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雲南省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河口鄉,地處河口鄉西南邊,距河口鄉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20公里。東鄰糯基村,南鄰營河村,西鄰功山鎮,北鄰化桃箐。轄10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19.15平方公里,海拔1,880.00米,年平均氣溫14.40℃,年降水量1,062.00毫米,適合種植烤菸、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550.00畝(其中:田417.00畝,生態林地1,133.00畝),人均耕地0.89畝,主要種植烤菸、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1,524.55畝,水面面積123.00畝,其中養殖面積5.00畝;草地111.00畝;荒山荒地2,343.45畝,其他面積3,080.2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路、自來水通電、通電話。全村有304戶通自來水,有1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425戶通電,有116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51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2戶。有關資料顯示[2],該村到鄉道路為沙石路;進村道路為砂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未硬化;距離集貿市場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機車13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01.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1.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17畝。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7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5個自然村已通路。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有關資料顯示[2],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92.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71.00萬元,占總收入的55%;畜牧業收入208.00萬元,占總收入的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31頭,肉牛274頭,肉羊1318頭);林業收入9.00萬元,占總收入的2%;第二、三產業收入3.00萬元,占總收入的1.7%;工資性收入11.00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1,095.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6人,在省內務工74人,到省外務工12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7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79.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98%。
人口衛生與文化教育
有關資料顯示[2],該村現有農戶427戶,共鄉村人口1754人,其中男性884人,女性870人。其中農業人口1754人,勞動力1165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到2007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57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89%;享受低保99人(人員名單附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4公里。人畜混居農戶23戶。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54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1人,在校學生176人,距離鎮中學3.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9人,其中小學生176人,中學生103人。
新農村建設與村務公開
2007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該村到2007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233.6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有固定資產62.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計畫生育、農村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