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點
高蓋山得名於有如寶蓋浮空,又因山上常有紫雲覆蓋,又名紫蓋山。山有仙公殿、水簾洞、一線天、霖雨潭、飛升台、放雲峰、玉華峰、紫蓋峰、龜石、螺泉等10多處景點。自古便有“八閩西嶽”的美稱。農田溪水環繞,疊嶺霖煙,絕壁懸泉。古洞清幽,奇峰環繞。“高蓋十勝”久負盛名。
名山室
名山室由5個大小不等的自然岩洞構成,始建於唐文德元年(公元888年),原名高蓋名山院。五代後唐天成年間(公元927年-930年)閩王王延鈞賜額為“名山室”,沿用至今。宋元至明清、民國時期屢有修建和興廢,至今仍留存許多宋元原物。名山室由南向北,在岩洞中建木構建築,由主體、東室(靈龜洞)、西室(金水洞、觀音洞)等組成。東室保存有一組石窟像藝術,其雕刻內容有“太子捨身飼虎”等佛教故事,其中一幅七比丘圖,疑為宋代的白蓮教七祖圖。金水洞內有一宋代原構祖師殿。觀音洞內有一宋代青石構小殿,供有一尊宋代青石觀音坐像,此外名山室還保留許多宋元時期須彌座、經幢、香爐以及各時期摩崖石刻等。
妙峰寺
步入山門,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圓形噴水池,綴以彩色燈光,如吐珠噴玉,美妙絕倫。噴水池周圍白玉蘭樹亭亭如蓋,濃香撲鼻。沿著白玉蘭樹,拾階而上,二三十分鐘即來到妙峰禪寺。《福建通志》載:“妙峰院,在仁豐里。”《三山志》云:“宋建隆元年(960年)置,院在妙峰山之巔,故以為名。”
其實,妙峰寺原名高蓋院,始建於唐鹹通七年(866年),原占地0.2公頃多,極盛時,有僧眾百餘人。明代遭火災,寺宇被焚毀。清代在原址背後重建寺宇,改名為妙峰寺。現存的妙峰寺由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等殿堂組成。占地面積2048平方米,朝向東北。四周茂林修竹,濃蔭匝地。寺院內外,玉蘭飄香;山崗上下,桔園掛紅。柑桔園邊有發掘的一口宋代古井,井邊還有兩個鑿造於宋紹十五年(1145年)的滌盆。寺前有4座9層石塔。
地理環境
高蓋山位於福州市倉山區倉前山的南面,海拔202.6米。高蓋山左與鼓山遙遠相望,右與走馬山相毗鄰,南側山麓即福州義序機場。
歷史傳說
閩言有“一旗二鼓三高蓋”,山上有三峰九島,上有仙壇,絕頂有池曰青龍,俗名天池,有峰曰徐女峰,有溪曰桃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