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高帝求賢詔
蓋聞王者莫 高於周文 ,伯 者莫高於齊桓 ,皆待賢人而成名。今天下賢者智慧型 ,豈特 古之人乎?患在人主 不交故也,士奚由 進?今吾以天之靈 、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 。欲其長久,世世奉宗廟 亡絕 也。賢人已與我共平 之矣,而不與我共安利 之,可乎?賢人大夫,有肯從我游 者,吾能尊顯 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 意。御史大夫 昌 下 相國 ,相國酇侯 下諸侯王,御史中執法 下郡守 。其有 意 稱 明德 者,必身勸 為之駕,遣詣 相國府,署 行義年 。有而弗言,覺免 。年老癃 病,勿遣 。
注釋譯文
辭彙注釋
1、高帝:即漢高祖劉邦,字季,沛(今江蘇沛旦)人。西漢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06年至前195年在位。他繼承秦制,實行中央集權制度和重農抑商政策,發展農業生產,打擊商賈。他能知人善任,任人唯賢。
2、詔:詔書,皇帝的命令或文告。
3、莫:沒有什麼人,代詞。
4、周文:即周文王,姓姬,名昌,商紂時為西伯。在位五十年,國勢強盛。
5、伯:通“霸”,春秋時諸侯的盟主。
6、齊桓:即齊桓公。姓姜,名小白。他任用管仲,富國強兵,九合諸侯,成為春秋時第一個霸主。
7、智慧型:智謀與才能
8、豈特:豈獨,難道只。
9、人主:人君。
10、奚由:由奚,從哪裡。奚,何,哪裡。
11、靈:威靈,有保佑的意思。
12、以為一家:以天下為一家。以,介詞。“以”後省賓語“之”(天下)。
13、宗廟:奉祀祖先的廟堂。古時把帝王的宗廟當作國家的象徵。
14、亡絕:無窮。亡,通“無”。
15、平:平定。
16、安利:安養。
17、游:交遊,這裡有共事的意思。
18、尊顯:致人於尊貴顯赫的地位
19、朕(zhèn):我,我的。古時君臣都可稱“聯”,自秦始皇時起,專作皇帝自稱。
20、御史大夫:漢朝僅次於丞相的中央最高長宮之一。協助相國,掌管機要文書和監察事務。
21、昌:周昌,高祖功臣。
22、下:下達。
23、相國:即丞相,秉承皇帝旨意處理國家政事的最高行政長官。
24、酇(zàn)侯:指蕭何。
25、御史中執法:又稱御史中丞,地位僅次于于是大夫。這裡指諸侯國掌管監查、執法職務的長官。
26、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長官,即太守。
27、其有:如有。
28、意:美好的名聲。
29、稱(chèn):相符。
30、明德:美德。
31、身勸:親自往勸出仕。
32、詣(yì):前往。
33、署:題寫。
34、行、義、年:事跡、狀貌、年齡。義,通“儀”。
35、覺免:發覺後受免職處分。
36、癃(lóng):腰部彎曲、背部隆起。這裡泛指殘疾。
37、遣:派送,打發。
白話譯文
聽說古代聖王沒有誰超過周文王的,霸主沒有誰超過齊桓公的,他們都依靠賢人成就功名。現在天下賢人有智慧有才能,難道只有古代才有這樣的人嗎?擔憂的是君主不肯去結交,賢土從什麼途徑進身呢?現在我靠上天神靈和賢士大夫平定了天下,統一全國成為一家。希望長久保持下去,世世代代奉祀宗廟到無窮。賢人已經和我共同平定天下了,而不和我共同治理天下,可以嗎?賢士大夫們肯同我共事的,我能夠使他貴顯。把詔令布告天下,讓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御史大夫周昌把詔書下達相國酇侯,相國酇侯下達各諸侯王,御史中執法下達各郡太守。如果有美名和美德相稱的,一定要親自勸他出來,給他準備車馬,送他到相國府,寫下經歷、狀貌、年齡。如果有賢人而不推舉,發覺後要免除他的官。年老而體弱多病的,不要送來。
寫作背景
漢高祖劉邦出身於泗上亭長,在秦朝末年起義,用三傑,定三秦,消滅項羽,最後登上帝位,建立漢朝。他懂得任用人才是取得勝利的保證;得天下以後,要鞏固封建統治,使天下長治久安,就要有賢才作為輔佐。本文是他在全國範圍內徵求賢才的一道詔令,他以周文、齊桓自許,用古代賢士期待今人,表現他的存心王霸和求賢若渴的心情。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高帝求賢記》一文雖然短小,卻清楚地說明了詔令求賢的原因、目的和方法。
劉邦起自布衣,對士人多有輕侮。但由於他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認識到的天下多有賴於士人,為此他統一天下後,要治理天下,就急於尋訪賢能之人,心情十分急迫。儘管此詔書是在劉邦在位晚年發布的,但這封詔書畢竟奠定了稀罕的基本國策,功不可沒。西漢大量賢士得到重用是在武帝宣帝時期。但是,要追溯西漢王朝的求賢歷史,還要從這封詔書開始。
高帝劉邦求賢的根本目的,自然是為了使自己的統治長久,“世世奉宗廟亡絕也”。高帝之所以求賢,則是因為他從歷史與現實兩個不同的層面,清醒地認識了經營天下與賢人輔的緊密聯繫。就歷史而言,世之王者莫高於周文,周文王在位五十年,國勢強盛,其成名的關鍵在於任用周公旦、召公奭、太公望、畢公、榮公、泰顛、閎夭、散宜生、南官適等賢人;世之霸主莫高於齊桓公,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其成名的關鍵在於任用管仲。就現實而言,賢人的重要性對高祖劉邦更是刻骨銘心。當初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超,商祖起於閭巷之間,撥亂誅暴,平定海內,終踐帝祚。他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於善用智慧型之士。高祖曾云:“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師,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能取天下也。項羽有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正因為知此,詔書才有“今吾以天之靈、賢士大夫定有天下,以為一家”云云。不論著眼於歷史,還是著眼於現實,劉邦都迫切感到需要賢士大夫來治理天下。
詔書以周文、齊桓自許,以古之賢士期待今之人,流露了劉邦希冀王霸之業的雄心以及渴求賢才的迫切。詔書云:不惟古之人有智慧有才能,今天下人亦然,只因人主不肯結交,致使賢者無由進升。如此歸咎人君,便見高祖禮賢下士之意,顯得頓挫而又警醒。高祖本意在於進用賢者以安定漢家,卻雲“與吾共安利之”;一個“利”字,巧妙地將自身的好處幻化成了賢人的利益。如此說來,高帝求賢便有了為賢者打算圖謀的含義。詔書又云:“賢士大夫有肯從我游者,吾能尊顯之。”上文言“交”,此處言“游”,更表現出一種天子友匹夫的大度雍容的氣度;尊之顯之云云,則是直接誘之以勢力。詔書結尾云:郡國若有賢者,“必身功為之駕”,“有而弗言,覺,免”;一個‘必”字、一個“免”字,再次表現了高帝求賢的精誠。由此可見,《高帝求賢詔》不僅層次劃然,而且用語極具藝術性。
不過,政治在很多情況下都不會是這種停留在紙面上的溫情脈脈牧歌。在封建社會,“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史記·越王勾踐世家》)的悲劇一次次重演,所謂賢者,所謂智慧型之士,常常難以擺脫這種歷史的悲劇。
名家點評
明凌稚隆《漢書評註》卷一下引曾鞏評:高帝平時侮曼學士大夫,至取儒冠溺之;所與成功者,多販繒屠狗之徒。及天下既平,乃屈意求賢,如恐不及。蓋知創業與守成異也。
清徐乾學《古文淵鑒》卷十引正治評:其言藹切如此而士不至,所令非所好也。
清吳楚材、吳調侯《古文觀止》卷六:漢室得人,其風動固為有本。
清儲欣《古文菁華錄》卷十七:披肝吐心,而籠罩八荒之氣自在,想見開天英主。
清余誠《古文釋義新編》卷五:此詔期望殷勤,法制詳細且能流麗端莊,跌宕勁峭,兼而有之。高帝之雄氣偉略,殆具足見矣。
清浦起龍《古文眉詮》卷三十一:辭命議論敘事,體備眾妙。
清蔡世遠《古文雅正》卷一:雄才大略之君,開闊豁達,如聆其聲,後世詞多而意浮矣。漢初文古質,中漢以後朴茂。
清姚鼐《名家圈點箋注批評古文類詞篡》卷十三引林西仲評:漢《大風歌》“思猛士”,同意,但彼一味雄,此則雄而細矣。開創只用才,守成思及明德,尤見分曉。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五:高抬賢人於古人之上,眼界筆力,壁立千仞矣。開城布公,字字鏤心,大足為川岩生色。
清李景星《漢書評議》卷一:……求賢一詔,培國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