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img/7/23c/nBnauM3XzQDO2kDM1MDN5kzM0MTM5UTOzIDMwADMwAjMxAzLzQzL3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編輯推薦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研究和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有實效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使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真正培養出知識經濟社會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技能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從對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調查、分析入手,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目錄
第一章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概述
第一節 人才培養模式
一、模式
二、人才培養模式
三、人才培養模式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第二節 高等職業教育
一、我國高等職業教育
二、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應把握的思想觀念
第二章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歷史沿革、現狀與問題
第一節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歷史沿革
一、清朝末年實業學堂的人才培養
二、民國政府時期專門學校和實業學校的人才培養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四、改革開放後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第二節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現狀
一、學科本位模式向能力本位模式轉變
二、人才培養模式呈現出多樣性發展趨勢
三、學歷教育制度向雙證書制度轉變
第三節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類型及典型案例
一、產學研結合人才培養模式
二、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四、雙證書制人才培養模式
第四節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教育工作不到位
二、人才培養定位不夠準確
三、為地區經濟發展服務的力度不夠
四、人文關懷體現不夠
五、生源整體素質偏低,起點不一
六、師資隊伍力量還較薄弱
七、教育質量不高,就業渠道不暢
八、質量評價方式有待完善
第三章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國際比較
第一節 國外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一、美國高等職業教育
二、加拿大高等職業教育
三、澳大利亞高等職業教育
四、德國高等職業教育
五、新加坡高等職業教育
六、英國高等職業救育
第二節 國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幾種典型模式
一、英國的BTEc模式
二、澳大利亞的TAFE模式
三、新加坡的“教學工廠”模式
四、加拿大、美國的CBE模式
五、德國的雙元制模式
第三節 國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相同之處
一、體現了以學生(受訓者)為主體的思想
二、培養目標以職業能力為本位
三、注重實踐
四、注重校內外教育資源的整合
五、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
第四節 國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同之處
一、產生背景不相同
二、理論基礎不相同
三、課程模式不相同
四、培養途徑不相同
五、評價方法不相同
第五節 國外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趨勢
一、注重吸納新的教育理念、開放度愈來愈強
二、更加重視能力本位模式
三、由單一模式向多種模式融合發展
四、從注重“教”轉向注重“教”與“學”並行
五、注重培養模式本身的可操作性
六、從注重知識、技能的發展到注重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提高
第四章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及人才素質的需求
第一節 經濟社會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一、經濟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係
二、科技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關係
三、市場機制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四、文化發展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
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二、我國政治發展趨勢¨
三、我國科技發展趨勢
四、我國文化發展趨勢
第三節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需求
一、人才
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的需求
第四節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素質的要求
一、素質及人才素質
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素質的要求
第五章 新時期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
第一節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建構的理論基礎
一、社會發展決定論——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必須為社會發展服務
二、教育發展規律論——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必須遵循高等職業教育規律
三、人的全面發展需求論-一人才培養模式的建構必須滿足人的全面發展需求
第二節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建構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人才培養目標與人才需求目標相適應的原則
二、堅持人才培養內容與技術發展狀況相適應的原則
三、堅持人才培養方式與學生充分發展相適應的原則
四、堅持人才培養手段與職業崗位實際相適應的原則
第三節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建構的改革取向
一、培養目標從著眼“現在”向“現在與未來並重”拓展
二、專業設定從服務行業部門向服務區域經濟拓展
三、課程體系從主幹型向樹叢型拓展
四、教學內容從單一專業教育向與人文教育融合拓展
五、教學方式從傳統的口傳身授向套用現代信息技術轉變
六、教學理念從重視教師主導向注重學生主體轉變
第四節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建構的主要類型
一、多元目標引導型
二、彈性學制型
三、過程探索型
四、雙元主體型
第六章 加速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構建的對策措施
第一節 轉變教育觀念,準確定位職業技術教育
一、正確認識高等職業教育
二、正確定位高等職業教育
第二節 深化教學改革,構建新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一、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學設定專業
三、最佳化課程體系,改進教學環節
四、改革培養方式,分類教學,分流培養
五、實施動態管理,推行學分制下的彈性學制
六、加強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指導
第三節 重視師資隊伍,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
一、以終身教育理論作為職教師資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
二、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專兼職教師庫
三、借鑑先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師管理經驗,做好教師引進與進修
四、積極開展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特色的教師科研
五、改革高等職業教育教師職稱評審機制
六、建立開放的高等職業教育師資管理體制
第四節 堅持“雙證”並重,加快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建立和推廣
第五節 注重環境育人,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第六節 堅持為區域經濟服務思想,強化人才培養模式的特色與活力
第七節 堅持開門辦學,引入產學研結合模式
一、積極開門辦學,充分利用外部教育資源
二、引入產學研結合模式
第八節 推進相關配套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
一、拓展高等職業院校服務功能,增強高等職業教育自身活力
二、深化高等職業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模式
三、改革評價機制,引導培養模式發展
四、加大職教經費投入,保障改革需求
五、加強職業教育理論研究,增強培養模式改革的發展後勁
序言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是伴隨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而出現的一種新型的高等教育類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職業教育的龍頭。隨著“十五”期間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職業技術教育有了較快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的高級技術套用型人才。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保持社會穩定的“支撐點”,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的“主渠道”,提高勞動者素質的“大熔爐”,許多地方把高等職業教育稱之為地方經濟發展的秘密武器,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由於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發展相對滯後,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仍然存在著很大差距。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都十分重視職業技術教育,全國各地都在積極研究和探索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在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人才培養模式問題。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系統、全面的專門研究,有利於加速這一關鍵問題的解決,有利於加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為此,在雲南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的支持下,我們申報了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04年科研規劃項目“新時期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的支持和幫助下,經過兩年多的艱苦努力,較好地完成了研究項目,並撰寫了該書稿。
本書旨在研究和探索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有實效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使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真正培養出知識經濟社會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具有綜合職業能力和全面素質的高技能人才。本書從對高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全面調查、分析入手,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
文摘
四、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一)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與外延
從全國普通高等學校1995年開始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以來,逐步形成了多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概念,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種說法①:
第一種是目標方式說。認為人才培養模式是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和基本培養方式,它決定著高校人才的基本特徵,集中體現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
第二種是結構方式說。認為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人才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培養方案,它集中反映在人才培養計畫(教學計畫)上,包括專業培養目標、人才培養規格、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結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培養過程等。
第三種是綜合方式說。認為人才培養模式是培養目標、業務規格、培養過程、培養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綜合特徵或主要特點,人才培養模式是由人才培養的指導思想、目標、內容、方式、質量評價標準等要素所構成的相互協調的系統,是高等職業學校辦學思想、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的集中體現。
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養模式的共性,又具有其自身的個性。就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本質屬性而言,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導下,為實現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而採取的人才培養活動的組織樣式和運行方式。其內涵包括:
(1)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教育思想,凝聚著教育主體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主要包括高等職業教育主張、教育理論和教育學說等。
(2)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有明確目標的活動,以培養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套用型高級技術人才為目標,這一目標既體現了社會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依據。
(3)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所涉及到的人才培養活動,既包括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活動,也包括由學校設計並組織的校外教育教學活動。雖然教育教學活動的地點不同,但高等職業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教學方式、教學形式、運行機制以及非教學培養途徑等各方面的特殊性。 (4)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組織樣式和運行方式,人才培養是多要素參與的集體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