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電影海報劇照](/img/9/5b8/wZwpmLyADN0UDOwkTM2IDN0UTMyITNykTO0EDMwAjMwUzL5E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88年夏,普通職員山下拓郎收到一封揭發他妻子有外遇的匿名信,親眼目睹偷情場面的他激怒之下刺死了妻子,從而鋃鐺入獄。8年後,拓郎假釋出獄,在千葉縣利根河邊開了家小理髮店。當年的遭遇令山下不再信任他人,刻意迴避與人的交流,所養的鰻魚是他唯一的對話對象。一天,他去河邊找餌時救了一位服用了過量安眠藥的女性服部桂子,桂子為了報答山下留在店裡工作。性格明朗的桂子令生意越來越興隆,山下也漸漸地開朗起來。以前在獄中認識的高崎出獄後來到此地從事垃圾回收的工作,他不斷地揭山下的醜令他難堪打亂了原本平靜的生活。而桂子原來的情人堂島也尋到此地想要帶走她和她的錢。雖然一旦與人發生衝突山下就必須回到獄中繼續服刑,但他為了保護桂子勇敢地採取了行動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役所廣司 | 山下拓郎 | |
清水美沙 | 服部桂子 | |
佐藤允 | 高田重吉 | |
柄本明 | 高崎保 | |
哀川翔 | 野澤佑司 | |
小林健 | 齋藤昌樹 | |
寺田千穗 | 山下惠美子 | |
中丸新將 | 山下妻子的不倫戀對象 | |
上田耕一 | 刑警 | |
光石研 | 刑警 | |
深水三章 | 醫師 | |
小西博之 | 監察官 | |
小澤昭一 | 年邁的醫生 | |
常田富士男 | 中島次郎 | |
倍賞美津子 | 中島美佐子 | |
田口智朗 | 堂島英次 | |
市原悅子 | 服部フミエ |
職員表
製作人 | 奧山和由、飯野久、中川好久 |
監製 | 中田秀子 |
原著 | 吉村昭 |
導演 | 今村昌平 |
副導演(助理) | 井上文雄、桑原昌英、小林宏治、久保田傑 |
編劇 | 今村昌平、天願大介、富川元文 |
攝影 | 小松原茂 |
配樂 | 池邊晉一郎 |
剪輯 | 岡安肇 |
美術設計 | 稻垣尚夫 |
造型設計 | 松井佑一 |
燈光 | 岩木保夫 |
錄音 | 紅谷愃一 |
場記 | 神保小四郎 |
布景師 | 相田敏春 |
·音效:齊藤昌利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音樂原聲
![]() | 01 密告の手紙 02 疑い 03 殺意 04 とまどい 05 変わった男 06 うなぎ1 07 うなぎ2 08 遭遇 09 うなぎ3 10 消えない過去 11 幻影 12 想い1 13 想い2 14 桜橋 15 過去から來た男1 16 告白 17 舍てた手紙 18 過去から來た男2 19 訣別 20 予感 21 うなぎ4 22 お弁當 23 エンディング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方 | 獲獎情況 | |
1998年3月6日 | 第2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 最佳男主角 | 役所廣司 | 獲獎 |
最佳女配角 | 倍賞美津子 | |||
最佳導演 | 今村昌平 | |||
最佳影片 | 《鰻魚》 | 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清水美沙 | |||
最佳男配角 | 柄本明 | |||
最佳女配角 | 市原悅子 | |||
最佳編劇 | 今村昌平、天願大介、富川元文 | |||
最佳攝影 | 小松原茂 | |||
最佳美術 | 稻垣尚夫 | |||
最佳錄音 | 紅谷愃一 | |||
最佳剪輯 | 岡安肇 | |||
最佳電影配樂 | 池邊晉一郎 | |||
最佳燈光 | 岩木保夫 | |||
1997年5月18日 | 第50屆坎城電影節 | 金棕櫚獎-最佳影片 | 《鰻魚》 | 獲獎 |
1997年 | 第22屆日本報知電影獎 | 最佳男主角 | 役所廣司 | 獲獎 |
1997年 | 第71屆日本電影旬報獎 | 最佳日本電影 | 《鰻魚》 | 獲獎 |
最佳男主角 | 役所廣司 |
製作發行
主創單位
製作單位 | KSS、衛星劇場、振動集團、松竹映畫 |
發行單位 | Mongrel(加拿大)、New Yorker影業(美國)、Madman娛樂(澳大利亞)、Primer Plano影業(阿根廷)、人造眼(英國)、Atalanta影業(葡萄牙) |
影片上映
上映國家 | 上映時間、細節 | 上映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細節 |
法國 | 1997年5月12日(坎城電影節) | 日本 | 1997年5月24日 |
加拿大 | 1997年9月5日(多倫多電影節) | 葡萄牙 | 1997年10月24日 |
瑞士 | 1997年11月28日(德語區) | 德國 | 1998年2月5日 |
瑞典 | 1998年2月7日(哥德堡電影節) | 中國香港 | 1998年3月12日 |
荷蘭 | 1998年3月19日 | 瑞典 | 1998年3月20日 |
挪威 | 1998年4月3日 | 冰島 | 1998年5月27日 |
美國 | 1998年8月21日 | 阿根廷 | 1998年11月5日 |
英國 | 1998年11月20日 | 韓國 | 1999年5月1日 |
阿根廷 | 2000年11月24日(日本經典電影展映) | 義大利 | 2003年7月11日 |
影片上映參考資料 |
影片評價
人一生中總有某個時候會被提醒需要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在導演今村昌平創造的非同尋常的快樂世界裡,兩位主角有過黯淡淒涼的遭遇,這部電影給人的真正享受是看他們怎樣慢慢卸下各自心理上的層層防備 。 (《南華早報》評)
《鰻魚》將“人的下半身與社會底層”的主題闡釋得淋漓盡致, 亦把今村昌平電影語言特有的深婉與冷峻發揮到極致。和今村昌平之前電影的主題相比, 十分平靜而宿命,呈現了人生的感悟與超然 。 (《外灘畫報》評)
《鰻魚》體現了鮮明的存在主義特徵。影片展示了個體生命不斷反抗困境、走向自我拯救的整個歷程。同時,寫實與夢幻交織的敘事技法又使這一過程得到了更加生動而引人注目的視覺演繹。藉助《鰻魚》這部電影,今村昌平不僅有力地刻畫了日本的民族性格,更試圖為所有陷入困惑與惶恐的人們提供救贖之道 。 (《藝苑》雜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