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廣新

魯廣新

魯廣新,男,漢族,1937年元月28日生,浙江省杭州市人,劇協會員,國家二級指揮。

魯廣新,男,漢族,1937年元月28日生,浙江省杭州市人,劇協會員,國家二級指揮。自幼受越劇世家的薰陶、激發了他追求戲曲藝術的愛好。1952年從藝於浙江德清越劇團,師承原浙江小百花劇團副團長,楊海泉老師,學習文武揚面。由於刻苦學習基本功,努力專研技藝,53年16歲就獨立擔任越劇樂隊主胡和鼓師的工作。1955年輾轉於廈門、上饒、蘇州、貴陽等地越劇團擔任鼓師。1958年為了支援新生劇種黔劇,調貴陽市黔劇團任鼓師。1960年貴州省委決定將新生劇種黔劇送首都向中央匯報演出,即組成貴州省黔劇演出代表團,我即調入該團任鼓師並擔任樂隊付隊長。同年在赴京演出劇目《秦娘美》、《張秀眉》、《搬窯》、《拷紅》、《黛玉葬花》等節目中任鼓師。60年《秦娘美》赴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秦娘美》。為了加強樂隊的伴奏效果,特聘製片廠民樂團部份演奏員組成了較為強大的伴奏樂隊,我擔任鼓師兼指揮。七十年代初擔任樂隊隊長,並隨團赴南寧向廣西京劇團學習《杜鵑山》學成回築後,將京劇《杜鵑山》改編黔劇《杜鵑山》的過程中,在劇團領導支持下,我著手組建了西洋樂器和民族樂器共同組成的,全新的單管編制的《杜鵑山》伴奏樂隊,我擔任樂隊專職指揮。79年建國三十周年,排練新編歷史劇《奢香夫人》進京獻禮匯報演出,在劇情和表演的需要情況下,我創造了全新的具有鮮明特色的鑼鼓曲牌,並在打擊樂音色的選用和使用上,加上了馬鑼和小鑼換位使用,更突出了鑼鼓在聽覺色彩上的效果。在京的專家、學者對《奢香夫人》演出后座談會上《奢劇》的打擊樂也得到專家們的肯定,運用專家們的話《奢劇》的打擊樂在音色和鑼鼓曲牌使用上很“神”。通過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奢劇獲得文化部頒發的雙獎編劇一等獎,演出一等獎。隨後《奢香夫人》受全國人大和烏蘭夫副委員長委派,赴西北五省巡迴展演。他對於新生黔劇的打擊樂,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理解到,“我中有他”,“他為我用”的擷采手法。在傳統與現代對指揮大樂隊時,他在傳統司鼓方法基礎上,大膽地創新,借鑑交響樂指揮手法的運用。他對待黔劇打擊樂處理,對每一部戲都較嚴肅認真,力求使用鼓點節奏,揉和熨貼,既有一定黔劇規則,又能靈活多變。但在風格上不離其宗,使文武場協調,入扣,使樂隊伴奏和演員的表演力求達到“他行我動,他靜我止,他悲我泣,他歡我喜,他怒我憤”的感情共鳴,在黔劇事業的開拓中,多方面鑽研,終於編創出適合黔劇格調的鑼鼓經。他為此多次在實驗中選定打擊樂調,創造出唱腔音樂的各種伴奏鼓譜。1961年參加整理《黔劇音樂資料》並整理、編創、改變,黔劇長用打擊樂小冊子一份。1984年整理注釋《貴州梆子》的鑼鼓譜。1997年八月被貴州省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中國戲曲音樂集,貴州卷編輯部聘為編委。他為事業作出了較多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