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
1976年建校,曾用校名:曲靖縣第六中學、曲靖市第八中學。2001年雲南省辦學水平達標晉級評估為省一級三等初級中學,2005年雲南省辦學水平達標晉級評估為省一級二等初級中學。2007年被評為“曲靖市文明單位”、“曲靖市文明學校”。學校教職工160人,46個教學班,3580餘人在校學生。
歷史沿革
1976年“文革”結束,為解決老城區居民子女的上學問題,更好的培養國家人才,曲靖縣政府(革委會)決定在曲靖城區西南邊新建一所中學,由縣政府撥款10萬元建蓋磚木平房教室18間,建蓋教職工宿舍、教師食堂20餘間,總建築面積1300㎡,命名為曲靖縣第六中學,當年招收初一新生6個班350餘人。1984年由於學校的發展,教學用房不足,辦學條件的簡陋,為改善辦學條件,曲靖縣政府撥款30萬元建蓋磚混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2041㎡。1985年撤縣設市更名為曲靖市第八中學,學校有初一、初 二、初三共12個教學班。
1992年學校為了解決高中升學難的問題,學校在市政府、教育局指導下創辦了高中教育,當年招收高一2個教學班。隨著國中、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辦學規模也逐年增大,辦學條件滿足不了需要。經過努力,於1992年建蓋一幢磚混學生餐廳,面積844㎡,1993年建蓋磚混學生宿舍一幢,面積1317㎡,解決了高中生食宿問題,1998年建蓋一幢教學綜合樓,建築面積1414㎡,解決了學校教學、行政及教師辦公用房。學校規模發展到16個國中教學班,1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1500餘人的完全中學。
1998年撤地設市建區,學校更名為麒麟區第五中學。1999年,根據區委區政府的要求,麒麟區五中撤高中增國中,辦成示範性初級中學。2001年雲南省辦學水平達標晉級評估為省一級三等初級中學,2001年後,麒麟區五中招生規模擴大,招生片區由原來的老城區擴大到招收花柯、水寨、紅廟等國小的學生,2003年教學班級猛增到39個班,學生數增加到2500餘人。
學校教學用房嚴重不足,學校領導積極向上級主管部門請示,得到主管部門支持,建蓋了簡易教室11間,面積648㎡,緩解了教室不足的問題。麒麟區五中的國中教育開始步入了規模效益的良性發展時期,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5年雲南省辦學水平達標晉級評估為省一級二等初級中學,2007年被評為曲靖市文明單位,曲靖市文明學校,辦學聲譽大為提高。
改建擴建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麒麟區作為曲靖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麒麟區五中是上世紀70年代布點建蓋的,內部設施布局不合理,上不了規模,上不了檔次,難以晉升為一級一等學校,難以辦成名牌學校,難以擴大辦學規模和實施現代化教育教學,加之城區發展較快,導致城區人口猛增,生源爆滿,班額過大,遠遠適應不了城市發展的需求,遠遠滿足不了普及國中教育的需求,滿足不了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因此,在市區黨委、政府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支持下,為進一步加快我區教育事業的發展,滿足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重點解決中心城區國中就學難、上學難的問題,由市、區政府提出了麒麟城區中國小實施“6+8”改擴建方案。麒麟區五中辦學30餘年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被列為重點原址改擴建(重建)學校。
2009年4月16日開工重建,2010年9月10日改擴建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竣工後的麒麟區五中達到了上規模、上檔次的普通中學,與河濱公園相和諧,以梯級呈現為建築特徵的開放型花園式學校。建築面積16249.09㎡,能夠容納60個教學班,滿足學校黨、政、工、團、少先隊、計算機、音體美、理化生實驗室等多功能的使用。進一步擴大了國中辦學規模,緩解中心城區國中生就學難,入學難的問題。合理配置中心城區國中優質教育資源,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解決現有班額過大問題;改變了學校教研教學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滯後的現狀,全面提高現代教育教學設施,促進教育教學的全面發展。
名稱演變
一、曲靖地區曲靖縣第六中學(1976年7月——1984年7月)
“文化大革命”末期,曲靖縣轄區內有中學五所,曲靖一中屬曲靖地區直屬中學,縣屬中學有四所,即曲靖二中、曲靖三中在鄉下,曲靖四中、曲靖五中在城區,因城區中學僅有兩所,為解決老城區居民子女的上學問題,為國家培養人才,1976年,曲靖縣“革命委員會”(當時的縣政府機構)撥款10萬元,在曲靖城的西南邊新建曲靖縣第六中學,當年招收初一新生6個班350餘人,教師由撤消的曲靖師範附中及籌建小組組成。
當時的縣六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很差,學校周圍是田野,蒿草叢生,晚上漆黑,教職工不敢隨便出入,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深路滑。教師晚上備課學校發給小馬燈一盞,全校無宣傳欄,僅有一塊小黑板,一寫通知其它宣傳內容就得擦掉。教師住房後面是山坡,夏天屋內滲水,陰冷潮濕,霉氣衝天,學生在面積窄小、光線暗淡的平房教室里上課。
70年代末,“文化大革命”(簡稱“文革”)結束,各行各業撥亂反正,各項工作走向正軌,國家開始重視教育。在這樣的形勢下,這所新建中學有了較好的的領導班子、教師結構群體和較好的生源,為當時的曲靖縣六中的開辦增添了生機。開辦之初,儘管師生工作和學習條件艱苦,但領導能忠於職守,教師能團結協作,這所學校在1977年—1984年的8年間,培養了一大批升入曲一中或其它普通中專、高中學校的學生,未能升學的學生回鄉後,也能為農村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80年代中期由於學校的辦學條件一直未能得到改善,加之學校位置無“地利”優勢,無好的生源等多方面的原因,學校的辦學形成了惡性循環,好生進不來,留不住,社會對學校也產生了種種誤解和非議,學校的辦學舉步唯艱。
這一時期,雖然各方麵條件很差,但作為新辦中學,教職工有一種艱苦奮鬥的精神;在教學和管理方面已走向正常,並且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部分規章制度,如“教師考勤制度”、“學生學籍管理制度”、“體育、衛生登記卡”等制度,已開始確立。
二、曲靖地區曲靖市第八中學( 1984 年 8 月—— 1997 年 8 月)
(一)1984年為適應國家改革開放形勢發展的需要,曲靖、霑益兩縣合併為縣級曲靖市,合併後,兩縣的學校重新排列,1984年原縣六中改名為“曲靖市第八中學”,教委派甘昌麟老師到學校任校長。1987年8月學校領導班子更換,蔡王蒼老師調入曲靖市八中任書記、校長。這一時期,全國的教育形勢是1985年中央已提出“教育改革”,鄧小平提出了“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口號,國家相繼出台了《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義務教育法》、《中學生德育大綱》、《青少年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各級政府集資辦學形成了熱潮,形成了新中國建立以來教育史上少有的好氣候。為擺脫曲靖市第八中學辦學的困境,新的一任領導班子按上級要求,一是抓學校規章制度的建設,健全了多方向的管理制度,如學校各處室工作職責,各年級組,教研組,工作職責,班主任及教師工作職責,以及教職工考勤、考核等制度,以規範學校的管理,使學校的工作運轉有章可循。二是抓教學秩序的整頓,組織教師、學生學習《中學生德育大綱》,並把《中學生德育大綱》印製成冊發給學生及學生家長學習,同時,由學校教導處抓好學生的品德考核量化評分,以促進校風、學風的進一步好轉,促進教學工作的落實。三是加強教師的師德教育、業務學習以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四是改善了多方面辦學條件。由於以上工作得到了加強,學校教學秩序井然,學生上學穩定。幾年後,開始出現了好班級和中考的尖子學生。80年代末90年代初,學校的中考開始達到縣級曲靖市直屬中學的中上水平。
(二)1990年,學校領導班子調整。趙玉珍老師任中國共產黨曲靖市第八中學支部書記(簡稱:黨支部書記)、校長,楊汝興老師任副校長兼教導主任,侯嘉臻老師任副校長,查培德老師任總務主任。全校有國中三個級,教學班18個,初一年級是68班—73班,初二年級為62班—67班,初三年級56班—61班,全校共有國中學生760餘人,有教職工68人。90年代的10年,學校在擴展校園面積、擴大辦學規模、改善辦學條件、開展勤工儉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三)興辦高中部。1992年繼農村開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後,為使教育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縣級市教委決定擴大高中辦學規模,在曲靖市第八中學開辦高中。當年8月招收高中一年級新生兩個班,任課教師為調入和從本校挑選原來教過高中的教師,至1994年全校高中部有三個級,6個班,97年、98年學校高中擴大招生規模,每個級招收高中班4個。辦高中歷時10年,招收高中18個班,學生1100餘人。
(四)1992年,學校招收的初一新生改為“五四”學制,在校學生班級數由原來的3個年級增加為4個年級,至1999年學校國中18個班,高中10個班,全校共28個教學班的規模,教職工總數增至102人。
(五)1992年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開辦曲靖市八中紙箱廠。95年學校為服務教學,由工會創辦了學校早點部、冷飲部,收入用於工會活動和教職工福利。
(六)1994年,學校克服重重困難,開闢活動場地,征地1.6公頃(24畝),校園面積得到了擴展,由原來的2.13公頃(32畝),擴大為3.74公頃(56畝),為學校辦學規模的擴大提供了最基本的條件。
(七)1991年建蓋了第3幢、第4幢教職工宿舍樓,1995年後,學校建起了足球場、籃球場,建起了學生宿舍、餐廳樓和辦公樓。
(八)90年代10年的辦學過程中,領導、教師能艱苦創業,以苦為樂,努力工作,學校改革的力度很大,教學管理形成體系,教學秩序良好,辦學效益顯著。初高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進入市直中學的先進行列,學校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和社會的肯定。
三、曲靖市麒麟區第五中學( 1997 年 9 月—— 2012 年 9 月)
1997年成立地級曲靖市,原縣級曲靖市撤消,分為霑益縣和麒麟區,曲靖市第八中學更名為麒麟區第五中學。1998年的麒麟區五中有教職工106人,教學班26個,其中高中教學班10個班,即高一、高二、高三兩個年級各4個班。國中教學班有16個班,全校學生總人數為1500餘人。1999年8月,麒麟區政府對教育進行結構調整,為鞏固和提高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後的國中質量,上級決定區五中的高中當年停止招生,國中增加招生人數,擴大辦學規模,要把區五中辦成麒麟區屬中學的“示範性初級中學”。1999年8月高中停招,國中由原來的每年招收4個班擴大為每年招收8個班,同年9月,因教育結構調整,麒麟區民族中學撤消,學生併入區五中,使區五中國中班級增加到23個班,全校有初高中教學班32個,原麒麟區城關中學撤消後,教職工有14人併入麒麟區第五中學,1999年9月教職工總數達120人,學生數達2000餘人。2001年後,麒麟區五中招生規模擴大,招生片區也由原來的老城區擴大到招收花柯、水寨、紅廟等國小的學生,每年招收初一新生8—10個班,學校班級數2003年達39個班,學生數增加到2500餘人,教師增加到126人,麒麟區五中的國中教育開始步入了規模、效益的良性發展時期,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到2012年9月,學校班級達到46個班,學生人數3583人,在職教職工數為161人。
這一時期,一是幾任領導都繼承學校“三制”改革的做法和經驗,進一步完善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管理,依法治校;二是全體領導成員能各司其職,教師團結協作,在學校工作中通過競爭,優勝劣汰;三是教師隊伍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高中教師轉入國中教學,充實了國中骨幹教師隊伍,另一方面學校十分重視教師培訓工作,通過培訓,提高了教師合格率,使任課教師80%達本科以上學歷;四是注重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多次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五是注重改善教職工福利待遇,如提高教師課時津貼,班主任津貼等,充分調動了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六是改善了辦學條件,綠化美化了校園,建微機室、多媒體教室、語音室,加強實驗室建設,使理、化實驗達標,學校晉升為一級二等初級中學,使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聲譽大為提高。
大事記
1976 年
9月,曲靖縣革命委員會決定在曲靖城南片區新建曲靖縣第六中學。
10月,曲靖縣革命委員會任命劉明祥為曲靖縣六中籌建組組長,並開展學校籌建工作。
1977 年
4月,籌建組完成學校選址、征地及初建工程。
9月,縣六中首屆國中生招生6個班300餘人。
1979 年
5月,縣六中黨支部成立,劉明祥任黨支部書記。
1983 年
9月,曲靖、霑益兩縣合併為縣級曲靖市。
1984 年
4月,學校領導班子調整,劉明祥任黨支部書記,甘昌麟任校長。
6月,學校更名為曲靖市第八中學。
7月,學校第一幢教學樓開始建蓋。
1987 年
4月,蔡玉蒼調入曲靖市八中任校長、書記,趙玉珍、侯嘉臻任副校長。
1988 年
10月,學校後大門和多級台階建成使用。
1989 年
6月,學校國中理、化、生實驗室建成並配齊設備,投入使用。
10月,原縣級市委書記王學仁到學校視察學生晚自習情況,並對學校的良好校風、學風給予充分肯定。
11月,何石蒼獲國家教育部“優秀教師”獎勵。
1990 年
2月,學校一、二幢專混結構教師宿舍竣工。
12月,學校領導班子調整,趙玉珍任學校書記、校長、楊汝興、侯嘉臻任副校長。
1991 年
4月,學校第三、四幢教師宿舍竣工。
1992 年
3月,學校工會組織全校教職工到陽宗海、撫仙湖、昆明旅遊。
5月,學校餐廳樓竣工。
6月,學校建立了黨員義務護送學生的制度。
7月,學校增設高中部,招收第一屆高中新生130人。
11月,學校紙箱廠開辦並投入生產,周琇華任紙箱廠廠長。
1993 年
9月,學校國中學制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並在學校內部實行“三制”改革。
12月,學校規模擴大,新征土地1.6公頃(26畝),校園面積擴大。
1994 年
9月,學校學生宿舍大樓竣工。
1995 年
6月,學校田徑場及多塊籃球場建成。
7月,學校工會集資開辦早點部、冷飲部。
1997 年
3月,學校工會組織教職工到羅平等地參觀。
1998 年
4月,學校辦公大樓建成。
5月,學校更名為麒麟區第五中學。
1999 年
3月,學校領導班子調整,晏紹成任學校書記、校長,楊汝興、熊培金任副校長。
7月,區民族中學學生併入區五中。
9月,區教育結構調整,學校停止高中招生,原來的完全中學變成區“示範性初級中學”。
2000 年
3月,學校宣傳長廊、升旗台建成。
5月,學校微機室、語音室建成。
7月,學校的綠化美化工作全面展開,修路道、建花台、植樹種草,校園環境大為改觀。
7月,學校國中中考成績實現了兩個突破,考取曲一中10人,考取高中118人。
7月,學校組織班主任到大理、麗江等地學習考察。
9月,區長許建平一行到學校現場辦公,解決了老教學樓的加固、翻修問題。
10月,學校召開班主任年度工作經驗交流和班主任培訓會。
2001 年
1月,學校被評為曲靖市“依法治校”先進單位。
3月,學校的理化實驗室經上級達標驗收合格。
5月,學校晉升為雲南省“一級三等”初級中學。
7月,學校工會組織全校教職工到西雙版納旅遊。
7月,學校國中中考成績輝煌,考取曲一中13人。
9月,學校招收新生11個班,共739人。
10月,學校召開班主任年度工作經驗交流和班主任培訓會。
2002 年
3月,王躍剛當選為雲南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7月,學校工會分批組織教師到泰國、九寨溝等地旅遊。
7月,中考成績優異,考取曲一中9人。
7月,學校蓋了4間簡易教室應急招生。
9月,學校招收新生11個班,676人。
10月,學校召開班主任年度工作經驗交流和班主任培訓會。
10月,首次中層幹部競爭上崗,王躍剛被聘為教導處主任、周永良被聘為教導處副主任、姜樺被聘為辦公室主任、巴仕書被聘為教研室主任、沈來穩被聘為教研室副主任、張祖佑被聘為政教處主任、張錫雲被聘為總務處主任。
2003 年
5月,學校足球隊獲雲南省中學生足球賽第三名。
7月,學校領導班子調整,馬傑英任學校書記、校長,熊培金、魏開榮、王躍剛任副校長。
7月,學校國中中考成績喜人,考取曲一中18人。
7月,學校組織畢業班老師到香港、澳門等地學習考察。
7月,學校蓋了5間簡易教室應急招生。
9月,國中新生停招,教育體制改革,麒麟區九年義務制教育由“五四制”改為“六三制”。
10月,學校召開班主任年度工作經驗交流和班主任培訓會。
10月,全校更換辦公桌椅,改變用學生課桌辦公的狀況。
2004 年
7月,學校無線廣播系統開通。
7月,學生球隊代表曲靖市獲雲南省第十屆中學生運動會足球比賽第二名的好成績。
7月,學校國中中考升學率、優生率取得較大突破,考取曲一中19人。
9月,學校被評區級“文明單位”。
9月,沈來穩被評為曲靖市麒麟區“中學語文學科學科帶頭人”。
9月,學校招收新生12個班,共769人。
10月,學校召開班主任年度工作經驗交流和班主任培訓會。
12月,王躍剛被曲靖市人民檢察院聘為“人民監督員”。
12月,學校新購置電腦60餘台,多媒體設備一套,並投入使用。
2005 年
7月,學校國中中考升學率、優生率創歷史新高,考取曲一中22人。
7月,學校組織畢業班老師到上海、越南等地學習考察。
9月,張春鳳被評為曲靖市麒麟區“中學數學學科學科帶頭人”。
9月,姜樺被評為曲靖市麒麟區“中學化學學科學科帶頭人”。
9月,莫邦才被評為曲靖市麒麟區“中學物理學科學科帶頭人”。
9月,學校晉級達標為“雲南省一級二等初級中學。”
9月,學校招收新生14個班,共950餘人。
9月,馬傑英被評為曲靖市麒麟區“優秀校長”。
9月,市委書記米東生到我校視察,並救助155班殘疾學生一名。
10月,學校召開班主任年度工作經驗交流和班主任培訓會。
2006 年
1月,教育綜合改革,學校實行校長聘任制,馬傑英校長聘任熊培金、魏開榮、王躍剛、沈來穩為副校長。
2月,沈來穩被評為曲靖市教育科研“一二三四”工程“學術帶頭人。”
3月,學校組織教師到騰衝、瑞麗等地學習考察。
5月,王躍剛被雲南省公安廳聘為“特邀監督員”。
7月,中考成績優秀,考取曲一中16人。
7月,學校組織畢業班老師到海南、九寨溝等地學習考察。
7月,學校正式設定了中考考場。
9月,學校招收新生12個班,共874人。
9月,趙懷友被評為曲靖市麒麟區“中學數學學科學科帶頭人”。
10月,信息中心成立,中層幹部競爭上崗,周琇華被聘任為信息中心主任,李國躍被聘任為教務主任,李春梅被聘任為教研室主任。
10月,學校召開班主任年度工作經驗交流和班主任培訓會。
10月,學校足球隊獲雲南省中學組冠軍。
11月,學校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總支書記為馬傑英,支委為魏開榮、熊培金、沈來穩、姜樺,下設三個支部,九年級支部書記沈來穩,八年級支部書記熊培金,七年級支部書記魏開榮。
12月,學校被評為市級“文明學校”。
2007 年
3月,學校組織女教師到瀟湘水庫遊玩。
3月,彌勒縣新哨學校組織教師到校參觀學習。
3月,學校被評為市級市級“文明單位”。
麒麟區五中改擴建大事記( 2007.11 - 2010.8 )
1、2007年11月22日市長辦公會議,2008年3月12日現場辦公推進會議,麒麟區五中被列為城區中國小“6+8”原址重建學校,
2、2008年11月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通過市規委會審批通過。
3、2008年12月10日寥廓山隧道區五中段開工典禮。
3、2009年4月16日開工建設。
4、2009年9月10日一期工程竣工投入使用。
5、2010年8月30日改擴建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
歷任校長
第一任校長-劉明祥
![麒麟區第五中學](/img/5/4c2/wZwpmL2gTOzAzNxEjN2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xY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第二任校長-甘昌麟
![麒麟區第五中學](/img/9/46d/wZwpmLzITMzcDM4YDM3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2A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第三任校長-蔡玉蒼
![麒麟區第五中學](/img/e/db8/wZwpmL2EDOzgTNzkzM3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M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第四任校長-趙玉珍
![麒麟區第五中學](/img/2/651/wZwpmLxUTMwETM3QDM3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AzLx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第五任校長-晏紹成
![麒麟區第五中學](/img/9/c58/wZwpmLygjMwUjM5kjN2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5Y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麒麟區第五中學](/img/1/ab6/wZwpmL2AjN4MTOygzM3Uz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4M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第六任校長-馬傑英
馬傑英,現任曲靖市麒麟區第五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學高級教師。河南省濮陽縣人,1958年8月生,1980年8月曲靖師範專科學校中文專業畢業,1999年6月獲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文專業本科學歷,2002年7月雲南師範大學在職骨幹教師研究生課程班教育管理專業畢業,曾參加清華大學教育行政管理高級研修班學習,曾任麒麟區第四中學校長。
2010年獲“雲南省名校長”稱號;2004到2005學年度、2006到2007學年度,兩個學年度被麒麟區區委、政府評為“優秀校長”;2008年9月,被麒麟區區委、政府授予“麒麟區名校長”稱號;主持完成了雲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計畫課題《學校德育對學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途徑研究》;曾擔任《新形勢下教育管理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編委,曾是全國語文板書學研究會會員,有20餘篇論文及文章在《中國當代教育思想寶庫》、《中國現代教育》、《關愛青少年成長 校長書記論壇》、《語文世界》、《中國學生作文年鑑 中考卷》、《雲南教育》、《雲南科技報 中學生》、《曲靖日報》、《珠江源晚刊》、《曲靖教育》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