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是麻辣燙的延伸,是川菜最大眾化的體現。隨著時代的變遷,川菜、川酒包括川戲等都早以走出四川,進入全國各個地方,人們早以習慣和喜歡上了川菜川味,其中,麻辣燙更是以獨特的魅力和鮮明的特色遍布於全國眾多城市,可以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麻辣燙的存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麻辣燙已成為四川味道的代表。
當然,這與麻辣燙所具備的特殊優勢不無關係:“麻辣燙”除了辣椒外更有香料藥材和天然植物等配方,把熬制的“香料”放入“鮮香湯”中,再直接放入各種食品,短短几秒至幾分鐘後就能食用,既能像燒烤那樣穿成串燙熟,讓人一把把地拿著吃,又能裝成碗,大口饕餮。麻辣燙味道別具一格,奇香四溢,讓人越吃越想吃,久吃不厭。去掉了火鍋、涮羊肉等食品中的口味單一、燥辣、油膩、上火等缺點,又體展現在川味麻辣爽口、回味悠長的風采;麻辣燙經營靈活,味道又優勢明顯,價格優勢明顯,絕對比火鍋便宜,比吃火鍋更簡便,更平易近人,因此在成都,麻辣燙除了被稱作“冒菜”而外,也有“小火鍋”、“小香爐”的說法。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我們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涮串鋪子,紅漆的矮方桌、小凳子和熱氣騰騰的一鍋紅湯以及那一大把一大把的竹籤就構成了成都特別的一景。成都人在飲食上的創新能力和聰明才智真是令人感嘆!
當年火鍋由重慶傳入成都,而在一夜間風靡蓉城時,沒有人能想到這麻辣鮮燙的吃食變變樣,把葷的、素的往竹籤上一穿,就穿出了如今火熱了十幾年也沒冷下來的涮串。涮串究竟怎么流入成都的,如今已無證可考。我只記得上國小四年級時,我家附近的建設路上,長長一條街,幾乎被一家挨一家的涮串攤子擠滿了。好像大家都指望靠這涮串賺錢吃飯了。
海帶、土豆、肉片、花菜、萵筍、毛肚、香腸、魷魚、冬瓜、黃臘丁、貢菜、海白菜、魔芋、黃花、藕、通菜、排骨等等無論葷素,一毛錢一串,朋友家人三三兩兩圍著小桌,各拿一大把自己愛吃的串串煮進鍋里,煮菜的空檔,還可以嗑嗑瓜子、喝喝冰鎮啤酒、擺些龍門陣。於是,打赤膊的成都男人喝得滿臉通紅的樣子就成了成都一景。
涮串的種類很多,從海里的海鮮,魚呀,蝦呀,蟹呀,貝類,到家禽,豬肉,牛肉,羊肉,鴨肉,鵝肉等,還有健康的蔬菜,白菜呀,豌豆尖,菠菜啊等很多種,巴蜀人喜歡吃辣椒,而涮串也是越辣越好,不但要辣,還要辣的香~所以鍋底的佐料就十分重要了~鍋底是味道的源泉,像普通的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就有辣椒,花椒,桂皮,豆瓣醬,蔥姜蒜,八角,香葉,黨參,白芷等,有些還是中藥得鍋底,吃了後可以滋補的!四川真是一個人傑地靈得地方啊~
相關信息
成都美食,天下聞名。上世紀80年代,“涮串”小吃初現街頭,以竹籤串豆乾、兔腰,在鹵鍋中燙熟,蘸上麻辣調料,“好吃嘴”們邊走邊吃,逍遙自在。風味濃郁、菜品豐富、服務優質,價廉消費,深受大眾青睞,食客絡繹不絕。成都是涮串的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