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方義

清遠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個人履歷

作品多次入展廣東“南雅獎”書法展(一、三、四屆)及廣東省中青年書法展(二、三屆)。併入展中韓第五回、第八回書法交流展,“廣東書法精品展”,“廣東省名家力作展”,“廣東、黑龍江書法交流展”,“辛亥革命百年展”。2007年,作品獲九屆“國展”入展提名。2008年,作品入選全國首屆冊頁展、首屆草書展。2011年,作品獲“永遠跟黨走”全國職工書法大賽三等獎,廣東第四屆“南雅獎”三等獎。2012年1月,作品入展第二屆全國書法名家藝術雙年展暨優秀中青年書法家作品邀請展,4月,作品入展“中國當代百位書法名家墨跡展”。被世界和平書畫展組委會授予“全國十大書法名師”。作品入編《當代書法家辭典》,《當代書法篆刻大觀》,《名聯頌中華》、《名言書法大典》、《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辭書。

社會評說

他文質彬彬,清秀儒雅,擁有一顆寵辱不驚的平常心。觀其作品,方圓兼施,剛柔相濟,動靜之中別有天地。正是這樣一位喜歡清靜、追求平和的謙謙君子,不到40歲便
書法中覓得“桃花源”
1963年,鮑方義出生於貴州省山清水秀的洛北河畔,從小便與藝術結下不解之緣。小小的他別有一番另類眼光:看山山像字,看水水像字,江上飄揚的風帆像字,鄉間行走的牛羊像字,樹木花草像字,高山流雲、地下鳥獸都是字……9歲的鮑方義繪製了整個公社30多幅雷鋒像,這些經歷成為他藝術人生的啟蒙。
與很多書法家自小苦練的經歷不同,鮑方義開始練習書法起步於大學。考入黔南師專後,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要學習書法,指導鮑方義的正好是位女同學,她把鮑方義批評得體無完膚。在自尊心的驅使下,鮑方義當場揚言:“半年之內超過你!”
不少人以為鮑方義只是戲言,但卻不知他開始為自己的“挑戰書”花起心思。一方面,他聽取了同學給他的練習建議,細心分析了自己書法的不足,進行改進;另一方面,他抓緊每一刻練習書法,別人午休或是看電影的時候,他卻沉浸在書法的世界中盡情臨習。短短兩個月時間,鮑方義的書法突飛猛進,不僅兌現了自己承諾,而且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尋找到了人生的“桃花源”。為了練好書法,他甚至堅持用毛筆記筆記,絲毫不輸鋼筆字的速度。
勤學苦練的鮑方義畢業之後在老師和同學的一致推舉下留校任教,教授寫作書法課。工作後,他每月發了工資第一件事就是去書店買書。由於學校缺少專業的書法老師,他不斷深入了解研究書法藝術理論知識,自己為學生編寫了楷書、隸書、行書等書法教材。
清遠尋夢追尋藝術人生
年輕人骨子裡總有一股衝勁,鮑方義在而立之年毅然放棄大學教師這樣一個鐵飯碗,來到剛剛建市不久的清遠。憑著一手好字與過人的才華,他調入清遠一家當時很有名的公司,擔任該公司下屬廣告公司經理。鮑方義一邊利用自己的文字優勢寫策劃,一邊在商場上披荊斬棘。然而,生性恬淡的他最終未能習慣商場的爾虞我詐,最終調入當地某報刊任記者編輯。
在新的工作崗位上鮑方義如魚得水。這其間,他將自己的理念通過報紙的版面表達出來,用作品影響更多的人,教會他們如何正確看待生活、善待別人。在他主持的“藝壇”欄目中,他總是把國內一些優秀書畫藝術家的作品介紹給讀者,讓大家認識藝術,接受藝術的薰陶。
“書法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鮑方義說。書法藝術給了他一個開闊的視野與寬厚的胸襟,又讓他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精神天地。他對家人,始終是有情有愛;對朋友,始終是大仁大義。“他無非是比一般人多一些藝術細胞,顯得更豪爽一點,更達觀一些,其他的並沒有什麼不同。”凡是與鮑方義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他沒有架子、平易近人。
在鮑方義的世界裡,沒有寫不好字的人。他說,有的人不會寫字,只是臨帖方法不對,或者空間感覺不對。只要運用正確的方法,每個人都能寫好字。
一個藝術家要立得住腳,一靠人品,二靠作品。人品和作品都集中表現在三個字:真、善、美。翻閱鮑方義的作品,首先便會強烈地感到他是一個真誠的自然之子。數十年來,無論風霜雨雪,苦辣酸鹹,他總是以自己的身心去擁抱自然,擁抱生活,不倦地去探索天地造化和生命的規律。他的作品,不僅是他獨具風韻的藝術創造,同時也是他心底波瀾的宣洩,是其獨立特行的人格表現。
兼職任教既教書又育人
近幾年,清遠文化氛圍在不斷加強,書法藝術培訓班也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搞書法出身的他,工作之餘除了堅持創作,還乾回了老本行―――做老師。他開辦了少兒書法培訓班,為書法這門國粹在清遠地區的傳承“做了自己該做的事”。
多年來,他教過的學生不乏佼佼者。在這些學生中,有的書法作品在全國大賽中頻頻獲獎,在青少年書法藝術領域嶄露頭角;有的進入大學深造,成為轟動一方的書法佼佼者;有的漂洋過海,將書法藝術在異國他鄉發揚光大……看到書法藝術後繼有人,鮑方義感到十分欣慰。
書法並非簡單的寫字,書法藝術就是生命與人格的表白。所謂“書品即人品”,書法蘊藏著人的思維模式、人生觀與價值觀。因此,鮑方義在教授書法的同時,也更加注重傳統文化對學生的薰陶。他利用課後時間,把國學的東西,如《孝經》、《增廣賢文》等做人處事的道理傳授給學生,培養他們從小樹立敬上念下、矜恤孤貧之心,教育他們要多做有利於社會和他人的事。他為學生打開了一扇仁義禮信的大門,他的學生耳濡目染後又以行動來影響身邊更多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