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鬥文是全鎮第二大村,耕地2620畝,屬輕粘壤土。主種水稻、黃麻、甘茨、花生。歷史多旱澇災害。建國後經興修安揭引韓水札開鑿排澇南溪,並經三年奮鬥,搬埔6個,填池20多個,排灌方便,作物旱澇保收。村辦企業有糧食加工廠、熱麻加工場、抽紗場、貝灰廠。名產紙牌,為中下村傳統手工藝,土地改革後因政府禁產停業。
1926年,中國共產黨曾派人在該鄉組織農會(稱赤派)設會址於呂厝祠。1927年春,農會在呂厝祠前建立農貿市場,成為樂橋、井裡、桃李隴、大亭等參加農會鄉村的集市之地。1941年日寇進駐膠柏村及斗文下村,於下村西建炮樓,劃防線禁區,仙家,黃傘,新盧三村房屋多披拆毀建築炮樓,民多逃往異鄉。1945年日寇投降後,村民始回鄉重建家團。
鬥文清代有4個書齋,辦5所私塾學堂,建國前並為私立鬥文國小,學生百餘人。建國後改為鬥文中心國小。華僑700多人,多居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香港,澳門等地。近年來先後捐資3.6萬元,為家鄉修建學校、道路、祠堂等。本村清代乾隆年間建的雨仙爺廟聞名遠近。
鳳隴村,俗稱田下村。位於鬥文北0.6公里處,距鎮政府西2公里。
膠柏襯,俗稱膠柏盧。位於鬥文村北0.7公里處,距鎮政府西1.5公里。膠柏為傳統手工藝,有二百多年的生產歷史, 故以此名村。先民於南宋嘉定三年由福建九龍江遷此。
黃傘村,舊稱曲尺池,新溪仔,位鬥文西南一公里處,距鎮政府西南2.5公里。土改時劃屬井裡鄉,1953年夏劃為鬥文轄村。
仙家村,俗稱山家盧,南末嘉定三年創村。位鬥文西南一公里處,距鎮政府3公里。建國初屬井裡鄉,1953年後劃屬鬥文。編草鞋為傳統手工副業,有200多年歷史,由於現代工業發達而停產。
新盧村,位鬥文西1公里處,距鎮政府2.5公里。因姓盧,從仙家村遷創至此,故稱新盧。
自然資源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5.畝,人均耕地1.67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6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69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畝,荒山荒地139畝,其他面積40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6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9戶飲用井水。有9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戶。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0公里。全村共擁有機車2輛。全村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9 畝。該村到2006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0.3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3萬元,占總收入的29.55%;畜牧業收入7.02萬元,占總收入的32.9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5頭,肉牛15頭,肉羊50頭);林業收入6.2萬元,占總收入的29.08%;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4.69%。農民人均純收入1695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占勞動力的34.48%),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2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食、烤菸、核桃、茶葉,主要銷售往省內。2006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8.14%。該村發展花椒特色產業,計畫發展花椒產業。人口衛生
該村有農戶9戶,鄉村人口29人,其中男性15人,女性14人。其中農業人口29人,勞動力15人。該村農戶全部為彝族。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5人,享受低保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該村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8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9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