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亮溝得名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穆稜河裡盛產一種淡水魚,兩岸的人多在夏天的時候捕食,有這樣一對老人,他們無兒無女,生活清貧,老奶奶體弱多病,老人無力上山打獵,只能在每年夏天的時候在河邊釣魚,給老伴改善一下一伙食,補充一點營養。可是這一年出了怪事,河裡的魚出奇的少,老人一直沒給老伴弄幾條像樣的大魚補補身子,眼看這夏天就沒了,一這可把老人急壞了,於是這天老爺爺趁著傍晚又來到河邊,打算再試一試,他熬啊熬啊,天越來越黑,河面上幾乎看不到什麼了,老人也有些失望,正當他要回去的時候,突然魚漂一沉,他知道一定是有大魚上鉤了!於是他等魚漂再沉了兩下就一下把魚竿抬起,啊!一個金色的大魚跳出水面,老人說不出的興奮,他一邊忙著用手去抓那個金色大魚,一邊嘴裡念叨著“老伴,你可算有魚吃了!”。可當他把魚抓到手裡的時候,他突然感覺到這個魚的不一樣,這個魚並沒有拚命的掙扎,而是睜著亮亮眼睛看著他,而且眼裡不停地有淚流出來,老人心裡突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就像抱著自己受傷的孩子,幾經考慮,最後老人決定把這個魚放了,在他放魚的時候,他對魚說“孩啊,今天我放了你,以後記得回來看我們老兩口啊”。放了魚後,老人回家跟老伴說了這個事,老伴說自己剛才在家也做了個怪夢,夢見個大胖娃娃,就像年畫裡的抱魚娃娃一樣,在他家的院子裡跑啊跑,而且還一邊笑一邊喊奶奶爺爺,後來這個胖娃娃跑到門口說以後每年都來看咱們,說完就一蹦一跳的走了。老兩口商量好,決定去釣魚的地方再看看,等他們到了河邊,只見河麵點點金光閃動,果真一天金色大魚在河面上來回遊動,老兩口喊了聲“魚娃”,那大魚扭動尾巴,好像在答應,老兩口如同老來得子激動異常。後來,每年的這天,老兩口都會來到河邊見他們的魚娃,而魚娃也會準時來見自己的親人,日子久了,村裡的人都知道了這個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也來看,他們發現“魚娃”每次出現,河裡都金光閃閃。再後來,老兩口不在了,“魚娃”也不再回來了,村里人為了紀念這對善良的老人和這個奇觀,就給自己的村子取名“魚亮溝”。
相關詞條
-
毛公山[雞西魚亮溝毛公山]
毛公山位於雞西市穆稜河北岸,站在這個果農家院內望去,只見毛主席安詳地躺在群山之巔,上翹的下巴、高凸的鼻樑,開頂的額頭……惟妙惟肖。據當地土地所有者介紹,...
-
亮甲溝村
1930年屬榮成縣亮福鄉。 1954年屬榮成縣尋山鄉。 1984年屬尋山鄉。
-
螭鱗魚
螭鱗魚又名泰山赤鱗魚、石鱗魚、斑紋魚,為我國魚類珍品,產於泰山山澗細流中,成魚長不過20厘米,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為名貴肴饌,還可以藥用。螭鱗魚為泰山獨...
簡介 特點 營養價值 養殖 種群保護 -
亮兵鎮
亮兵鎮全鄉屬山區,面積333.1平方千米。鎮政府駐亮兵台。轄亮兵、南溝、東明、河北、會財、風樹、古樹、鹼場、大西、鳳棲、新勝、新成、普光、東林、青林。鎮...
歷史簡介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行政區劃 投資環境 -
漁溝鎮[江蘇省淮安市漁溝鎮]
漁溝鎮,是江蘇98個重點鎮之一,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 漁溝鎮位於淮安市西北部,下轄29個行政村、2個居委會。全鎮區域面積約155.48平方公里,是淮...
古鎮概況 歷史沿革 歷史傳說 歷史遺蹟 古鎮柘樹 -
魚姓
魚姓是中國一個古老的姓氏,主要出自子姓,得姓始祖是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襄公的庶兄子目夷(字子魚)。子魚的子孫有一支以先祖的字為姓,稱魚姓。 唐代亦有鮮卑族...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郡望堂號 -
夾溝鎮
夾溝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位於埇橋區北部,居宿徐二州之間。206國道、京滬鐵路縱貫全境,毗鄰合徐、連霍高速,交通極為便利,山清水秀,物產豐美,素有...
基本概況 資源特產 風景名勝 名村之窗 黨建工作 -
甲尻魚
甲尻魚:俗名皇帝神仙、帝王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種體長卵形。
簡單介紹 特徵 不同種類 雙棘甲尻魚 二色甲尻魚 -
楊林溝鎮
楊林溝鎮國土面積67.7平方公里,下轄30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委員會,總人口39587人。境內氣候適宜,土壤肥沃,物產豐富,以糧、棉、油而著稱,是“湖北省...
鄉鎮簡況 鄉鎮經濟 鄉鎮建設 教育理念 樂於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