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洋村[福建省福安市康厝鄉鳳洋村]

鳳洋,解放前又稱“鳳翔崗”因要落位於鳳翔山而得名,清朝康熙年間由坂中鄉大林村,鍾氏遷入芹菜洋,再移遷於此,清光緒十年(1884年)屬困儒鄉欽德里十六都,民國35年(1946年)屬穆陽鎮鳳曹保今屬康厝畲族鄉東北5公里,海拔225米,村落在秀麗的提刀山小盆地,坐北向南。 全村有319戶,1300多人,下轄有牛石坂、太陽山、半嶺、大枝林、小枝林、占洋6個自然村,1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1306畝,其中水田1250畝,村落面積3.8平方公里。

村風村貌:1955年,成立了閩東最早的第一個畲族公辦文化站,負責企業文化娛樂活動與弘揚畲族傳統文化起著重要作用。

鳳洋村與其他畲族村莊一樣,歷來素有對唱畲族歌言、習俗流傳至今,以八十年代起曾經組織舉辦過6次大型賽歌會。1997年被福安市命名的“畲族藝術之鄉”;2006年11月被寧德人民政府命名為“畲族文化重點村”。

全村被錄取:10箇中專生、40個大專生、大學教授1人,博士研究生1人,自以解放至今本村村民,遵紀守法、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歷史人文:1929年,中共福安縣委負責人,葉飛、馬立峰等人在鳳洋村一帶活動,並派郭貴興幫助革命積極分子,鍾何氽開展革命,並於1929年9月鳳洋建立了黨支部,成為閩東畲族第一個黨支部1931年鍾阿氽由詹如柏、郭懷慶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閩東第一代中共黨員,鍾阿氽曾擔任安德縣委宣傳委員,閩東蘇維埃政府,下面區安德縣蘇維埃政府機關曾立鳳洋村,鳳洋人民在革命年代為解放事業做出巨大犧牲與貢獻,解放後被評為老區基點村,今已硬化公路通車。

建築景觀:鳳洋村現有清代古民居20餘座,其中一座民居,由單根柱支撐(俗稱孩兒撐傘)正列為保護範圍,並建有鍾氏宗祠2座,和清代道光9年修建林公宮2座。

特產經濟:鳳洋村自60年代起,就已組織民眾搞建築業,現從業人員達500多人士,其中工程師、設計師達20多人,成為福發西部有名的建築業之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