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北伐戰爭末期(1928年),高鳳山隨兄長流浪到北平。被天橋八大怪之一的數來寶藝人曹德奎表演吸引,希望拜曹為師卻遭拒絕。幾經波折,曹德奎終於默認了高鳳山跟從,但從不教他如何表演曲藝。無奈下,高鳳山卻趁師傅在天橋撂地表演時偷有學藝。
刻苦又好鑽研的高鳳山在練習中發現數來寶的傳統單跪式表演即在人格上遭受侮辱又嚴重限制了藝術本身的表現力,於是冒著被同行排擠和失去飯碗的危險,勇敢的站起來表演,由此結束了數來寶藝人那祖祖輩輩被屈辱的表演歷史。這一冒險創立的表演方式受到了民眾的廣泛認可和歡迎越來越多的人請他去表演、唱堂會。這一改變不僅更利於表演,引來一片叫好,也讓高鳳山在天橋藝人中立穩腳跟。眼看高鳳山小有名氣,曹德奎心有不甘,二人發生衝突,曹德奎將高鳳山趕出家門。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始重視文化藝術工作,並受邀與當時知名的街頭藝人一起到中南海演出,高鳳山的表演更是得到了毛主席和周總理大加讚揚。從水深火熱中掙扎出來的高鳳山飽嘗黃連知蜜甜,他以樸素的階級感情投入到了火熱的新生活中,積極推進“北京相聲改進小組”工作。他積極編演新曲目,專攻快板書、數來寶,除了參與演出、出書,還專心從事教學工作,尤其擅長因材施教,桃李遍天下。1993年夏,高鳳山帶著對曲藝工作的無限留戀和對親人的不捨離開了人世,離開了他此生鍾愛的舞台。他的曲藝作品,他的教學精神無疑是我國浩瀚藝術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曲藝界的瑰寶,至今影響世人。
演員
高鳳山——程磊
幼年高鳳山——胡世群
少年高鳳山——朱宣穎
王玉珍——穆思宇
曹德奎——趙洪紀
趙寶勝——張偉
高立山——安子元
孫闊雲——梁厚民
乾兒郎——楊晶
曹妻——楊萍
王汝川——鄭思傑
崔老太——郭程程
李學廣——馮紹寧
陸主任——韓振國
客棧老闆——李寶國
萬管家——劉岩
徐大媽——曾艷
陳醫生——易敏群
曾國成——李赫
羅 兵——魏鵬
高雙喜——姜帝丞
高雙喜(大)——張建業
高聯合——姜帝丞
高迎春——李姿瀚
職員表
策 劃——暮秋
編 劇——暮秋 何為 蘇素
導 演——趙洪紀
執行導演——周閣
演員統籌——曾艷
場 記——候玲
統 籌——王剛
製片主任——曹陽
曲藝顧問——梁厚民
語言顧問——張偉
文字統籌——何為
現場製片——楊明
場 務——楊文博 梁宏
生活製片——王錫彬
美 術——楊鑫
道具組長——李超
現場道具——高海明 肖時桃
陳設道具——任建輝 彭玉凱
木工製作——孫道建
攝 影——董亞超
攝影助理——邵雨來 張博
跟機員——石蒙
燈 光——邵磊
燈光助理——邵紅旗 劉金鵬 郭孬 高鵬飛 彭雲磊
錄 音——蘇海峰
錄音助理——張銀風 郭金源
服裝組長——張愛華
服 裝——王冠慶 趙弘宇
化 妝——孫寒凝 喬木
司 機——曲松林 閆明亮 董磊 劉偉
創作背景
紀念快板大師高鳳山先生逝世20周年,弘揚傳統曲藝。
時間表
2012年11月初,形成拍攝影片的初步創意,旨在紀念高鳳山逝世二十周年,弘揚曲藝精神。
2012年11月底形成第一版大綱並反覆修改
2013年1月通過廣電總局審批
2013年1月-3月間得到李金斗、石富寬、梁厚民等著名曲藝大家全力支持與協助
2013年3月底劇本正式定稿
2013年3月底,建組開始確定主創、招募演員
2013年4月轉場懷柔影視基地籌備
2013年4月20日,全體主創拜謁高鳳山陵墓
2013年4月21日,正式開機
2013年5月3日,封鏡進入後期製作
出品單位
北京金億乾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