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潘磊著《“魯迅”在延安》使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梳理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延安解讀魯迅的獨特方式,意在把握“魯迅”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延安是如何展開的,魯迅是如何被敘述、被言說的,進而揭示當時延安精神空氣的特點及其衍變,以及延安思想文化與特定的政治文化的複雜糾葛,並進而揭示了這些詮釋和認識如何影響和形塑了四十年代中後期乃至建國以後中國當代的文化性格和意識形態。
書中目錄
引論
上篇
第一章 1937—1942年的“魯迅”
第一節 作為文學家和思想家的魯迅
第二節 魯迅戰士形象的確立
第三節 對魯迅批判精神的繼承
第二章 1942—1949年的“魯迅”
第一節 對魯迅“黨性”的開掘
第二節 整風話語中的“魯迅” 第三節 魯迅作品模式化解讀的形成
第四節 1945—1949年的“魯迅”
下篇
第三章 延安的魯迅紀念活動
第一節 周年紀念大會
第二節 紀念魯迅的社論
第四章 魯迅的文藝大眾化思想在延安的實踐
第一節 以周文和吳玉章為中心的延安大眾化運動狀況的描述 第二節 周文的大眾化實踐與魯迅文藝大眾化思想的關係
第三節 魯迅關於新文字的思想與吳玉章倡導下的新文字運動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一 “‘魯迅’在延安”年表
附錄二 曾彥修先生談“‘魯迅’在延安”
附錄三 張仃先生、灰娃女士訪談錄
作者簡介
潘磊,女,1978年3月出生,河南平頂山人。1995年至2002年在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相繼完成了本科和碩士階段的學習,後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博士,於2005年7月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現在鄭州大學文學院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名家評點
從延安的特定語境來考察魯迅被敘述、被演說的歷史,是一件開創性的工作。本書在大量的文獻梳理中,多角度地呈現了魯迅接受史中複雜的一幕。其中一些文本的解析和細節的凝視,將魯迅之於延安文化深切地展示出來。作者在眾多史料的整理和論述里,表達了複雜的精神感受,文中的史學意識是健康的和實事求是的。論文的突出特點是,勾勒出了魯迅身後在複雜的文化群落中扮演的角色。其中關於整風話語中的“魯迅”,魯迅作品模式化解讀的形成,有較高的認識價值,是對魯迅研究的一個豐富。整個論文樸素紮實,具有自己的個性特點。
本論題著重梳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延安解讀魯迅的獨特方式,意在把握“魯迅”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在延安是如何展開的,魯迅是如何被敘述、被言說的,進而揭示當時延安精神空氣的特點及其衍變,以及延安思想文化與特定的政治文化的複雜糾葛,應該說這是一項很有價值的學術工作。《“魯迅”在延安》這一題目要求回到“歷史現場”,這就需要查閱大量原始資料,作者在這一方面是下了功夫的,而且還閱讀並詮釋了一些過去不大為人們所知的第一手材料,儘可能地做到了“用史料說話”,這也是應當肯定的。
王培元(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