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概況
鳳山書院建於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知縣李芸經認為。“振興文教,養育人才,教固為政之要”。他帶頭捐銀,集白銀5660兩,建成書院。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改稱養正學堂,光緒三十三年改為高等國小堂。民國前期,在此設縣第一高等國小校、鳳山中學。1928年書院房屋被燒毀。
錦沙向西有一山,名曰鳳山。此山前峰後屏,左環右抱,形似鳳翔,故啟名鳳山。山間有一莊,名鳳山莊,莊周澗流潺潺,林木茂密,且盛產茶葉,又名茶園山。
鳳山震發陸公(錦沙陸氏26世)學識淵博,且誨人不倦,於南宋嘉定年間,被封為國子監學錄。為傳授學識,清嘉定己巳(1209)年,震發公專築堂屋書院一幢,用以講學,對此舉,南宋紹定6年淳邑養村進士洪楊祖書贈“鳳山書院”四字,磚刻鑲嵌於書院門樓。清乾隆11年,錦沙46世孫萬里撰文《鳳山書院記》贊:“淳鄉賢,自漢迄今謹39人,而學錄公序列14。”由此可見震發公實屬當時一代名儒。又錦沙47世孫圖南所撰《鳳山書院記》中稱震發公是:震以明道示以實學之根本,屏書視聽四緘實學之履端,窮則不失為名儒,達則不失為名臣,直作天地間第一流人物。鳳山書院曾建而毀,毀而又建數次。於1946年的一次修建時,由淳邑名士方鏡清重書“鳳山書院”四個大字於門樓上。鳳山書院因年久失修於1976年前後再次倒塌至今。
學院沿策
明代嘉靖元年(1522),布政司參政秦偉買西門內僧寺改為書院。內建正堂、南廳房、東西廂房各4間,東院正北講堂3間,東廂房7間,西耳房3間,南房3間,土平房3間,外為大門。書院落成後,命名為“鳳山書院”。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知縣喬允升創編縣誌時已廢。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縣呂崇謐集紳士人等捐銀3000兩,於縣署樂察院廢址重建書院,次年落成。內建講堂5間,東西廂房各5間。堂後正房5間,東西廂房5間,旁建廚房、倉庫、馬廄共20間。另建大門3間,二門1間。院內掘水井,院周築圍牆。自此,明代傾廢之鳳山書院復興。
乾隆起,知縣、紳士人等相繼捐助銀,供修金及膏火之資。乾隆五十七年(1792),增建東廂房2間。道光三十年(1850),於院內空地建考棚20間。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書院。光緒初,增建西偏院西廳5間。光緒二十四年(1898),改稱學堂。不久,又復舊名。光緒二十八年(1902),又稱“鳳山學堂”。光緒三十年(1908)改稱“官立高等國小堂”。
學院建制
鳳山書院始設山長,並設掌教主講等職。乾隆三十年(1765),山長改稱院長,清末又稱山長。道光間,書院建立條規,規定“俾院中號舍,不得托吏役以為來往充公之所;其主講者,聽紳士公議聘請,不由官薦”。榆次西長壽人王格平以名進士被聘,於鹹豐、同治間在此主講20餘年。一時人才輩出,科第蟬聯。縣南鹹陽村人龐煥章,光緒間廩生,也於鳳山書院講授多年,飲譽而卒。
生徒入院就讀,須經考試,擇優錄取。被錄取之生徒膳食由書院供給。清未,書院分秀才、童生兩組,分別教授,人數空前。
乾隆間,每月知縣有課,院長也有課。每月初六、二十六日由主講命題考試,稱“正課”。考試內容分作文作詩兩種。考畢,擇優給獎,分昭、特、優三等,獎銀2-3兩。每月十六日,由知縣命題考試,稱“官課”。以後,為節省經費,每月減正課一次。光緒二十八年(1902),月課內容改為經義、策論。光緒三十年(1904),科舉廢,月課停。光緒三十四年(1908),實行編班制,並試行四年學制。自此,明代創建的鳳山書院為學堂取代。
建設費用
一、鳳山書院時期
(乾隆十一年即1746年-光緒三十四年即1908年)
這一時期的教育,以山長(也稱院長)主持講學,講學內容主要是和科舉制度相適應的四書五經等。書院的後期,培養了不少的能人志士,如黃志信、莊尊賢、陳少瀛、莊佑南、肖甸邦等人。
二、鳳山國小堂時期
(宣統元年即1909年-1911年)
1909年,灌口知名人士陳瓞臣在同鄉會的資助下,將鳳山書院改為同安縣第一所近代學校:鳳山國小堂,並親任校長。鳳山國小堂開近代教育風氣之先,莊依瓦、陳瓞臣、莊尊賢、陳延香等辛亥革命的志士都在這裡活動過。
三、鳳山學校時期
(民國元年即公元1912年-1918年)
1912年,鳳山國小堂改為鳳山學校,學校只有三個班級。1916年學校派代表參加霞陽學生運動會的各項比賽,獲優異成績,得到海澄縣政府獎勵的“尚武精神”橫匾,名聲大振。學校由三個班級發展到七個班級。1918年,鳳山學校改為私辦公助的學校。
四、灌口國小時期
(1919年-1936年)
“五四”新文化運動改變了中國教育發展的方向。1919年,鳳山國小改為公立學校,並取名灌口國小,採用現代教育的“四二制”(初小4年,高小2年)。隨著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學校聲名鵲起,遠播角美、東孚、後溪等地。到1923年,學校已經發展到8個班級,灌口國小成為一所頗有名氣的學校。
五、灌口中心國小時期
第一時期(1937年-解放初期)
1937年春,灌口國小由於辦學成績顯著,被同安縣立為縣第三中心國小,即灌口中心國小。這是學校發展歷程中極為重要的新起點。但由於社會環境動盪不安,學校辦學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第二時期(1950年-1965年)
解放後,灌口中心國小迎來了鼎盛的發展時期。自1950年開始,學校走上了正常辦學的道路,1951年,學校隆重地成立了中國少年先鋒隊組織。1956年,學校附設國中班,1958年以後,學校的規模擴大,並遷移到現校址,時有學生800多人、教師35人、14個教學班。1959年,學校成立黨支部,並被評為廈門市紅旗學校。1960年,學校榮列省106所重點國小之一,成為全省教育戰線有名的一面紅旗。
第三時期(1966年-1976年)
十年“文革”動亂,同樣使灌口中心國小成為“重災區”。1967年,學校被迫停止執行原來的教學計畫,所有的學生,不分年級一律學習毛主席語錄,學校成立公社教育革命小組。部分優秀校長和骨幹教師被無端地扣上“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自1971年起,國小實行五年制教育。
第四時期(1977年-2005年)
1977年,學校進行了調整改革,1979年恢復中心國小的領導機構。1988年,學校籌款36萬元,建起了有22間教室的教學樓,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
六、廈門實驗國小集美分校
(2006年8月)
2006年8月,“實驗國小集美分校”正式掛牌,標誌著學校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從此,這所學校的視野更為開闊、實力更為雄厚,校園面積30畝,設有48個班級。此後,學校正朝著“努力創建島外一流國小”的辦學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