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隋朝仁壽元年六月十三日所頒布的《立佛舍利塔詔》中所開列的28州28寺,名列第二的便是扶風鳳泉寺。
在法門寺地宮重新被發現和受到國家重點保護之前20年的文革期間,當時的法門寺方丈良卿大師,為了保護地宮免受紅衛兵的衝擊破壞,捨身自焚,這一壯舉嚇退了情緒失控的眾人,高僧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住了地宮的安全。自焚涅槃後的良卿大師遺骨幾經輾轉,最後安放在了法門寺的下院——鳳泉寺,之後法門寺的兩任方丈澄觀和淨一大師的遺骨,也都安放在了鳳泉寺,永久陪伴著先師的靈骨,給鳳泉寺和鳳泉寺的所在地中觀山再次注入了法門寺不朽的法門遺風。
鳳泉·法門佛光園建設在法門寺三大高僧安息的地方。高僧依自己的覺悟,沿著佛祖指引的方向,終得善果,他們的生平讓我們景仰,他們的身後有我們仿隨。鳳泉寺承載了高僧的風範,中觀山記錄了眾善的覺悟,佛指舍利選擇了扶風這塊土地,這是一塊飽受佛誨、飽濡佛福的靈光寶地;法門寺三大高僧選擇了中觀山,這是一塊虔誠禮佛,一心向佛的善信福地。在中觀山上,還安葬著漢武帝、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等皇家陵墓,這還是一塊飽浸皇澤、飽受皇禮的龍脈之地。鳳泉·法門佛光園又選擇了這裡,為更多的善信提供更多締結福緣的機會,幫助善信們實現與佛同在、與德為伴、與善為伍的願望。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祥光普照的精神家園吧!
廣東潮陽市鳳泉寺
潮陽市峽山鎮南里鄉(2003年3月起屬潮南區)公路附近的鳳泉禪寺(原稱鳳泉岩),位於潮陽古八景之一“玉峽山輝”塔山東北側,創自明朝嘉靖二年(1523),萬曆二十五年(1597)再修,1983年重修,1993年至1998年於岩前大為擴建,1999年1月9日開光。規模宏偉,瑰麗多姿,以其旁鳳泉奇景、鯉魚目山明代以來排列整齊墓園而獨具特色。
岩旁南側約200米處、鯉魚目山下坑谷中,有一奇泉,因周圍地形似鳳而叫“鳳泉”。泉水從坑谷亂石處冒出,長年不息,蓄於石下一處面積僅1平方米小堀中,清澈見底。堀中有小蝦,長2厘米,全身透明,名曰“金絲蝦”,為珍稀動物。堀水溢出,沿山谷蜿蜒流下。泉水甘洌,宜於烹茗、制餅。泉旁石上,刻有“飲鳳泉”,是清代邑人翰林鄭邦任所書,尚存。因此,創岩寺時,便以此奇景取名“鳳泉岩”。山顛有明嘉靖二年(1523)邑人柯良縉增修後圯、萬曆二十五年(1597)由任過大理寺正卿的峽山人周光鎬重建禪符塔。寺塔相配,遐邇聞名。清代香火尚旺,於“文革”中被闢為農場、學校,文物遭殃。“文革”後落實宗教政策,1981年修復為兩進雙包廂佛寺。後不斷擴建。
1993年5月19日,在汕頭市佛協會長、籌建會名譽主任釋定根聖主持下擴建奠基。1999年1月9日(戊寅十一月廿二日),隆重舉行擴建、大雄寶殿落成暨諸佛聖像開光典禮。岩新建有大山門、天王殿、鐘樓、鼓樓、大雄寶殿、北廂長方形二層樓等,原來古岩位於新建築群之後仍保留,分為大殿及兩廂。坐西向東,總建築面積約1千平方米。
岩處山旁,場地開闊,建築雄偉,栽花植木,圍牆外還有花圃,環境幽靜,交通暢達,是一處遊覽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