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從19世紀科學家們發現恐龍化石開始,就不斷有恐龍並未完全絕種的傳聞。1910年,在中非的剛果,當地人宣稱在沼澤里看見了遠古遺留的生物,
他們把它叫做Mokele-Mbembe。見過Mokele-Mbembe的人描述說,它的體形有點像大象,不過有長長的脖子和尾巴。據說它棲息在剛果河流域的沼澤里,一般躲在水底,只有搬遷和覓食的時候例外。人們傳說Mokele-Mbembe特別討厭河馬,見一隻就殺一隻,也有人說它厭惡人類,經常用尾巴打翻船隻,還屠殺乘客。雖然史前的恐龍仍然在地球上生存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別忘了,在剛果河流域,還有很多至今沒有被人為破壞的地方,最古怪的是,從1910年到現在,目擊過Mokele-Mbembe的人不斷增加。
目擊
魔克拉姆邊貝的正確目擊時間並沒有明確的數字,俾格米人是在河上捕魚、划船時突然看見。當地人多半描述魔克拉姆邊貝身體龐大,脖子很長,頭像鱷魚,鼻孔還會噴氣;有些還有硬棘,可以把獨木舟撞翻。當地人說魔克拉姆邊貝是草食性。
儘管如此,很少有人說有看到魔克拉姆邊貝的全身,看到的時機多半是天色昏暗看不清楚、躲在水裡、看到拔腿就逃等,這點加深批評人士對魔克拉姆邊貝是謊言、傳說、誤認的看法。
記錄
關於Mokele-mbembe最早的文字記錄出自一位法國傳教士Lievain Bonaventure,他在1776年的一部關於當地生物的書中寫到:他曾經見過一些巨大的腳印,每個都大約有三英尺長。1859年另一位傳教士 Thomas則從當地人口中得知,他們曾經有人在釣魚時獵殺過一隻Mokele-mbembe並且吃了它的肉,但可能是因為肉里有毒,吃過肉的人不久都暴斃了。1913年,一位德國船長Freiherr von Stein zu Lausnitz在當時為德國殖民地的喀麥隆作了調查,他在報告中是這樣描述Mokele-mbembe的:
這種動物據說皮膚是灰褐色的而且很光滑,大小大概和象相當,至少不會小過河馬。它有著一個長而靈活的脖子,聽說頭上還有一個角。它會殺死那些攻擊它的人類,但不會吃人,因為它是吃素的。我甚至還在 Ssombo河附近見到了據說是這種動物留下的路徑,但我並不能確定,因為這裡的大型動物太多了。
調查研究
1976年,爬蟲學家James H. Powell與生物學家Roy P. Mackal開始了對Mokele-mbembe的搜尋,得到了當地關於此動物的傳說及它食物來源的資訊。他們找到一位聲稱目擊過怪物的當地人,將一些動物圖片交給那個人辨識,得到的答案是梁龍最為接近他所見到的動物。3年後兩位學者又一次來到非洲進行進一步的調查,得到了另外一些傳說資料。1980年兩人的第三次探險甚至還親身到達了泰萊湖附近,這次他們找到了更多的目擊者,從這些人的描述中得到了怪物的大致形狀:這傢伙有15至30英尺長,蛇一樣的頭和脖子,長尾巴,身體像河馬,是蜥腳類動物。次年,他們公布了調查結果並否定了鱷魚與河馬的可能。1988年日本的早稻田大學探險隊也對此事件進行過調查而無功而返。
關於Mokele-mbembe的真面目,最廣泛的一種說法就是蜥腳類恐龍。其他的說法有:犀牛、大象、鱷魚和蟒蛇等,
推論
魔克拉-姆邊貝有可能是非洲森林象被誤認,大象潛入水中渡河時,背部、鼻子露出水面,鼻子從遠處看被認為是魔克拉姆邊貝的脖子,大象也會在水中呼叫其他同伴,這個聲音被當作是怪物的叫聲,這個說法目前是最普及的解釋。另外,鱷魚、蟒蛇也有被誤看的可能。
較牽強的說法是,魔克拉-姆邊貝是尚未絕種的恐龍。長脖子的恐龍中最符合的就是腕龍,喀麥隆北部從出土過類似腕龍的化石,但小了一號,有些科學家將它稱為歐羅巴龍,認為它是腕龍在島嶼上的獨立分割物種,因為沒有滅絕所以潛藏在森林中因而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相關節目
國家地理頻道的怪物獵人節目曾以“非洲沼澤怪物”為主題尋找魔克拉姆邊貝,但沒有結果。主持人在節目尾聲表示魔克拉-姆邊貝可能是非洲森林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