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坎貝爾號飛彈驅逐艦

麥克坎貝爾號飛彈驅逐艦

“麥克坎貝爾”號是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的第35艘,由緬因州巴斯造船廠建造,它的名字取自二戰時期美國海軍航空兵王牌飛行員戴維 麥克坎貝上尉。

基本信息

性能參數

動工:1999年7月15日

麥克坎貝爾號飛彈驅逐艦 麥克坎貝爾號飛彈驅逐艦

下水:2000年7月2日

服役:2002年8月17日

建造商:巴斯鋼鐵公司

動力系統:4台通用電氣公司的LM 2500燃氣輪機

艦長:155.3米

艦寬:20.4米

吃水:9.3米

滿載排水量:9217噸

航速:30節

艦載直升機:2架SH-60B/F型“海鷹”LAMPS Mk III 反潛直升機。

艦載武器:2座MK41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共96個發射單元。可以發射“標準”防空飛彈、“戰斧”巡航飛彈;1門MK45 127mm單管艦炮;2座三聯裝MK 32 魚雷發射裝置;2座MK15“密集陣”近程武器系統。

乘員:380人(其中軍官32名)

隸屬單位:太平洋艦隊第1驅逐艦中隊(DESRON 1)

母港:日本橫須賀

名稱來歷

“麥坎貝爾”飛彈驅逐艦是第一艘以去世的海軍上尉戴維 麥坎貝爾(David McCampbell)的名字命名的美軍

戴維 麥坎貝爾上尉 戴維 麥坎貝爾上尉

船隻。麥坎貝爾1910年1月16日出生在阿拉巴馬州中部城市貝塞麥,1933年從美國海軍學校畢業後進入海軍航空兵服役。 從1944年4月到11月,麥坎貝爾作為“埃塞克斯”號航空母艦第15艦載機聯隊指揮官,率領他的艦載機聯隊連續作戰6個月,參加了兩次菲律賓海戰,在太平洋上空與日本海軍航空兵展開激戰,作戰飛行時間超過2000個小時!在太平洋戰爭中,第15艦載機聯隊參加了馬里亞納群島戰役、硫磺島戰役、台灣空戰和沖繩島戰役等一系列越島戰役行動,擊落敵機315架、地面摧毀348架,並且擊沉許多敵人的運輸船。

不但第15艦載機聯隊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身為聯隊長的麥坎貝爾更是戰功赫赫,共擊落了34架敵機。在菲律賓戰役中,他指揮的飛行部隊“幾乎全殲”80架日軍飛機,其中他本人擊落了7架。萊特島海戰中,他大膽進攻對方60多架陸基飛機組成的飛行編隊,擊落其中9架,創造美軍一次戰鬥擊落敵機最高紀錄。由於在這兩次戰役中功勳卓著,他被授予了國會榮譽勳章。除此以外,麥克坎貝爾還先後榮獲了海軍十字勳章、銀星勳章和優異飛行十字勳章。

二戰結束後,麥坎貝爾先是任“好人理察”號航空母艦艦長,後來又在參謀長聯席會議計畫科工作,1964年從海軍退役。麥坎貝爾於1996年6月30日去世,他的遺體被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擅入中國領海

2019年1月7日,美國海軍“麥克坎貝爾”號軍艦未經中方允許,擅自進入中國西沙群島領海。中方隨即派出軍艦軍機依法對美艦實施查證識別,予以警告驅離並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2019年1月24日,美國太平洋艦隊“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和“沃爾特·迪爾”號補給艦通過台灣海峽。這是2019年以來美艦第一次過航台灣海峽,也是2018年10月以來的第三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