當南楚北進中原之要衝,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魯僖公十二年(前648)黃為楚所滅。黃國屬東夷之國,處於楚與中原之間,在其發展過程中,有機地融合了中原文化、東夷文化、江淮文化與楚文化。
黃國先民即夏商時期的黃夷。因黃國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黃國文化在保留東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礎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並在器物製造技術、紡織技術、雕刻與繪畫技術方面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過當時的中原文化水準。其墓葬制度、生活習俗等方面自成一格,並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它既是一個文化的傳播區域,又是東西、南北文化的交匯與融合區域。
地理位置
以黃國都城為中心的黃邑地區,地處如今河南、湖北、安徽三省邊界,沃野千里,山清水秀,水陸交通方便,農業發達,人民豐衣足食。當地盛產水稻、小麥、棉花、麻、魚鱉等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是長江以北、淮河以南的魚米之鄉。
據歷史資料記載,顓頊帝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濮陽一帶。當時還處於原始社會後期階段,社會總人口少,社會生產力低下,人民所繳的賦稅和貢品不足於統治者的特殊生活費用。帝王的子孫人數太多,必須分封一大批王子王孫到全國各地為小王侯,食邑當地,由當地人民的賦稅和貢品,供給王子王孫的特權階層的生活。黃氏宗族就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來到黃國當統治者,過著統治者的貴族生活。夏、商、周曆代王朝,遵循先祖帝王分封制度,承認黃國的王侯地位,世襲相傳至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所滅之後,黃氏宗族結束了統治者的地位,與當地人民和睦相處,共謀生存,共謀發展。
黃國故城位於今潢川(光州)西北6公里處的隆古鄉,遺址至今保存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椐考古專家考證,黃國故城最遲在西周時期已經形成規模。城址呈長方形,周長6720米,總面積為2.8平方公里,城牆殘高5米-7米,時代為西周到春秋時期。現存城牆系用黃土夯築而成,城牆高處為7—8米,低處為4—5米,基寬59米,上寬10—25米,如今尚存三處城門豁口,其牆之厚、路之闊、基之固,均可見當年之巍峨。
如今在故城遺址內,仍遍布著陶片、瓦當和多處青銅器作坊遺址,從這裡曾鑄造出許多精美作品,僅在今潢川、光山等當年黃國疆域內出土的黃國青銅器就有800餘件,其中有銘文的為38件,現珍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黃太子 伯克盤、 黃父盤、 黃君簋、 叔單鼎4件青銅器,均出土於潢川,被郭沫若收錄入其所著的《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中。1978年,考古工作者又在今潢川李老店磨盤山收集到一批青銅器,其中的銅鐳肩部有“黃孫須子亞伯”銘文。銘文中所提“黃孫”就是黃國貴族;“須子”即須頸子,是亞伯臣的稱號,由此又證明黃國在今潢川。
在黃國故城西南約20公里的今光山縣寶相寺一帶,發現黃國貴族墓地。1983年發掘出黃君孟夫婦墓,1988年發掘出黃季佗父墓。在黃國疆域內的羅山、光山、潢川等地都出土不少珍貴的黃國文物,時代多為春秋早期。現尚存三處城門豁口,是目前江淮西部地區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由於它在公元前648年被楚國所滅,迄今經過2650多年的改朝換代和災荒戰亂,時過境遷,古城荒廢倒塌,今天的黃國都城已經蕩然無存,已經掩埋在一片田野百植之中。
在黃國都城故址的一個小山崗上有一個小水池,池邊豎著一塊石碑,石碑上邊刻著“歷史文物重點保護單位,黃國宮殿天池,潢川人民政府立”。在黃國都城的西面,有戰國四君子春申君黃歇的墳墓,是公元1996年潢川縣黃氏宗親會重修的,其餘的古蹟蕩然無存。解放後發掘黃國都城時的700多件青銅器的歷史文物,被中國歷史博物館珍藏。
族源
關於黃國的族源,據司馬遷《史記》所記,黃國為伯翳(伯益)之後:“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咨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游。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贏氏……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終黎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趙城,為趙氏。” 司馬遷所提到的嬴姓之後在西周至春秋時期為諸侯者有今江蘇的徐國、山東的郯國、莒國,安徽的終黎國,今河南境內的黃國、江國,遷至陝西的秦國。對於贏姓之始祖,史載出於上古東方部族,為少昊的後裔。這是一個以鳥為圖騰崇拜的部族。
贏姓遠祖當為東方部族的少吳氏後裔,至舜、禹之時,其近祖伯益(伯翳)與偃姓的皋陶同時受封于山東和淮河中下游地區,為贏姓,秦、徐、郯、莒、黃、江等方國同祖同宗。贏姓部族與東方其他部族被夏人、商人和周人視為東夷,黃國原為夏商時期活動於淮河流域的黃夷,在夏商的軍事壓力之下西遷至今安徽與河南交界處,這便是周代時黃國的前身。
黃國到周襄王四年(公元前648年)被楚國吞併以後,黃氏宗族變成了中華民族中的平民百姓,變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融合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之中,走上新的生活旅程。
黃氏發源
黃國是中華黃姓的發源地。
追根溯源,自有黃國,方形成“以國為氏”的黃姓。唐代林寶的《元和姓篡》云:“黃,陸終之後,受封於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宋鄭樵所著《通志·氏族略》載:“黃氏蠃姓,陸終之後,受封於黃,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有黃國故城,在楚與國也,僖公十二年為楚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北宋江夏黃氏族譜序中亦稱:“考我黃氏,始於神農、黃帝、少昊、顓頊高陽氏曾孫陸終之後有南陸公,兄弟三人,公居其二,食邑於黃,遂因地而賜姓焉,黃地在光州十二里,有黃城。”北京、湖南、山西等地出版的姓氏專著以及出自廣東、福建、河南等地的黃氏族譜,均有類似的記載。大量史實證明,黃姓源於黃國,根在光州。黃氏家族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歷經滄桑,幾度興衰,不斷繁衍壯大,逐漸形成黃姓望族。
公元前648年,黃國為楚滅後,國亡家破的黃國臣民,紛紛離鄉背井,但他們不論走到哪裡都仍是以國為姓,其中大部分流散到當時的楚國腹地,於是就有了因黃氏遷居而得名的黃岡、黃陂、黃安、黃石、黃梅等地。還有一部分被“浮諸江南,以實海濱”於是就形成了南方諸多黃氏家族和黃洞蠻壯族的黃姓。
楚滅黃三百年後,在黃國故址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黃姓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春申君黃歇。宋代鄧世明所著《古今姓氏書辯證》中載:“黃為楚滅後,其族仕楚,春申君即其後。”這位留居黃國故址遺民的後代,為復興黃氏家族,委身仕楚,為相二十五載,政績卓著,賜以淮北十二縣,成為戰國著名四君子之一,從而給黃氏家族帶來了第一次中興。公元前238年,春申君黃歇在宮廷內訌中遇害,其子孫受株連而被迫流散各地,致使黃氏家族再度中衰。但黃氏家族並沒未因此而沉淪,他們分別與原來流散各地的黃氏族人匯合,頑強奮進,不僅渡過了危難,且先後在許多地方形成瞭望族。
據有關史料和姓氏通書證實,黃歇長子黃尚一支,形成了後來的淮陽黃氏和江夏黃氏;次子黃俊一支,形成了後來中原陽夏黃氏;五子黃堂一支,形成了後來的東吳黃氏。繼之而起的金華、邵武黃氏望族,皆是江夏黃氏繁衍的分支,今天在海外的黃氏族人,大多是從上述各地先後南遷的。縱觀黃姓的播遷過程,其發展脈絡清晰可見,即由黃國——黃歇,發展至淮陽、江夏黃氏,進而播衍出金華、邵武等黃氏望族等分支旁系,然後播遷出海外異域黃姓,他們源出一脈,同根同祖。
歷朝累代,黃姓人才輩出,各領風騷,對中原文化向南傳播及一系列的社會變革,都起過重要作用。繼黃歇之後,西漢著名丞相黃霸被譽稱為當朝第一循吏;東漢黃香以孝道楷模而流芳千古;後唐黃峭山教子有方且頗具開拓精神,帶來了邵武黃族的繁榮;北宋的大書法家、大詩人黃庭堅,元代的女紡織家黃道婆,近代的民國第二開國元勛黃興等等,其名臣名人之多,枚不勝舉。如今,黃姓兒女更是遍布海內外,其中許多佼佼者活躍於國際國內的社會舞台,分別在政界、僑界、商界、文化界、外交界、金融界嶄露頭角,他們的事業舉世矚目,他們的名字四海傳揚,充分顯示了黃氏家族的興旺發達和勃勃生機。
宗族後裔
隨年代的向前推移和黃氏宗族人口的增長,人口的增多,歷代分支繁衍,必須採取分支遷居的方式,來維持宗族的繁衍與發展的局面。因此,黃氏宗族根據中華民族的留長遷幼的方式,各房留長子往黃國繼承祖業,次子以下的兄弟外遷移居他鄉,另創基業,各自立自強,興旺發達。經過四千多年的歷代遷移傳播,大江南北,河海之濱,長城內外,海內國外,五洲四海,處處都有黃氏宗親在居住,在創業,在發展。黃氏子孫,勤勞智慧,遵紀守法,艱苦創業,處處繁榮昌盛,丁財日熾,人文蔚起,形勢喜人。
世界黃氏宗親總會第十屆第二次懇親大會在武漢市江夏區隆重舉行,來自美國、新加坡、泰國、韓國、馬來西亞等11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福建、廣東、河南、上海等20多個省的1800餘黃姓後裔來江夏尋根問祖、投資興業。
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是中國大姓“黃”姓的始祖。江夏,是海內外黃姓華人公認的總郡望和發祥地,故有“天下黃姓出江夏,萬派朝宗江夏黃”之說。數千年來,黃氏子孫以“忠、孝、義、和”為理念,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為宗族的興旺、國家富強做出了重要貢獻。
海外華人華僑中的黃姓族人興起了一股來江夏尋根謁祖的熱潮。武漢市江夏區政府以及江夏黃氏研究會順勢而為,採取系列措施擦亮“江夏黃”歷史文化品牌:重建黃氏大宗祠和春申君黃歇古墓;申報“天下黃姓江夏祭”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投資拍攝電影《春申君》等。此次大會的主要活動有:舉辦“天下黃姓江夏祭”祭祀活動;拜謁黃姓上始祖黃歇;召開世黃總會十屆二次懇親大會;召開首屆“江夏黃”經濟論壇暨項目推介會;舉辦《江夏崛起》大型文藝晚會;舉辦首屆“江夏黃”文化論壇書畫筆會等。活動中,江夏區重點向海內外黃姓企業家推介了中山艦旅遊綜合開發等16個項目。
世界黃氏宗親總會成立於1980年,成立以來,每年分別在美國、台灣、菲律賓等地舉辦懇親大會,每屆三次,這是“世黃大會”30年來首次在中國內地舉行。
黃子國列位君主
諡號 | 姓名 | 備註 |
大廉 | 前2148年建國。贏姓伯益長子,字太康 | |
中間約19代世系無從考證。被周封為子爵,周前稱黃邑,列國時稱黃國 | ||
熙侯 | 黃石 | 在位時間無從考證 |
前惠侯 | 黃宜(莊) | |
文侯 | 黃孟(泰) | |
昭侯 | 黃顯 | |
後惠侯 | 黃寬(莊) | |
景侯 | 黃亮(春) | |
成侯 | 黃安民(達) | |
武侯 | 黃前(簡) | |
穆侯 | 黃企生(遠) | |
括弧中為周天子所賜名。此後約20代世系無從考證。前648年黃被楚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