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菜[中藥]

鷓鴣菜[中藥]
鷓鴣菜[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鷓鴣菜,中藥名。為紅葉藻科鷓鴣菜屬植物美舌藻(Mont.)J.Ag.的藻體。植物美舌藻,分布於我國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具有驅蛔之功效。主治蛔蟲病。

別名

美舌藻《孢子植物名稱》,岩頭菜、岩衣《浙江藥用植物志》,竹環菜、堤藻、魯堤菜、烏菜、驅蟲菜《福建藥物志》,蛔蟲菜(福建),石疤(廣東)。

入藥部位

藻體。

性味

味鹹,性平。

歸經

入腎、大腸經。

功效

驅蛔。

主治

蛔蟲病。

相關配伍

1、治腸蛔蟲症,①鷓鴣菜乾品500g。水煎3次,濾液混合,濃縮至500ml。小兒2-5歲,每次5ml;6-10歲,每次10ml;11-15歲,每次15ml;16歲以上每次20ml,於當日晚睡前、次日早飯前、上午9時和下午4時各服1次。②鷓鴣菜乾品適量,搗碎,篩為細粉,成人每日服2次,每次1-1.5g,空腹服。③鷓鴣菜30g。苦楝皮6g,水煎,睡前服1次。(《廣西海洋藥物》)

2、治慢性氣管炎、消化不良,鷓鴣菜藻粉,每次服3-5g,每日2次。(《廣西海洋藥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鮮品30-60g;小兒酌減;或乾品研末。當晚臨睡前和次晨空腹兩次分服。

藥理作用

1、驅蛔作用。

2、毒殺家蠅、發霉原藻作用。

使用注意

低血壓者、孕婦慎用。

現代套用

驅蛔蟲。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採收,去除雜質,洗淨曬乾,或鮮用。

鑑別

藥材性狀:藻體黑色,扁平,葉狀,長1-4cm;具有不規則叉狀分枝,節間狹長,類圓形,節部縊縮。葉片中央有明顯的中肋;中肋分枝點常有次生副枝,有時生出毛狀根。膜質。氣腥,味鹹。

形態特徵

藻體暗紫色,乾後黑色,薄膜質,匍匐叢生,高1-4厘米,寬約1毫米,葉狀,扁平而窄細,二叉式分枝,枝節間狹長,節間有些縊縮,葉片中肋明顯,延伸及頂,末端分叉,舌狀披針形,中肋的分枝處常有次生副枝,其腹面有時生出假根狀固著器。四分孢子囊四面錐形,沿中肋向兩邊集生。囊果圓球形,生於分枝上部及中肋腹面。

生長環境

生於高、中潮帶的泥沙石上,尤其是海口附近的低鹽度處。

相關論述

1、《綱目拾遺》:“療小兒腹中蟲積。”

2、《中國藥用海洋生物》:“驅蟲,化痰,消食。用於慢性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和蛔蟲病。”

3、《浙江藥用植物志》:“主治蛔蟲性腸梗阻。”

附註

另有一種藤松藻科海人草屬植物海人草,也稱鷓鴣菜,亦同等入藥。全草的有效成分海人草酸、異海人草酸,有驅蛔作用,前者較強,後者較弱。此外,尚含有多量粘液質、甘油酸鈉和甘露糖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