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棉研21

由山東棉花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選育的一種棉花,該品種屬轉基因抗蟲常規春棉品種,抗枯萎病,耐黃萎病,抗棉鈴蟲,適宜河北東部和南部,山東,河南東部和北部,江蘇、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陝西關中等黃河流域棉區作春棉品種種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審定編號:國審棉2005011
品種名稱:魯棉研21號(原名:魯1138、GK34)
選育單位:山東棉花研究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
品種來源:石遠321選系/泗棉3號轉基因抗蟲棉選系R55系

特徵特性:

轉基因抗蟲常規品種,黃河流域棉區作春棉種植生育期133天。植株塔形、較鬆散,株高93.7厘米,莖稈茸毛少,葉片中等偏大、深綠色,葉裂較深,第一果枝節位7.5節,單株果枝數12.4台,單株結鈴16.0個,鈴卵圓形,單鈴重5.8克,鈴殼薄,吐絮肥暢集中, 籽指11.1克,衣分41.6%,霜前花率93.9%。出苗好,前期發育快,長勢旺而穩健,抗枯萎病,耐黃萎病,抗棉鈴蟲;HVICC纖維上半部平均長度30.4毫米,斷裂比強度29.4厘牛/特克斯,馬克隆值4.4,伸長率7.2%,反射率76.1%,黃度7.9,整齊度指數85.4%。

產量表現:

2001-2002年參加黃河流域棉區抗蟲棉品種區域試驗,2001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235.8公斤、98.0公斤和93.0公斤,分別為對照品種中棉所38的94.2%、101.9%和103.0%;2002年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246.7公斤、102.8公斤和95.5公斤,分別為對照品種中棉所41的108.3%、110.4%和110.5%;2003年生產試驗,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畝產分別為198.0公斤、85.0公斤和79.4公斤,分別為中棉所41的109.8%、113.0%和114.6%。

栽培技術要點:

(1)4月15日前後播種,播前注意曬種,造墒,力爭一播全苗;營養缽育苗移栽4月初播種,5月上旬移栽。(2)適當稀植,畝密度2800~3200株。(3)重施有機肥作底肥,增施磷、鉀肥,6月底見花重施花鈴肥,施好蓋頂肥,並結合追施花鈴肥,揭膜培土防倒伏。(4)盛蕾後注意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前輕後重的原則。(5)二代棉鈴蟲一般不用噴藥防治,三、四代棉鈴蟲視發生輕重防治1~2次,及時防治棉蚜、棉紅蜘蛛、棉薊馬、盲蝽蟓等非鱗翅目害蟲。

審定意見:

該品種屬轉基因抗蟲常規春棉品種,抗枯萎病,耐黃萎病,抗棉鈴蟲,經審核,符合國家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河北東部和南部,山東,河南東部和北部,江蘇、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陝西關中等黃河流域棉區作春棉品種種植,應嚴格按照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允許的範圍推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