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株鵝觀草

高株鵝觀草

高株鵝觀草(學名:Roegneria altissima Keng),稈具鞘內分枝而叢生,堅硬,直立,具5-7節。葉片扁平,灰綠色,上面疏生細柔毛,下面平滑無毛,邊緣粗糙。穗狀花序直立或稍彎曲,小穗長含1-3小花;穎淡綠色或微帶紫色,質厚,長圓形;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黃綠色或帶紫色;內稃稍短於外稃,先端鈍圓或微凹。產四川、新疆。生於海拔3400米的松林內或1700米的草叢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高株鵝觀草高株鵝觀草

葉片扁平,灰綠色,長7-25(40)厘米,寬6-10毫米,上面疏生細柔毛,下面平滑無毛,邊緣粗糙。穗狀花序直立或稍彎曲,長15-18厘米;小穗長約11毫米,含1-3小花;穎淡綠色或微帶紫色,質厚,長圓形,先端銳尖,具5-7顯明的脈或第一穎具3脈,長5-6毫米;外稃長圓狀披針形,黃綠色或帶紫色,除基部及邊緣貼生短毛外余均無毛,上半部具5脈,第一外稃長約10毫米,先端具較粗壯而稍反曲的芒,芒長10-20毫米;內稃稍短於外稃,先端鈍圓或微凹。

產地

產四川、新疆。生於海拔3400米的松林內或1700米的草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察瓦龍。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在溫帶地區,如果採取春播或夏播,當年僅能形成基生葉叢,而不能抽穗結實,直至降霜後,地上部分枯死,其綠草期為96~132天。而生長2年以上的鵝觀草,一般於3月底或4月初返青,6月中旬開花,6月底或7月初果熟,10月初或中旬地上部分枯死,生育期為95~106天,青草期為199~208天。鵝觀草主要依靠種子繁殖。種子成熟比較一致,利於一次收穫,產種量高。種子發芽率高,一般均在90%以上;分櫱力比較強,據對生長2年以上的植株進行統計,一般每叢可分櫱15~25枝,最多有達36枝;每年收割2茬,最多不能超過3茬,每次收割的間隔時間為60天左右,據吉林省畜牧研究所報導,每次刈割後到新草萌發需7~11天;在分櫱期利用,一般3天即可再生。鵝觀草分布的生態幅比較寬,適應的降水範圍是400~1700毫米;它既可在砂質土上生長,也可在黏質土上定居,適應的土壤pH4.5~8;適應的絕對最低溫-30℃、絕對最高溫為35℃。

飼用價值孕穗前,莖葉柔嫩,馬、牛、羊、兔、鵝均喜食。抽穗後適口性下降。以利用青草期為宜,也可調製成乾草。鵝觀草也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