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洞老街

魚洞老街

魚洞老街位於長江南岸,重慶市巴南區所在地,魚洞城區東端、箭灘河與長江交匯處。

基本信息

位置

位於長江南岸,重慶市巴南區所在地,魚洞城區東端、箭灘河與長江交匯處。東起龍洲灣,西至魚洞新大橋,全長約1.2公里。特別是長江河道突然縱折,形成了天然的“U”形,依江河山坡築街,同樣也形成了一個“U”形街道。根據地貌高低不等,用青石板、階梯踏道築街鋪路,形成了一個帶有地方濃郁特色的江河沿岸古街區。 一、古街區歷史悠久 魚洞溪,因地而得名。據傳,明末清初,此系驛站,魚洞江邊,岩石布列,底有一洞,深埋水中,潛水探洞,其間棲魚甚多;其右側是箭灘河、河水湍急,注入長江之口,俗稱“溪口”。於是,魚洞溪則以棲魚之洞連溪之義得名。 據《巴縣誌·卷二》城鄉建置沿革表(宋、元城鄉建置無考),明代巴縣轄治八坊七十二里,魚洞地區屬八坊中的外三廂,流石馬里轄治;清初巴縣為二十九坊、十二里,魚洞地區屬人和坊、直里轄治;清末七鎮、十四鄉,魚洞地區屬人和鄉轄治。民國設五區、二十二坊,魚洞地區屬三區轄治,設魚洞鎮。1997年重慶設直轄市,魚洞設街道辦事處至今。

特點

魚洞老街,依山坡而建、占地約0.8平方公里,大體呈“V”形的寬窄不一、長短不等的坡街,階梯踏道式巷井。街道、階梯踏道,均由各種不規則的青石板材(少量的條石)鑲築而成。沿街而建的清代、民國年間的穿斗式木結構、小青瓦房,構成內四合院,前店後宅的樓居模式。 魚洞老街,地處長江水道急形彎道的特殊環境中,自古以來就是長江航運途經的天然良港,因此,被世人口碑相傳“魚洞水碼頭”。宋至清朝時期,前去南川、綦江、江津周圍廣大地區商品貨物的周轉之地,從水陸上至銅貫、江津,下至重慶、木洞的水上驛站。明末清初,老魚洞先後築街建房(店鋪),築有鹽市街、雞市街、米市街、河街、油房街、高石砍街、小巷街、大碼頭、何家碼頭等。片區內建有萬壽宮、文昌宮、張公廟、一心善堂、梅家晏、禹王廟、茶館、油房、鹽倉等。魚洞老街基本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街井、集市、碼頭、驛站、商品貨物集散地。 魚洞老街通往新街,明、清時期均使用扯扯渡,兩岸拉一根繩子,繫上一個木製拌桶(打穀子使用的),3至5人站在桶內,拉繩子過箭灘河口。幾百年乃至上千年間均使用這種過河交通工具。民國年間,修築了五墩四洞石板橋,冬、春枯水季節,居民可以步行過橋,一到漲水仍然使用扯扯渡。好景不長,約幾年時間石板橋被水沖毀,舊時的過河交通工具一直沿襲到建國初修建大橋終止。 二、如今魚洞老街風情 如今魚洞老街,大體保留著清式至民國時期遺存下來的模樣。石板街道、階梯踏道、巷井、橫街、河街、雞市街、米市街、鹽市街、大碼頭、何家碼頭、高石坎階梯街。寺廟、道觀、善堂遺蹟尚存,茶館、油房、倉庫、前鋪後宅、臨街房舍、四合小院、拱門、門飾、壁飾、節點、石凳均保持著濃郁的清代遺風,建築的純木板、障水板牆、格眼花窗、吊腳木樓房、穿斗式、挑檐、撐弓式木結構的小青瓦房,都體現著清式建築風格。古街區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祭祀、禮儀、節慶、民間手工藝、茶社、川劇坐唱、露天隨街集市、教義、土特產品牌、編織、刺繡、印染、風味小吃,繼續舊時的部分存活下來。朝天嘴、大碼頭、何家碼頭,現保存有國家二級保護的黃桷樹三根,3~5人環抱,高大茂盛。古街區繼魚洞的一、四、七趕集,沿街集市貿易,土特產農副產品,夾雜著外來商品,流通更加活躍。 沿街鋪面,有雜貨店、副食店、小百貨店、修鞋店、祭祀店、冷酒店、香菸店、茶館、麵館、小吃店,承襲著古老的氛圍。中午時分,各類店鋪,人流熙熙攘攘。節假日、忙碌後的工作之餘,總有一些市民到老街參觀古文化,小游古街區,品茶、聽川劇坐唱,看電視節目小憩,充分欣賞傳統民風民俗,無不是一種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 三、對魚洞老街保護的探討 魚洞老街的開放與保護,近年來存在著保護與開發的激烈矛盾爭議。一部分人認為,要發展地區經濟,增加財政收入,防範木結構穿斗建築重大火災隱患,讓老街居民能住上祖輩嚮往的高樓大廈,再加上開發商受經濟利益驅動,拆掉開發之勢壓倒了保護之聲。一部分人則大聲疾呼,這是先人留下的一筆寶貴古文化遺產,是古文化與現代文明對話的精神平台,絕不能讓魚洞老街毀損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必須立即採取搶救性保護,讓悠久的老街古文化遺存一代一代的保護傳承下去,並提出了詳細的保護措施。 魚洞老街片區是一個整體,不只是幾條街道,幾間店鋪,幾級階梯踏道,而是由歷史古街區、前店後宅、傳統小四合院、階梯巷井及有特色的寺廟、宮殿、傍大江大河、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特殊的地理位置所組成的某一區域內物流中心,交通樞紐。它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為一體,融人文形態於自然形態之中,形成一個社會功能齊全、“天人合一”的大系統。

保護

因此,對古街區的保護,必須確立整體保護的原則,古街的文物古蹟,是歷史文化遺產,應例為保護重點;石板街道、人行梯道、節點、巷井、沿街鋪面、四合小院,是古街區的基本特徵,是保護主線,古街區的形態風貌、古植物、周邊大環境是古街區的總體形象,是整體保護的最高層面。 1.文物古蹟主要是古街區那些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觀賞價值的建築遺存,如寺廟、宮殿、道觀、善堂、茶館、會館、倉庫、門飾、拱門、節點、前鋪後宅、前店後院、根據它的歷史時限、地方風格、古鎮歷史人物住宅等,要進行一次綜合調查和評估,按照價值確定保護重點。按照《文物保護法》規定,保護其原貌,已經損壞的要恢復原狀。 2.街道、場口、階梯踏道、巷井是老街的精華所在,街道又是核心部位,反映歷史文化傳統,石板街就是魚洞老街的形象,因此,街道的保護至關重要,它不同於單體文物的保護,主要是保護其形態和風貌,嚴格控制街道的寬度和臨街建築物,保護街道原有的尺度,保護街道以人為本的親和力,保護街道原有的交通、交易、交往等複合功能。街道交通宜以步行的傳統方式,嚴禁機動車通行,補修時要使用原始青石板式材料,忌用水泥,保持原有的歷史感。保護街道的空間形態風貌,嚴禁臨街的亂搭亂建,舊時的店鋪、寺廟、會館、茶樓、臨街面要保持原有的高度、形式和風格,嚴禁改變原有形態風格。內部可以作適當改動,適應現代市場和生活需要。對已經改變成現代建築物的可拆其高度,修飾牌面的舊時模樣。要保持古街道原有的節點,階梯步數、轉折點、拱門、廟宇、會館、茶樓、壁飾、石凳、石獅,必須保護它傳統文化色彩,已經損壞的地方,應按原貌修復。 街口、巷尾是古街區獨有(特有)的景觀,龍頭之睛。應恢復它原有的空間形態和環境風貌,對建築的背立面、傳統大樣風格、風貌亦應保留,嚴禁改造成現代水泥或金屬物,充分反映街口、巷口的風貌、風味、風情,映托出古街往昔的生活情趣。 3.古街區的整體風貌還包括周圍的自然環境,如地形,地貌,山、水、林、路等。自然環境是造就古街區生存和發展的先決條件,也是古街區固有的天然風貌。古街區的保護範圍內,嚴禁修築各類建築物,公路、長廊、護欄、走道這些現代化設施,都應在古街區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外,不影響古街區風情、風貌之外去修築。古街區內的古樹是區中之精靈,街區的象徵,場內的區徽標誌,絕對不準砍伐或損壞。古街區傍長江水,依龜山,應讓山、水、樹、路融入到它自然的生態環境涵義之中。 同時還應注意保護古街區社會生活中所積澱下來的文化傳統,反映居民生活和民俗風情的活動。如風俗、祀祠、節慶、民間工藝、茶社、露天集市、應時糕點、風味豆花、家常配鹵、風味小吃、榨油房、土掛麵,都是富有地方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這些物質文化或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的景觀,具有誘人的魅力。必須組織發掘,保護和傳承,對促進古街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意義。 魚洞老街是一個活的古文化機體,有成千上萬居民生活、工作在其中,一直不斷地發展和變化著。因此,在保護魚洞老街的規劃設計中,要全面考慮片區的發展,居民生活環境的改善,新建區和古街區必須嚴格區別開來,在整體保護的原則下,把保護傳統文化與發掘、傳承相結合;把保護自然環境、歷史文化資源與開發、利用相結合;把保護片區經濟、社會發展、原始風貌與設施更新、改造建設相結合,使古街區既反映歷史文化傳統,又體現現代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