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哉勐僚

麗哉勐僚

《麗哉勐僚》是由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委、州政府、雲南省民族學會壯學研究會、雲南電視台、雲南紅揚影視有限公司聯合攝製,反映雲南省壯族文化的電視系列片 已於2011年1月24日至29日在中央電視台第七頻道連續播出。“麗哉勐僚”為壯語,漢語意為 “美麗的壯鄉”。

名詞解釋

麗哉勐僚” 為壯語音譯

麗:音譯,壯文:ndei,意為“好”。

哉:音譯,壯文:“gyaix(raixcaix)”,意為“很,真的”。

勐:音譯,壯文:“miengz\biengz”,意為“社會、國家、世界、地方、人間”。

僚:音譯,壯文:“raeuz”,意為“我們”。

直譯:“好 真的 地方 我們的”

漢譯:“我們的地方很美麗”, “美麗的壯鄉”

主要內容

被稱為“中國惟一的一部少數民族影視族群志”的壯族文化探秘電視紀錄片《麗哉勐僚》共由12集組成,內容涉及到壯族文化中宗教、銅鼓、生態、稻作、飲食、村寨、服飾、醫藥、節日、禮俗等諸多方面。該系列片以歷史的厚重感展現了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非常古老的壯族,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並積澱的“壯錦”、青銅、人與自然、稻作等一系列獨具特色而又豐富完備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同時,也展示了由於歷史、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和地理相對封閉的原因,壯族文化在雲南尤其是文山州的壯族社會中的印記,以及保留於人文生活中最為鮮明、多樣的原生態素材,片中的文山壯族文化具有獨特魅力和神韻風采。

廣西的壯學專家學者都一致認為,文山是壯族文化資源的“富礦區”,因而紛紛到文山“尋寶”。搶救、保護、開發、宏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製作單位

該片由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省壯學會會長戴光祿出任總策劃、總撰稿、總製片、總監製,雲南電視台資深編導譚樂水擔任總編導、總攝像。

榮譽獎項

該片在2008年12月在廣州參加由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主辦、中廣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和廣東中山廣播電視台共同承辦的紀錄片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國-中山第二屆國際環保紀錄片周”暨“第五屆中國紀錄片國際選片會”國際紀錄片金獎,並同時入選德國“自然視界”電視節和英國自然電視節。

分集介紹

《麗哉勐僚》共12集,每集45分鐘, 每集的名稱都用壯語命名

片頭以織錦機及壯錦為主體,充分利用織錦機的同期聲及壯錦的動感,依序薈萃出12幅精美畫面,推介全片的12華章,展示壯民族的人文景觀。

《寧董》——莊重神聖的銅鼓文化;

《竜》——天人合一的生態文化;

《那》——悠長久遠的稻作文化;

《餱糯·岜夯》——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帕比·帕空》——絢麗多姿的服飾文化;

《曼欄》——自然奇巧的村落文化;

《掌雅》——濟世救民的醫藥文化;

《歡景》——人神共娛的節日文化;

《稟禮》——以人為本的禮俗文化;

《萊瓦》——源遠流長的藝術文化;

《摩·多介》——凝重神秘的宗教文化;

《倫》——音韻溢彩的“歌圩”文化。

意義

有人說,《麗哉勐僚》的拍攝過程是一個用人類學的理論和方法解讀和重讀壯族文化歷史文獻及研究成果的過程,同時又是對壯族文化進行田野考察、追溯文化起源、連線文化斷層的過程。

在《麗哉勐僚》的拍攝過程中,有很多新的發現:第一次在中越邊境的大山上找到了野生稻;第一次為銅鼓是由銅鍋演變而來的觀點找到了有力的影像證據;第一次在雲南文山拍到了野生三七。有專家看過該片後稱:“這是一部很好的鄉土教材和人類學、民族學影視教材。”

對於研究壯族文化的學者來說,拍攝《麗哉勐僚》,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的展示。雲南省民族學會副會長、《麗哉勐僚》的製片何正廷說,在雲南傣族和東南亞泰國、寮國、緬甸的語言中,“麗”都表示“美好”,而地方或國家都讀作“勐”。這些民族過去都把“僚”作為族稱,表示同屬百越族群系統。文化是民族的根和魂,共同的文化是民族間友好往來的感情基礎。由於壯族的原生態文化至今仍然比較完整地保存著古代百越族群的傳統文化特質,因此對研究當代壯泰族群同根文化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

啟示

啟示一

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就要立足實際,高瞻遠矚,深入挖掘。

雲南是個多民族的省份,民族文化資源極其豐厚,無疑是產生民族文化精品的沃土。然而,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許多民族文化產品,更多的都還只停留在展示自然風光,展示民族風情的層面上,面對這些風光、風情背後蘊藏著的深刻的文化內涵缺乏深入地挖掘。我們說越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並非說只要把鏡頭對準少數民族,就都能打響全國走向世界,而是說必須具備國際眼光,用國際視野審視我們的民族文化,攫取其精華,在世界不斷趨同中保存文化的多樣性,才能讓人類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得以傳承。

啟示二

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就要有一批熱愛民族文化,思想深邃,業務精湛,敬業精神強的團隊。

《麗哉勐僚》的開創者是戴光祿。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當過州委書記,當過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是位官員。而對於他的另一面了解的並不多。其實,他有比較厚實的理論功底,他年輕時從事過新聞和宣傳工作,任過州廣播電台總編輯,州廣播電視局副局長,有較強的政治敏感和新聞敏感;他還涉獵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領域,有較高的文學素養。他是否算得上是學者型的領導,我不敢肯定,但我敢斷言他稱得起是領導型的學者。他是《麗哉勐僚》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麗哉勐僚》攝製班子是他花了一年時間精心遴選的。

擔任總編導、總攝像的譚樂水,現為雲南電視台資深編導,兼任雲南大學東亞影視人類學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曾拍過《巴卡老寨》、《褪色的黑齒》、《曼春滿的故事》等民族志影片,對電視編導以及民族學、人類學都有較高的造詣。

擔任攝像之一的祁雲,曾在中央電視台《動物世界》欄目工作了16年,被譽為“中國動物攝影第一人”,他拍攝的紀錄片《西藏野生動物》曾在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

擔任製片主任的王永奎,同戴光祿一樣都是壯族,他了解壯族,熟悉壯族,對壯族有深厚的民族情結。

《麗哉勐僚》攝製成功並獲獎,還得力於雲南省壯學會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雲南省資深壯學專家、雲南省壯學會副會長何正廷,儘管在片中只擔任製片,但卻是名副其實的壯學顧問。也得力於廣西壯學會及大批壯學專家的鼎力支持和幫助,片中的大量專家訪談,都是邀請廣西壯學院專家完成的。不難看出,由這樣一個思想強,業務精,勇於獻身民族文化事業的團隊打造出來的民族文化產品,《麗哉勐僚》得以獲獎並能走出國門就是必然的了。

啟示三

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就要潛心竭力,不厭其煩,精益求精。

《麗哉勐僚》的拍攝製作,已經花費了6年多的時間,用戴光祿的話說是經歷了寫本子、找票子、組班子、理路子、拍片子、編片子6個階段,其中每個階段都是很艱難的,戴光祿和譚樂水都深感身心兼累。攝製班子開始就形成共識:充分利用現存資源,將各自現有的能力和水平發揮至極限,深入挖掘,潛心打造,不急於求成。他們在有了一個粗略的大綱之後,就用了一個春夏秋冬拍攝了200多個小時的毛片,再根據毛片提供的資料,選編畫面和寫解說詞同時進行。先花了7個月的時間編出一集樣片提請專家和領導討論,得到首肯之後才開始進行整片的後期製作,每集片子到底做了多少遍,撇開別的工作不說,僅是戴光祿和譚樂水一起坐在電腦前共同做片的次數都已無法統計了。片中的每個鏡頭,每句話,不僅輸入了電腦,還爛熟於他倆的心中。

根據外界反映和意見,他們擬把已做好的版本定為學術版,接著還要做兩個版本:一個是將已有的每集片長45分鐘壓縮成35分鐘,做一個大眾版;另一個是向國外發行的純英文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