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比·瓊斯:天才一擊
英文名稱Bobby Jones: Stroke of Genius
發行時間:2004年
電影導演:羅迪·哈寧頓 (Rowdy Herrington)
電影演員:馬爾科姆·麥克道爾 Malcolm McDowell .... O.B. Keeler
傑瑞米·諾森 Jeremy Northam .... Walter Hagen
詹姆斯·卡維澤 James Caviezel .... Robert Tyre Jones, Jr.
克萊爾·馥蘭妮 Claire Forlani .... Mary Malone Jones
艾丹·奎因 Aidan Quinn .... Harry Vardon
Dan Albright .... Robert Tyre Jones, Sr.
Kenny Alfonso .... Eben Byers
Tom Arcuragi .... Ralph Reed
Tommy Cresswell .... Official
Pat Cusick .... Reporter No. 4
Rudi Davis .... Interlachen Golfer
Amerjit Deu .... hadji
Phillip Devona .... Reporter No. 2
Kevin Downes .... Gene Homans
David Dwyer .... Reporter No. 3
美國
語言:英語
類型:愛情/劇情
級別:PG(粗口)
發行:Andy Gruenberg
上映日期:2004年4月30日
官方網站:http://www.bobbyjonesthemovie.com/
劇情:◆故事·又遇見了傳奇◆
比爾·蓋茨是個印鈔機,馬拉多納擁有上帝之手,本·拉登穿著隱身衣,阿甘捕蝦捕出了奇蹟……無論現實的還是虛擬的、文字的還是影像的,恐怖的抑或是溫馨的,總有一些哥們兒印堂發亮,扎眼跳躍著,透現出“傳奇”字樣;而我們呢,撒遍了居民樓和巷尾街頭,沒事兒只能偷著樂,大號芸芸眾生。我們是分母,他們是分子,雖然中間那道橫槓無法超越,但我們還是天真地希望分子再大些,相遇再頻繁些,世界更奇妙些,於是,有心無心,我又遇見了一個高爾夫球手中的傳奇——來自喬治亞州的鮑比·瓊斯。
從鮑比·瓊斯(詹姆斯·卡維澤 飾)加入比賽的那天起,美國公開賽受歡迎的程度就提升了那么一個層次,究其原因,無非是他業餘選手的身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氣勢。在攻讀機械工程、英國文學、法律等學位的過程中,他與瑪麗·馬龍(克萊爾·弗蘭妮 飾)相愛並組成了家庭。功成名就後的瓊斯一直在尋找生活的平衡點,少年時的執著進取心與精湛的球技促使他成為了萬眾焦點,但他的急躁脾氣與來自家庭、朋友、球迷、媒體的壓力讓他越來越覺得比賽只是一種痛苦,遠離了快樂的本源。1930年,在連續拿下英國公開賽、英國業餘錦標賽、美國業餘錦標賽以及美國公開賽冠軍、創造史無前例的紀錄(當時的年度大滿貫)後,28歲的他突然宣布退休,留下了一個既讓人期待他復出但永遠只能當作回憶的歷史。
當希望、夢想、幸福不得不為職業讓步時,瓊斯的選擇只有離開,懷著兒時的夢和對高爾夫那燃自心底的衝動,期待著、準備著能夠再次返回賽場。即使晚年時的他因脊髓空洞症而跛了腳,也沒因此而抱怨,簡單即是快樂所在,人不是為了比賽而活著,他曾自信地說:“縱使沒有聖·安德魯斯球場的輝煌,我也會享有一個豐富多彩的生活。”
--------------------------------------------------------------------------------
◆主演·態度決定一切◆
當影片開始尋覓男主角的時候,製片方思緒的自然軌跡等同於一隻蝴蝶的飛行路線,從克里斯·奧唐納到馬克·沃伯格,一路飛舞,他們的目標是:他必須是個既有演技又會打高爾夫的複合型人才,那時的卡維澤只是得到了一個配角角色。酬勞、檔期等等因素使得製片方久久未能如願,主角一度擱淺。但此刻的卡維澤卻雄心萬丈,拍著胸脯說自己能搞定這個主人公鮑比·瓊斯,製片方對卡維澤的似火激情只是懷疑,而且懷疑得相當有根據:首先,卡維澤不會高爾夫,甚至擺球,握桿都不會;其次,他是個左撇子,而瓊斯是用右手的,讓他打起球來像瓊斯一樣有型,似乎只是一次不可能的任務。
但卡維澤只是通過三個步驟就徹底說服了製片方:首先,他拿出了早已備妥、觀摩體會了數日的瓊斯曾為華納兄弟公司拍攝的教學影帶,敏而好學於前;其次,他說自己在讀專科的時候曾是校籃球隊的傑出球手,例證了自己的運動天賦;再次,他亮出了殺手鐧,三年前主演《劍俠雄心》(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時,大套的劍斗場面親身完成,未用替身。最後,製片方只好自我安慰,自己給自己打氣兒,“一打眼,我們就覺得他具備運動員的自然風度,當然,還是態度決定了一切。”
高爾夫重在揮桿,如果這看起來不真實,那一切就全完了,前車之鑑是就曾有人指責《貝格·文思傳奇》(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中的馬特·戴蒙看起來過於業餘,於是趕赴蘇格蘭拍攝之前,卡維澤日日拜訪名師,居然每天揮桿8小時,“演耶穌的時候,不會有人對我的坐立行走提出任何疑問的,因為沒人見過;演瓊斯就不行,他的吃喝笑談,全喬治亞州的人都知道,我想讓看過本片的職業高爾夫選手也認為我看上去像是練過的。”雖然卡維澤的表演未必能滿足真正球迷的心愿,但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這一過程,他的確是陶冶了自己。
--------------------------------------------------------------------------------
◆導演·立地成佛◆
羅迪·哈寧頓既往曾拍過《烏鴉謀殺案》(A Murder of crows)、《攔截真相》(I Witness)等動作驚險類題材,他認為好萊塢就好這口兒,但闖蕩多年的他並無建樹,於是轉型也罷,為了不白活一回也罷,他第一次開始著手拍攝情感類劇情片並興奮得手心直冒汗,自己的主人公終於放下了槍械而揮起了高雅的球桿、開始思索,頗有些立地成佛的意味,生活到底是一鍋菠菜湯還是一團理不清的麻?人一思辨,就會感到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讓鮑比·瓊斯這樣一個標桿式的人物走上銀幕,如果砸鍋,自己都不會放過自己的,而且本片作為一部獨立製作,所有預算都是由私人融資而成,所以,哈寧頓從頭至尾一直沐浴著一種感恩的心情,他既感謝作美的天氣,又感謝欣然簽約的演員,當然他還要感謝他的老爸,因為很早前他就激勵他,“努力工作,睡覺才香。”
--------------------------------------------------------------------------------
◆題外話·費厄潑賴又一年◆
“名利虛榮,虛榮名利!人生在世哪個能幸福?哪個能如願?即使如願,哪個又能滿足?” 19世紀英國作家薩克雷在其作《名利場》中替世人把了把脈。今年,雅典的奧運聖火迎來了百年的輪迴,新一批次的名利角逐拉開了帷幕,賽場上有無黑哨繞樑,缺不缺興奮劑作祟?恐怕沒人能指天發誓。還是回到1925年吧,場上的瓊斯要求對自己懲罰一桿,只因自己的桿輕微觸了球一下,而這並無旁人看到,但卻與本屬於他的冠軍失之交臂。“老虎”伍茲讓高爾夫運動無以復加地流行起來,而瓊斯的精神則令它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尊貴形象。他的幸福觀就像他當初建立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球場的初衷:和三五個知己靜靜享受高爾夫球的樂趣,不被外界煩擾。也許本片會讓你想起《火的戰車》(Chariots Of Fire) 和《奔騰年代》(Sea Biscuit),體味執著是美麗的,但不要忘了,學會放棄同樣也是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