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放[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高放[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高放(1927年2月-2018年5月30日),原名高元浤,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著名學者、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受聘一級教授。 1993年以來,9本《高放文集》先後出版,分別為《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世界和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別史》、《縱覽世界風雲》、《高放政治學論萃》等。 2018年5月30日,高放因病去世,享年91歲。

人物經歷

1927年2月,高放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積極參加學生民主運動。

1947年6月,加入地下黨領導的民主青年同盟,任支部書記,在政治系學習。

1948年1月到晉冀魯豫解放區,改名高放,進入北方大學文教學院學習;7月,被選拔為研究生,攻讀馬列主義理論。

1949年3月隨華北大學遷到北京,調為華北大學二部學習助理員;1950年8月,調到新建立的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基礎教研室任教員,長期執教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科學社會主義、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等課程。1963年被評為副教授,併兼任系資料室主任。

1973-1978年人大停辦期間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執教。

高放 高放

復校後,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主持編寫《國際共 運史教學大綱》。1980年被評為全校先進工作者,擔任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1981年由國務院總理批准聘為全國第一批博士生導師,在人民大學建立全國第一個國際共運史博士點。

1982年出版約23萬字專著《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獲北京市優秀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同年開始主編《國際共運》雜誌。

1983年,被聘為教授,同年兼任國際政治系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教研室主任。1984年出版合譯的《第二國際史》第1卷。

1985年被任命為國務院學術委員會第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並被選為北京市國際共運史學會會長。

1986年,兼任國際政治與國際共運研究所所長,主編兩本國際共運史教程及《社會主義思想史》(1995年獲得國家教委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著作二等獎)。

1988年,當選中國政治制度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常務理事和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第一副會長;受國家教委委託主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要點》。

1989年主編《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概論》,後改名為《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新論》,並再次出版。

1990年主編教材《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2005年該書第三版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高校精品教材)。1994年被評為全校優秀研究生導師。

1995年,當選為中國國際共運史學會副會長。

1997年《世界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軌跡和根源》獲《新華文摘》首屆"我印象最深的文章"二等獎。

1993年以來,六家出版社先後出版《高放文集》9本,分別為《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世界和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別史》、《縱覽世界風雲》、《高放政治學論萃》、《政治學與政治體制改革》、《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心聲》、《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新論》、《治學風雨路漫漫》,總計400多萬字。改革開放以來,主編、合編、合譯、合著、專著共五十多部。

2003年《啟蒙助我成為學者》獲《光明日報》徵文一等獎。

2005年,獲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榮譽教授證書和金質獎章,並返聘繼續招收博士研究生。歷任中國和北京市國際共運史學會、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和北京市政治學行政學學會顧問,同時擔任《理論探討》、《理論參考》、《新視野》、《天津市委黨校學報》、《社會科學研究》等期刊顧問或編委。

2009年,被中國人民大學授予榮譽一級教授稱號,成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首批受聘或受頒一級教授的23名學者之一。

人物逝世

2018年5月30日13時26分,著名學者、政治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高放因病去世,享年91歲。

個人榮譽

高放教授參加過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等部門召開的多次討論會和座談會,就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問題提出建議;到28個省、市、自治區講過學;多次到美國、香港、台灣等地區考察、講學,參加國際性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被海外人士稱為“中國大陸傑出思想家”。1992年榮獲國務院頒發的"為發展高等教育做出突出貢獻"證書,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黃金時期的高放,成果卓著:培養了18名博士研究生,撰寫了300多篇文稿,先後出版5本文集、2本專著,合著、合譯、主編了30多部書稿,逾500萬字,可謂“著作等身”。被國內多部辭書稱為“共運史學家”、“政治學家”、“馬克思主義學家”、“社會主義學家”等。

主要作品

《社會主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社會主義思想史》、《"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教學要點》

《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概論》、《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世界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軌跡和根源》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在世界和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別史》、《縱覽世界風雲》

《高放政治學論萃》、《政治學與政治體制改革》、《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心聲》

《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新論》

《論我國過渡時期的工農聯盟》(1956)、《普列漢諾夫評傳》(合著, 1986)、《評第三次浪潮》(1988)、《社會主義大辭典》(主編,1989)。近年撰寫的有:《科學社會主義認識的三次飛躍和理論的三種形態》(1990)、《論世界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的演變》(1990)。撰寫論文近200篇。

外界評價

20多年來,高放開設過許多馬克思主義學習課程,在馬克思主義學、社會主義學、政治學、歷史學等學科領域探索新問題,提出新見解。高放用一句話22個字將馬克思主義簡明定義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科學”,後來又用更簡明的五個字把馬克思主義界定為“人的解放學”,引起很大反響。高放認為,“馬克思主義不僅有哲學、經濟學和社會主義學三個組成部分,而且還包括政治學、法學、軍事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化學、教育學、民族學等十幾個組成部分,相應的也有十幾個來源。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需要有這十幾門科學為它服務。”他還認為,“在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的科學體系中,最重要的是三大組成部分,其核心是科學社會主義,因為它比哲學更直接、比經濟學更全面。”

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高放教授長期致力於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政治學等領域問題的研究,以勤勉的治學精神,嚴謹的治學態度,創新的學術觀點,豐富的學術思想,在學術理論界享有很高聲譽,被學術界譽為“思想高度解放”的學者。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社會主義思想、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等領域的研究作出了卓越的學術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