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祥鹹六村

鹹祥鹹六村

"據說

鹹六村位於鹹祥鎮頭上,是鎮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村。鹹祥河靜靜地從村邊流過,鹹六人汲取了這條母親河的靈感,孕育出了燦爛的民眾藝術之花梁祝婚俗節、市元宵燈會、省50周年國慶群星藝術展覽,都能見到鹹六人那活躍的身影,而他們吹吹打打一路簇擁的彩船更是引來眾人的駐足觀看,《人民日報》、《浙江日報》等新聞媒體也爭相報導。鹹六彩船被譽為“江南第一彩船”。 確實,居住海邊,鹹六人所鍾情的莫過於船了。據說,在解放前及解放後每逢踩街、鬧燈會,鹹六人總要做上一隻彩船。只是以前的彩船是用竹片和紙糊起來的,被稱為紗船,經不起風吹打。如今當地人用的是木料,精工雕琢,再裝上電瓶,配上燈光,使整條彩般在傳統的基礎上增添了現代的氣息。去年該村製作了雙龍彩船,代表我縣參加市元宵燈會比賽,榮獲第一名。走進鹹六村,你就會了解到,是因為村裡有一批能工巧匠,才會做出如此漂亮的彩船。以朱利祥為首的木工和以朱英度為首的漆工,他們都有一手好活兒,經他們之手做成的雙龍彩船、天安門彩船等,做工精細,形象生動。如今,天台、臨海、舟山等地不少人還慕名前來請這些師傅呢!鹹六人更有愛好文藝的濃厚風氣。解放初期,一群年輕人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學習拉、唱、彈,竟搞得有板有眼。後來村里組建起鹹六劇團,村民就在本村的祠堂里看越劇、京劇、紹劇等演出。劇團主任,如今已70歲的朱錦堯老人回憶起當年情景時說:“劇團演戲,前來觀看的人很多,就邊祠堂窗戶上也站了人。”後來村里又建起了全鎮第一家大會堂。有一次,在大會堂里放電影《白蛇傳》,竟放了7天7夜之久。茶餘飯後,尤其是夏天納涼,在鹹六村經常可聽到二胡和笛子聲。而每逢節日,鹹六人就踩街、“劃”彩船,全村都沉浸在“咚咚鏘鏘”的歡樂熱鬧的氣氛中,更難得的是,村裡的明六針織廠開展的企業文化活動也有聲有色,成為全村民眾文藝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
村黨支書朱孝康說,村里文化活動多,民眾精神生活充實,使得村里民風樸實;鄰里糾紛很少,形成了尊老愛幼的好風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