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高驤雲(1796—1861),原名鈺山,字逸帆,號鑑湖逸客,浙江山陰縣(今紹興縣)安昌西橫湖人。清道光元年(1821年)舉人,道光末鹹豐間歷任河北密雲、薊州、保定、良鄉、懷柔、房山等七州縣父母官,為官清廉,政績卓著。鹹豐十一年(1861)客死房山。道光二十年編撰《安昌志》。
生平
高驤雲於嘉慶元年(1796)生,鹹豐十年(1860)春尚在世(但自敘該時已“臥病房山寓廬”)。道光元年(1821)舉人。
高驤云為官半生,始於七品銜,終於芝麻官。但位卑怯能盡職,居官間始終體恤下情,勤廉為民,教化愚昧,導以開明,政績卓著。在官場之風極為腐敗的清末,高氏乃為數不多的勤廉之吏。
鹹豐三年(1853)春,高驤雲到任保定,其時該縣南北窪地皆因去秋堤潰而淹於水中,民生困苦。為修復堤壩,高氏上書府台力勸相臨各邑一同開工,以利救災,並就關鍵的工費之難承諾:“卑職捐給飯食勸令合力助工”。
鹹豐(1851-1861)年間,高驤雲任房山縣知縣。他上任後,一改舊衙之風,常常是單人獨騎,親自深入鄉間,察訪民風民情。房山雖地處京畿,但因西北多山,百姓深居簡出,故村民多不讀書,知識貧乏,且孤陋寡聞,歷屆地方官員又多認為當地教育應從長考慮,因此對教育的重視也就無從談起。高驤雲則主張知識的傳授與教育,在任期間,積極倡辦教育,百姓深得其惠。
高驤雲上任伊始,便開始著手編著縣誌。他摒棄歷代修志前後相襲而很少實地考察的固習,親自訪查,足跡遍布於域內窮鄉僻壤、河川峻岭,親錄親記。在考察地理的同時,還就境內的諸多名勝古蹟進行了實地考證。他所編著的《房山志料》,是明清時期僅見的一部房山西部山區的專輯志料,儘管不是一部系統的志書,但補前代縣誌之不足,專門對房山西部山區的山川脈絡、里居遠近分條縷析,兼作考訂,並繪嶺西、山後等圖,堪稱一部彌補舊志空白的山區志料專輯。光緒《順天府志》稱其為“最為有用之書”。
鹹豐七年(1857),房山蝗災擾境過半。高驤雲面對蜂擁而來的蝗蟲災害,立即組織鄉民積極行動起來,採用各種辦法捕殺飛蝗。他日夜督捕,風餐露宿,憂形於色。有人散布謠言,稱“蝗災是天神所為,越捕越厲害,不如向神祈禱。”高驤雲聞知後及時糾正,據理力駁。他不惜傾數年為官積蓄,出資千餘,懸賞捉捕,在房山城南設場,論斤收買,不到10日,得蟲20餘石。當蝗災降臨之際,高驤雲破除迷信,不遺餘力,採用人工滅蝗,有效地遏制了蝗災蔓延,這在當時的時代,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高驤雲任房山縣知事連續十年,善政廉潔,兩袖清寒,離任後閒居房山。鹹豐十一年八月十三日,逸凡以微疾卒於都下梓潼廟,年僅六十有六。死後家貧不能葬,仗著縣人及親友資助,才得以安葬於房山的北尚樂村。清代著名文人宗稷辰為之撰墓志銘。
著書
更為難得的是高氏還是一位好學不倦、著述頗豐的學者。道光二十年(1840年)撰著《安昌志》,是為紹興歷史上第一部鄉鎮志。道光二十五年著《仰止編》三卷,利用是時所及之史料及曆法對孔孟等聖人生卒一一考訂。道光二十六年著《說性》一卷,對朱子“天理〉人性”之說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評價。道光二十九年著《雜著》一卷,其內容為筆記性質的所見所聞、讀書感想等。鹹豐四年(1854)著《可也簡廬筆記》一卷,其內容似高氏為多年失修的保定縣誌所纂寫的有關地理、水利等文章。鹹豐六年,著《孟子外書》四卷及《養恬齋筆記》一卷,前者為對湮沒多年之《孟子外編》進行的編校考訂,後者為覆職房山時的見聞及工作隨筆。鹹豐九年,著有《津河客集》一卷,內容似為記錄與直隸北部相關的先賢名儒、名臣、循吏之事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