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始端
這個問題沒有得到遏制,愈演愈烈,2010年9月19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共同關注》欄目報導了,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縣沙河鎮李曹埠村在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當中被查出,村民的戶口本上憑空多出56個孩子,村民對此全然不知。
被超生戶
李曹埠村村民劉後亮,在今年剛領的居民戶口簿上發現多出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直到被人口普查時,被通知需要繳納一大筆社會撫養費,劉後亮才引起警覺,到沙河派出所查詢,發現自己果真多出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村民張義昌家今年來了兩個山東人,為了孩子上學轉戶口的事。張義昌也突然發現自家的戶口簿上多出一個十四五歲的小女孩。原來張義昌的戶口簿上被人暗中安了一個戶口。
據人口普查統計,李曹埠村共有65名外掛戶口,除了5名是成年人,其餘60名都是未成年的孩子。
知情者曰
對這種現象,央視記者找到李曹埠村原支部書記孫敏省,孫敏省說,因為山東省超生罰款比江蘇省高,山東那邊的親戚找到孫敏省幫助安戶口。而申報戶口的材料之一《出生醫學證明》,是在贛榆縣婦幼保健院花錢買的,孫敏省稱。據調查,像李曹埠村這樣外來記掛戶口的現象,李曹埠村並不是個例,沙河鎮全鎮都很普遍,沙河鎮也不是個例,贛榆縣位於江蘇省最北部,與山東省交界。靠著這種地理上的“便利”,贛榆縣大部分鄉鎮都有外地記掛戶口的現象。至於孫敏省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說,都親戚托他辦的戶口,給他送條香菸。知情人像本網記者透露,孫敏省在接受央視記者之前,沙河鎮黨委分管計畫生育的副書記王維有指示孫敏省如是說。
地區差別
據調查,在李曹埠村記掛戶口的山東超生戶,在贛榆縣仍然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而贛榆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也正常開具《江蘇省社會撫養費收據》,收據上加蓋“贛榆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社會撫養費徵收專用章”,繳款人同一為村支部書記“孫敏省(代)”,應繳款人是山東的超生戶,罰款數從1萬元~2萬多元不等。雖然山東超生戶在贛榆繳納社會撫養費,但在江蘇繳納費用比山東省低得多。《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規定:“當事人在一地已經被徵收社會撫養費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實再次被徵收社會撫養費”。於是,有些人為了少繳費,便瞄準地區在撫養費徵收額上的差異,跨省跨地區繳費,而一些地方政府收費地為了創收,也樂得照收甚至還刻意給以優惠。
以沙河鎮李曹埠村為例,鎮政府每年給村里下達的社會撫養費徵收任務,鎮政府以村為單位,按照村人口數,為各村定製社會撫養費徵收的指標。李曹埠村有人口3000多人,鎮政府給村里下達的社會撫養費徵收任務按照40元每人,3000多人口的李曹埠村就要向鎮政府繳納12萬多的社會撫養費。而為了完成任務,村幹部除了鼓勵李曹埠村村民多生孩子,達不到罰款任務,於是就有了到山東招徠超生戶,在江蘇繳納比山東低的社會撫養費,而地方的戶籍管理機關,也就是地方派出所也為這些超生戶提供便捷記掛戶口。
贛榆縣政府多年來把計畫生育當成“計畫經濟”,社會撫養費是贛榆縣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拉動贛榆縣GDP的一架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