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海軍情報官歐尼爾(戴米·摩爾飾),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特等兵,但卻礙於性別歧視而無法實現其願望。在此同時,參議員狄海雯為了要吸引媒體及贏得選票,於是假藉維護女權之名,大肆呼籲海軍應改變女兵不能參戰的政策。老謀深算的狄海雯更以海軍部長的人選同意權作為政治籌碼,與海軍單位達成秘密協定,在眾多人選人挑上歐尼爾,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參加海軍特種部隊“海豹特遣小組”訓練的女軍官。“海豹特遣小組”是個以非人訓練出名的單位,退訓率達到六成,不論海軍或狄海雯都不認為歐尼爾可以通過這項魔鬼訓練。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歐尼爾不僅通過考驗,還在一次演訓中,獲得男性同胞的尊敬。但狄海雯並不願見歐尼爾通過訓練,是以誣陷歐尼爾為同性戀而迫其退訓。後因男友之助,歐尼爾獲悉海軍與狄海雯的政治勾結,並以揭發威脅,迫使狄海雯與海軍讓其重返特遣小組。最後,在一次實戰任務中,歐尼爾以其膽大心細的判斷,不僅順利達成任務,更因解救特遣小組的總教練而消除他對女性的歧視,當然歐尼爾也得償夙願,通過訓練。演職員表
演員表
演員 | 飾演 |
黛咪·摩爾 | 歐尼爾 |
維果·莫特森 | 約翰·詹姆斯·厄蓋爾 |
詹姆斯·卡維澤 | 'Slov'Slovnik |
傑森·貝吉 | Royce |
約翰·麥可·辛吉斯 | ChiefofStaff |
安妮·班克羅夫特 | 狄海雯 |
摩里斯·切斯塔特 | McCool |
斯科特·威爾森 | C.O.Salem |
DanielvonBargen | TheodoreHayes |
職員表
製作人 | 黛咪·摩爾、雷德利·斯科特、Danielle Alexandra、Julie Bergman Sender、羅傑·伯恩鮑姆 |
導演 | 雷德利·斯科特 |
副導演(助理) | J. David Brightbill、Hugh Johnson、Terry Needham、Darin Rivetti、Adam Somner、Chris Surgent |
編劇 | 大衛·杜西、Danielle Alexandra |
攝影 | Hugh Johnson |
配樂 | 特沃·瓊斯 |
剪輯 | Pietro Scalia |
選角導演 | Louis DiGiaimo、Brett Goldstein |
藝術指導 | 阿瑟·馬克斯 |
美術設計 | Richard L. Johnson |
服裝設計 | Marilyn Vance |
布景師 | Cindy Carr |
角色介紹
歐尼爾 演員黛咪·摩爾 美國海軍陸戰隊精銳部隊的一名女兵,堪稱女漢子,巾幗不讓鬚眉,她參加海軍特種部隊的魔鬼訓練,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不僅大有通過考驗之勢,並在一次演訓中,以其堅忍不屈的精神,獲得男性同胞的尊敬。 | |
狄海雯 演員安妮·班克羅夫特 一名老謀深算的參議員,為了要吸引媒體及贏得選票,於是假藉維護女權之名,呼籲海軍應改變女兵不能參戰的政策。狄海雯更以海軍部長的人選同意權作為政治籌碼,與海軍單位達成秘密協定。歐尼爾獲悉海軍與狄海雯的政治勾結,並以揭發威脅,迫使狄海雯與海軍讓其重返特遣小組。 | |
約翰·詹姆斯·厄蓋爾 演員維果·莫特森 特種部隊的指揮長,以嚴酷著稱,對學員要求非常苛刻,他執行一項訓練計畫,以非人的方式訓練士兵,讓部下十分敬畏。剛開始,他對新入特種部隊的歐尼爾很是不屑,但是歐尼爾用行動贏得了他的認同和尊敬,最後他親自把入伍勳章發到歐尼爾手上。 | |
幕後花絮
花絮負責為該片挑選演員的特技人菲爾·尼爾森,之前在美海軍陸戰隊的偵察部隊服役。
出演該片的男演員都要接受一系列體能訓練和測試,其中包括短跑、長跑、400碼游泳、30碼潛水、幾百次仰臥起坐、伏地挺身和蹲跳等。
在酒吧中有兩個女孩分別叫塞爾瑪和路易絲,是在暗指雷德利·斯科特在1991年執導的《末路狂花》。
據雷德利·斯科特介紹,山姆·洛克威爾原定出演該片,並進行了彩排,但他後來患病加上彩排時負傷,只好被別人取代。
製片方曾拍攝出兩個結尾,在另外的結局中,歐尼爾為解救指揮官而陣亡。
穿幫鏡頭
接近結尾時,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前來支援,可以發現一架直升機的火箭發射槽已經沒有火箭,而在後來的畫面中,同一架直升機卻在發射火箭。
獲獎記錄
活動 | 時間 | 獎項 | 接收 | 結果 |
---|---|---|---|---|
第七屆MTV電影獎 | 1998年 | 最佳打鬥場面 | 黛咪·摩爾、維果·莫特森 | 提名 |
製作發行
上映日期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 | 1997年8月22日 | 黎巴嫩 | 1997年8月22日 | 義大利 | 1997年10月3日 |
科威特 | 1997年10月8日 | 韓國 | 1997年10月18日 | 澳大利亞 | 1997年10月23日 |
新加坡 | 1997年10月23日 | 香港 | 1997年10月23日 | 西班牙 | 1997年10月29日 |
阿聯 | 1997年11月6日 | 丹麥 | 1997年11月7日 | 巴西 | 1997年11月7日 |
英國 | 1997年11月14日 | 墨西哥 | 1997年11月14日 | 瑞典 | 1997年11月21日 |
紐西蘭 | 1997年12月4日 | 挪威 | 1997年12月5日 | 葡萄牙 | 1997年12月12日 |
冰島 | 1997年12月18日 | 荷蘭 | 1998年1月29日 | 日本 | 1998年1月31日 |
波蘭 | 1998年2月6日 | 比利時 | 1998年2月25日 | 德國 | 1998年2月26日 |
法國 | 1998年3月4日 | 斯洛伐克 | 1998年4月2日 | 芬蘭 | 1998年5月1日 |
製作公司 | 發行公司 | |
---|---|---|
Caravan Pictures | Gativideo | 博偉電影公司 |
First Independent Films | 博偉國際 | Filmes Lusomundo |
Hollywood Pictures | Herald Film Company | Hollywood Pictures Home Video |
Largo Entertainment | Finnkino Oy | Abril Vídeo |
Scott Free Productions |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Spain S.A. | Buena Vista Home Entertainment |
Moving Pictures |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ermany) GmbH | |
Trap-Two-Zero Productions Inc | Gaumont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GBVI) |
影片評價
該片的女權主義色彩非常明顯,賦予了黛米·摩爾能夠充分發揮的平台,讓觀影者感受到真實的勇氣,在一部動作電影中可找到很多有意義的東西。黛米·摩爾可能不是一個偉大的演員,但是她在該片中的表現卻無可挑剔。但是該片刻意宣傳的痕跡也比較明顯,尤其是導演安排了一場利比亞軍事衝突的戲份,使整體劇情顯得有些混亂。不過整體而言,該片很勵志,是一部振奮人心的史詩片,歌頌了當代女性。(《娛樂周刊》評)該片是一部帶有政治色彩的電影,影片中訓練過程真實。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的手法像紀錄片一樣寫實,說教味明顯。黛米·摩爾完全融入了角色,表現不負眾望。(影評人羅傑·埃伯特評)
這部電影非常有意義,也很有趣。導演雷德利·斯科特非常適合這類女英雄題材的影片。黛米·摩爾也不負眾望,成功塑造了一個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女軍人。(slate評)
《魔鬼女大兵》是一部充滿活力,快節奏的電影,充滿了令人振奮的情節。導演雷德利·斯科特精心打造了一部娛樂價值尚可的動作片。身材健美的黛米·摩爾有著動作片女主角的身體素質,她也足夠努力,但是她在該片裡表現出的個性過於明顯,有些喧賓奪主。不過黛米·摩爾的表演也足以引起觀眾的共鳴,觀影者也會為女主人公的成功而歡呼雀躍,這就是該片的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