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鬥雞台遺址](/img/2/bec/nBnauM3XxYDN1IDO0QTMykzN4QTM0ETO3YDM0QTNwAzMxAzL0E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972年出土費敏父鼎,該鼎通高26、口徑25、腹深10.5厘米。口微斂,雙直耳,下接三獸形足。腹中偏上部有一道突出的箍形圈飾,將腹部紋飾一分為二,上部飾獸體捲曲紋,下部飾龍紋。該鼎紋飾線條清晰,鑄造精細。費敏父鼎腹內鑄有銘文三行,共十六字,大意是費國敏父為女兒孟姒作陪嫁的寶鼎,讓她永傳萬年,子子孫孫用享。
1985年4月17日,鬥雞台遺址被公布為濟寧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鬥雞台遺址位於嶧山鎮稻窪村東南2公里處,南部緊靠嶧山,為周代遺址。因傳說此處是當年邾國王親國戚鬥雞取樂之地,故稱“鬥雞台”。
鬥雞台文化,是淮河流域的考古文化。壽縣鬥雞台遺址所出陶器如附加堆紋花邊罐、雞冠耳盆或甑、錐足鬲、箍狀堆紋鼎、寬肩瓮等,都與中原夏文化的同類,標誌著文明進...
鬥雞生存的年代可不短,它是我國古老的雞種之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它也被民眾親切地稱作打雞、喚雞、咬雞、軍雞, 在國外則被叫做英雄雞,主要的用途是觀...
都吉台遺址位於石橋子鎮都吉台村東南一處高台上。遺址西、北緊靠村民住房, 有一部分已為住房所壓,東、南靠荊河。南北長103米,東西寬72米,總面積7416平方米。
遺址結構 出土文物在諸城市區北25公里渠河與荊河匯流處,有一名叫都吉台的村莊,村東有一高台,名曰“鬥雞台”,相傳為春秋時魯大夫季孫意如與後惡鬥雞之處,村名因台名諧音而得。...
簡介 歷史背景 來源考證都吉台村在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區北26公里處的石橋子鎮,北鄰渠河,荊河由南往北瀕渠河,兩河相匯,三面環水。全村650戶,2300多口人,黨員104人。耕地...
發展歷史 發展前景壽縣鬥雞台遺址文化層有8個層次,分別屬商、周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 六安縣謝後墩遺址屬二里崗文化早商時期。 同時在六安、壽縣、舒城等地遺址中還發現不少印紋...
閼伯台,古稱商丘,民間稱火星台、火神台,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商丘古城西南3里處,是距今4500多年的一處觀星台遺址,它比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在洛陽建的靈台...
歷史沿革 建築來源 建築布局 文化傳說 民俗活動文亭山,又稱“雲亭山”,位於成武縣城西北500米,四周均為窪地。 經鏟探得知,該遺址南北長191.5米,東西寬125米,總面積23938平方米。 地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