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地心村

麥地心村

麥地心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現有農戶485戶,有鄉村人口1833人,全村國土面積18.12平方公里,海拔2129米,年平均氣溫13.1 ℃,年降水量1098 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洋芋等農作物。農民收入主要以烤菸、玉米、洋芋為主。

基本信息

1、雲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甸沙鄉麥地心村

村情概況

麥地心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地處甸沙鄉西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10公
入村道路
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尋甸縣城43公里。東鄰甸沙鄉蘇撒坡村委會,南鄰甸沙鄉甸沙村委會,西鄰甸沙鄉興隆村委會,北鄰金源鄉。轄9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85戶,有鄉村人口1833人,其中農業人口1833人,勞動力1267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18人。
全村國土面積18.12平方公里,海拔2129米,年平均氣溫13.1 ℃,年降水量1098 毫米,適合種植烤菸、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全村有耕地面積2102畝,人均耕地1.15畝,林地13288畝。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5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46元。該村屬於相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烤菸、玉米、洋芋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102畝(其中:田38畝,地2064 畝),人均耕地1.16 畝,主要種植 烤菸、玉米、洋芋 等作物;擁有林地 13288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13畝,主要種植黃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95畝,其他面積11295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216戶通自來水,有259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53.4%)。有485戶通電,有15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95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2.8%和60.8%)。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機車176 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0畝,有效灌溉率為 1.22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22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60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7戶;建有小水窖104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68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4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7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5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2萬元,占總收入的66.5%;畜牧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6.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 1716頭,肉牛293頭,肉羊298頭);林業收入6萬元,占總收入的1.3%;第二、三產業收入55萬元,占總收入的12.1%;工資性收入7.6萬元,占總收入的1.7%。農民人均純收入1046元,農民收入以烤菸、玉米、洋芋 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6人(占勞動力的6%),在省內務工62人,到省外務工14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85戶,共有鄉村人口1833人,其中男性952人,女性881人。其中農業人口1833人,勞動力1267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9人,占人口總數的1.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2人,參合率87.4%;享受低保31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5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4個,人畜混居的農戶125戶,占農戶總數的26 %。

人文地理

該村隸屬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甸沙鄉,地處甸沙鄉西北邊,村委會所在地為麥地心村,因村居麥地正中心,故稱“麥地心”。距甸沙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鄉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尋甸縣城43公里。東鄰甸沙鄉蘇撒坡村委會 ,南鄰甸沙鄉甸沙村委會,西鄰甸沙鄉興隆村委會,北鄰金源鄉。
該村現有農戶485戶,共有鄉村人口1833人,其中男性952人,女性881人。其中農業人口1833人,勞動力1267人。該村是純漢族村。

2、雲南省楚雄州楚雄市西舍路鄉麥地心村

麥地心村隸屬於西舍路鄉西舍路村委會行政村,距離西舍路村委會11公里,距離鄉府11公里,國土面積0.46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氣26℃,年降水量104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
物。有耕地131畝,其中人均耕地1.98畝;有林地3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6戶,有鄉村人口66人,其中農業人口66人,勞動力4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0人。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1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0.70萬元,占總收入的69.5%;畜牧業收入1.50萬元,占總收入的9.7%;林業收入0.20萬元,占總收入的1.3%;第二、三產業收入2.70萬元,占總收入的17.5%;工資性收入0.40萬元,占總收入的2.6%。農民人均純收入1621.00元,農民收入以烤菸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4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人,在省內務工1人。 

甸沙鄉簡介

地理位置

甸沙鄉地處東經103°.00''-103°.00'',北緯25°.33''`-25°.54'',位於尋甸縣城西北部,距縣城35公里,是1980年由尋甸的金所、金源、六哨、鳳儀、功山五個鄉(鎮)的邊遠貧困村(辦)劃分組建而成,是個典型的少數民族貧困山區鄉,屬全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

國土面積

全鄉國土面積205.32平方公里,海拔在1640—2896米之間,年平均氣溫為14.5℃。全鄉轄9個村委會,93個自然村,86個村民小組,共有總人口18540人(其中農業人口18140人)。其中少數民族(回、苗、彝)4596人,占總人口的25%。

耕地面積

甸沙鄉共有耕地32280畝,(其中水田2715畝,旱地29565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和馬鈴薯;經濟作物有烤菸、油菜、藥材。2006全鄉實現農村經濟總收45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1028元,糧食總產量807萬公斤,全鄉實現財政總收入223萬元。

甸沙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17628
9318
8310
家庭戶戶數4512
家庭戶總人口(總)17628
家庭戶男9318
家庭戶女8310
0-14歲(總)5168
0-14歲男2853
0-14歲女2315
15-64歲(總)11522
15-64歲男5968
15-64歲女5554
65歲及以上(總)938
65歲及以上男497
65歲及以上女44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7510

甸沙鄉特色農產品

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烤菸,油菜,藥材

農村信息站


六哨鄉農林水綜合中心農業科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尋甸仁德鎮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尋甸縣塘子鎮信息服務站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尋甸縣倘甸鎮信息服務站 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

甸沙鄉超市

橋頭小賣部 尋甸縣甸沙鄉海尾村委會海尾2社
王家山商店 尋甸縣甸沙鄉興隆村委會王家山
甸沙鄉麥地心村應勤門市部 尋甸縣甸沙鄉麥地心村
甸沙鄉甸沙村甸沙鄉村級服務社 尋甸縣甸沙鄉甸沙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