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由臨猗縣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於1986年編纂的《臨猗縣地名志》上記載,高頭村原名武陽村,隋末竇建德率軍建都於此,稱竇夏王,此地改名為武陽城。唐太宗李世民征服竇建德後,因此地地勢較高,改為高頭李村,後簡稱為高頭村。
竇建德建的武陽城,相傳有九門九關,清末時,南門遺址尚有“武陽復興”的字樣,為元代修葺。上世紀五十年代,村子周圍有殘缺的城牆,“武陽復興”幾個字依稀可見。
如今這個村被外人所知的村名就是“高頭”村,但是高頭村的先人們留下一個傳說,李世民賜名該村為“高頭李村”。這個村名就當一個故事傳說,從唐代流傳至今。
如今印證高頭村村名的金代碑,名為《勅賜洪教禪院》,記載了僧人智通和尚募捐在高頭村建立洪教禪院的經過。開頭說:“尚書禮部牒 河中府猗氏縣高頭李村僧智通。李均狀納錢壹佰貫,買到本村僧院許所舍一十九間,空名勅牒乞書填作洪教禪院者”,時間記載為“大定十四年歲次,午二月戌朔望後三日”。
從碑文中知道,金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有一位名叫智通的僧人,籌集錢財,在猗氏縣高頭李村買了一座僧院,有19間房屋。
碑文字數粗略估計千字左右,詳細記述了智通和尚建立洪教禪院的經過。記者採訪時,此碑重新被村民發現僅6天,因沒有拓片,碑文沒有被詳細解讀。
生活
高頭村村風素樸,村民忠厚誠實,熱情好客,土地肥沃,涑水河畔從我們村北繞村而過。在生產責任制前,主產作物小麥,畝產就達450公斤以上,棉花產量在120斤以上,鄉領導因棉花產量位居全市最高,鄉黨委書記廉文斌曾因棉花管理及高產,參加了全國召開的棉花工作會議。並且,在歷史上我們村以種植蔬菜,馳名全縣。生產責任制後,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好政策及各級政府領導的支持指導下,我們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具大變化,經濟收入快速提升,人均生活水平達四千餘元,人們的生活理念發生了質的轉變,調產結構,快速到位,經濟收入目前更為可觀:
一、小雜果面積500畝,均以10年樹齡的盛果期,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200萬餘元。
二、酥梨面積1500餘畝,均以十五年樹齡的優質酥梨盛產期,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600萬元。
三、高頭村2520口人,在歷史上就以四鄉八廟會推銷蔬菜馳名,更以因土地面積較少,外出經商人員較多,特別是近20年來,我們村每年外出經商、務工人員達600人以上,每年給村民增加收入600萬元以上,據不完全統計,百萬元的戶有7戶,30萬元的20戶,10萬元年收入的戶每年達100戶以上,已有80餘戶,在北京、上海、太原、西安、運城等市購買了單元樓或小別墅,家用小汽車90多輛,電腦用戶,占全村總戶數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地理位置
高頭村地處楚侯鄉東北角,與鹽湖區域的寨里村相毗鄰,北至西張岳的柏油大道,通村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共有八個居民組,600餘戶人家,2520口人,村黨支部共有黨員54名,擁有耕地3660畝,16眼深井機泵,水利灌溉面積百分之百,主要種植小麥、棉花、小雜糧、小雜果,尤其是酥梨面積達1800餘畝,是我們高頭村村民經濟收入的經濟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