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順里街道

鴻順里街道

鴻順里街,是由原黃緯路、鴻順里、中山路三個街合併而成。位於天津市河北區中心城區,人口9萬餘人,占地面積2.58平方公里,其四至範圍是:南以海河為界與紅橋區相望,北以北站鐵路沿線為界與寧園街相連,西以新開河為界與新開河街為鄰,東以中山路為界與望海樓街接壤。

基本信息

概況

河北區轄街道。位於區境西南部。轄11個社區。辦事處駐三戒里社區。景點、紀念地有大悲禪院、覺悟社舊址等。

沿革

1949年設街公所,1955年改稱街道,1958年成立公社,1962年恢復街道辦事處,後曾撤,1978年又復置街道,1990年與黃緯路街合併仍稱鴻順里街道。1996年,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5.4萬人,辦事處駐宇緯路勝天裡,轄二五四、二賢里、二美里、八馬路、三馬路、三戒里、仁壽里、元吉里、元緯路、齊仁里、東窖窪西張、軍民里、團結里、地緯路、地緯中路、求實里、抗震里、寶興里、明發、勝天北里、勝天南里、修業東里、詩經村、鐵工廠、鹽汛鴻順里、鴻順東里、頤壽里、操場下坡28個居委會。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120105003:~004 111六馬路社區 ~005 111律緯路社區 ~007 111月緯路社區 ~009 111律笛里社區 ~010 111日遠里社區 ~015 111鴻順里社區 ~017 111團結里社區 ~018 111元吉里社區 ~021 111二五四社區 ~022 111寶興里社區 ~024 111三戒里社區 ~400 111美術學院

原【中山路街道】明代屬武清縣,清代屬天津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屬天津巡警局北段,1949年全境分屬法政橋、月緯路、宿緯路三個派出所,1952年增設中山路派出所,1954年改稱街道,1956年取消宿緯路街道,1958年月緯路、法政橋兩街道與中山路街道合併建中山路街道。1996年,面積1.2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辦事處駐三馬路,轄十合里、十月里、天恩里、仁仁里、六合里、豐厚里、文貌巷、北六馬路、伊千米、華程里、貢福里、宏康里、余安里、治仁西里、擇仁里、容和里、容潔巷、調緯路、新建里、善鄰里、福成里、椿壽里22個居委會。

行政區劃

2016年轄11個社區居委會 。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120105003004111六馬路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05111律緯路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07111月緯路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09111律笛里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10111日遠里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15111鴻順里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17111團結里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18111元吉里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21111二五四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22111寶興里社區居委會
120105003024111三戒里社區居委會

地理環境

社會鴻順里街道位於河北區西南部,轄域東由北站地道起向北沿京山鐵路至新開河中線與寧園街道為界;南由金剛橋起向東沿中山路中線至北站地道與望海樓街道為界;西由金剛橋起向北沿海河中線至新開河閘與紅橋區為界;北由新開河閘起向東沿新開河中線至京山鐵路橋與新開河街道為界,全街面積2.58平方公里,

社會事業

鴻順里街道內機關、企事業單位眾多。區法院、檢察院、區總工會和司法局、物價局、統計局、園林局、環衛局、環保局、勞動局、區科委、計委以及中央及市屬有關單位8357所、254醫院、公交集團、鐵三院、美院等單位

歷史人文

早年李大釗、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都曾在我街進行過革命活動。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鄧小平、鄧穎超等先後深入我街調研、慰問和視察,特別是1959年劉少奇視察鴻順里人民公社後,“鴻順里”之名大震,故三街合一後,沿用此名 。

機構人員

街辦事處機關設有黨工委、人大工委和辦事處行政領導,班子成員8人,機關幹部89人,離退休人員81人,居委會主任74人,勞動保障協管員83人。轄區共設11個社區居委會,機關內設20餘個科室。

鴻順里街道辦事處作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其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市區人民政府的決定、命令、指示、完成市、區人民政府部署的各項任務。開展社區建設搞好社會保障和再就業工作,組織好人民生活。發展區域經濟,加強稅源建設。負責城市管理、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區的政治穩定和社會安定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