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簡介
麗水市民眾藝術館(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處州書畫院),是麗水市社會公益類純公益性事業單位,現有事業編制35個,有在職幹部30名,離退休人員22名。在職幹部平均年齡為42歲。全館共有正高級職稱4名,副高職稱4名,中級職稱14名。有大專以上學歷22人。館內設有:辦公室、表演藝術部、造型藝術部、理論信息部、社會文化指導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藝術服務中心等7個內設機構。2008年財政撥款共355萬元。館舍面積2100m²。
麗水市民眾藝術館(麗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基本職能和任務是:運用各種文化藝術手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開展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宣傳教育;組織開展文藝演出、比賽、展覽、遊藝等民眾性文化藝術娛樂活動;輔導和培訓文化館、站業務幹部和業餘文藝骨幹;輔導和研究民眾文藝創作,組織開展民眾文藝創作活動;組織開展民眾文化理論研究;蒐集、整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立健全民眾文化藝術檔案;開展對外民眾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等。
機構概況
麗水群藝館(麗水市民眾藝術館),成立於1979年2月,館址設麗水市越劇團內,下設音樂、舞蹈、戲曲、美術、攝影組及辦公室。群藝館成立群文活動及調研工作。1983年1月位於市中心的群藝館大樓落成,館舍面積2500平方米。
群藝館編制幹部20名,現在職幹部18人,其中付高職稱者6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5人,現群藝館設業務輔導部(下設音樂、舞蹈、美術、攝影、書法,少兒)和行政辦公室(下設財務、總務、藝檔)。
建館20年來,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方針,結合麗水市的實際和文化特點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群藝館初建階段(1979-1982年),為提高文化館站幹部的專業水平,舉辦市文化館站幹部培訓班(講習會),培訓幹部300餘名;連續3屆舉辦了“蓮城音樂舞蹈文藝晚會”、全市業餘文藝調演,業餘木偶劇團調演、少數民族文藝調演,承辦了全省30年來規模最大的浙江省首後少數民族文藝調演。本市創作的畲族舞蹈《鳳凰彩帶飛北京》、 《銀耳花開》,創作歌曲《送給你》、 《惠明茶歌》等節目及以12名畲族演員為主組成浙江省代表隊,赴北京參加“全國少數民族文藝調演”,受到中央領導接見。
在此階段業餘美術攝影活動也十分活躍,成立了“閃光影會”,多次舉辦了全區性及外地(市)聯展和專題展覽,邀請徐肖冰、侯波、周大風、郭仲選、李震堅、樊祖陰等專家來麗講學,大大提高了本市各藝術門類的創作水平。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配合全市的經濟建設承辦了“三胞聯藝會”文藝晚會、全市社會主義基本路線教育文藝調演、慶元香菇節、景寧畲鄉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文藝活動,協助電業,郵電、金融、公安、糧食等系統舉辦了系統文藝調演,培養和鍛鍊了文藝人才,涌觀了不少優秀作品。
藝術範圍
1、攝影:自1979年成立“閃光影會”以來,這支攝影群體堅持深入生活,創作了大批富有時代氣息的攝影作品,湧現了吳品禾、初小青、林永樂、楊根樣、高金龍、鄭國強等主要代表性作者。有上千幅作品在全國刊物發表。上百幅在國際、全國、全省攝影展中獲獎。吳品禾,林永樂分獲第一、第二屆全國攝影“金像獎”,吳品禾還獲中國攝影優秀組織工作最高獎——開拓獎,中國文聯“德藝雙馨”稱號。1999年11月在麗水成功地舉辦了20世紀末規模最大、水準最高的中國第四屆攝影藝術節,麗水被命名為中國第一個“攝影之鄉”。
2、美術:歷年宋舉辦全區性油畫、國畫展覽20多次,以詹維克、胡委倫、王文杰領頭人的“麗水巴比松”油畫群體,堅持走“立足本土,面向生活,關愛自然,力創特色”之路,十幾年如一日,終於以自己的特色,在浙江畫壇上崛起了一道嶄新的風景線——麗水巴比松油畫群體。他們的藝術追求贏得了省內外專家,民眾的好評。
3,書法:以群藝館為領頭人的麗水中青年書法創作群體一經崛起,便顯示了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創新精神。王迅是這一群體的組織者和帶頭人。他們連續舉辦三年一屆的麗水中青年的書法家作品展,召開中青年書法群體暨創作思想研討會,實施“書法創作獎”,“理論成果獎”、“中青年創作群體貢獻獎”。近年來一大批中青年書家脫穎而出,王迅、陳遠鳴、郭志民、王文君分別獲“全國中青年獎二等獎”,“全國新人展新秀獎”、“全國正書展”優秀獎。50餘篇書法論文在全國、省發表,獲獎交流。1999年麗水中青年書法創作群體被授予“浙江省優秀社會團體”。
4、音樂:近幾年來在省以上刊物發表歌曲.500餘首,其中50餘首在歷屆省音舞節上獲獎。陳江風創作的畲族三人舞《聽樵》舞蹈音樂獲全國單雙三少數族舞蹈調演一等槳。全市已形成了一支以陳江風,劉程遠、葉堅、邱彥余、潛國平、占軍、郎德雄等同志為代表的作者隊伍,他們長期深入畲族山寨,創作的音樂作品生活氣息濃郁,特別是畲族歌曲、畲族舞蹈音樂在全省較有影響,他們創作的歌舞多次參加全省音舞節,或全國少數民族調演並獲獎。1994年還組團代表浙江省赴日本作文藝交流。
5、舞蹈:《行嫁》、《聽樵》、《村井》、《山轉水轉》等舞蹈,在歷屆省音舞節中獲獎。畲族舞《山轉水轉》獲省鄉村舞蹈調演表演一等獎,舞蹈音樂創作一等獎、編導二等獎,由李平編導的大型歌舞風情劇《畲山風》更是畲族歌舞的集大成者,受文化部和國家民委邀請晉京演出、為中共浙江省第十次代表大會獻演,榮膺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2001年10月代表浙江晉京參加全國第二屆少數民族文藝調演。
6、戲劇小品:有《小橋流水》、《太陽傘下》、《溫馨的燭光》、《杜鵑花》等在小品賽及華東地區小品賽中獲獎。本市有一支較強的小品創作,表演導演隊伍、如馬步川、薛霄久、黃平、李平、劉程遠、雷金松、葉萬程、林建平等。
少兒書法、攝影更是有雄厚的基礎,在2001年5月全國“蒲公英”獎,奪得五金一銀,其成績名列全省第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民眾文化生活也正在向企業文化、校園文化、廣場文化拓展,群藝館每年深入各系統輔導多達50多次,承辦全市性大型文娛活動10多次,並連續舉辦了4屆“全區十大歌手比賽”,發現和培養了如:賀蘇麗、占雪軍、蘭美珠、毛紅花等一批在省或全國獲獎的歌手。
在全市各縣(市)館的積極配合下,群藝館完成了麗水市戲曲音樂集成、民歌集成、民間舞蹈集成、曲藝音樂集成的編纂,群藝館夏景楠、沈志雄、沈月琴1988年受到文化部、國家民委,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的嘉獎。
群藝館1983年、1984年被評為市機關直屬先進單位。1987年被評為市藝檔先進單位,1993年被評為省以文補文先進單位。歷年被市文化局評為文化先進單位。
麗水市地處浙西南山區,轄9縣(區),即蓮都區、龍泉市、慶元縣、縉雲縣,青田縣、松陽縣、雲和縣、遂昌縣和景寧畲族自治縣。全市面積17298平方公里,人口248萬。地形以中低山為主,間有丘陵和小面積河谷平原。甌江水系自西向東蜿蜒過境。海拔1929米的黃茅尖為浙江第一高峰。
麗水市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民風敦厚樸實,縉雲仙都為國家級風景區,麗水南明山、東西岩、青田石門洞為省級風景區,龍泉鳳陽山、慶元百山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遂昌九龍山為省級自然保護區。有浙江歷史悠久的水利工程麗水通濟堰、宋代中國五代名窯之一的龍泉窯遺址、建於北宋松陽慶寺塔等國家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麗水為國家級生態試驗示範區。景寧畲鄉旅遊、沿甌江旅遊及考古等是麗水山區特色。
千百年來,麗水市得天獨厚的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許許多多傑出人才,在文學、繪畫、書法、音樂、舞蹈,攝影、戲曲等方面各領風騷,創造出燦爛的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