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毅

高培毅

高培毅,1986年畢業於同濟醫科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現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影像學中心行政主任、中華醫學會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放射學雜誌常務副主編、放射學實踐雜誌副主編,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臨床放射學和國外醫學臨床放射學等十餘本雜誌的編委工作。

基本信息

簡介

高培毅,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神經影像學中心主任高培毅教授是我國著名神經放射學專家,對中樞神經系統腫瘤、血管性病變、先天畸形、感染性病變、變性病和白質病等的研究和診斷有獨特的技巧和貢獻。他先後獲教育部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7項、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一等獎7項、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獎14項,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論文63篇,以第一負責人身份承擔“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1項、“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項、北京市人民政府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專項資金資助項目1項和首都醫學發展科學基金項目1項。
在同濟醫科大學畢業後,高培毅教授就被分配到北京天壇醫院工作,在北京天壇醫院工作的22年中,他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兢兢業業,踏踏實實,先後15次被評為醫院優秀共產黨員,2次被評為北京市衛生局優秀共產黨員,12次被評為院先進工作者,2次被評為醫院臨床教學先進教師,2000年還被授予“王忠誠式的優秀醫務工作者”光榮稱號。
其研究論文《動脈DSA在顱內病變診斷中的價值》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優秀論文比賽一等獎。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他參加了國家”七五”和”八五”攻關項目的研究工作。1988年開始進行腦血管病的影像學研究,在《中華醫學雜誌》上發表的《隱匿性腦血管畸形的磁共振成像診斷》研究論文在國內最早提出了隱匿性腦血管畸形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和影像學徵象,對推動這項工作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992年至1993年,他在美國猶他大學醫學院進行博士後(Fellow)研究工作,師從國際著名神經放射學家、美國放射學會主席AnneG.Osborn教授。。在美期間,高培毅教授先後共完成研究課題3項,分別發表在AJNR(美國神經放射學雜誌)、radiology(放射學雜誌)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Neuroradiology(國際神經放射學雜誌)上。
九十年代初,高培毅教授根據臨床工作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對椎管內腸源性囊腫的磁共振影像學表現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中華放射學》雜誌發表論文《腸源性囊腫的磁共振影像學診斷》,並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腸源性囊腫的磁共振影像學診斷標準,改寫了術前診斷準確率為零的紀錄。經過長達五年的臨床驗證,術前診斷準確率高達80%。此後,高培毅教授繼續與美國華盛頓神經病理研究所合作,收集和分析了美國國內的全部相關病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國際神經放射學雜誌(InternationalJournalofNeuroradiology)上發表了研究論文。為此,他先後獲”王忠誠醫學獎勵基金”一等獎和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一等獎。
九十年代後期,高培毅教授又針對急性腦血管病影像學研究中方法學上的一些問題以及我國的實際情況,用CT對腦血流灌注進行定量研究。由於常規頭部CT動態掃描不能保證同時獲得腦組織與所需動脈的圖像,因此,技術在頭部尤其是腦血流灌注的套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國內外均未見對腦組織灌注進行CT血流定量研究的報導。高培毅教授設計了特殊的檢查方法進行CT掃描,將核醫學數據處理技術用於CT時間-密度曲線的動態數據處理,通過動態分析模組獲取肘動脈及感興趣區的時間-密度曲線(time-densitycurves,TDC),對正常腦組織血流灌注進行定量分析。此項研究解決了CT腦血流灌注定量分析中無參照值的難點問題,填補了國內外CT腦血流灌注定量研究的空白。經專家鑑定,這項研究對急性腦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診斷治療、療效評價和預後評估具有重要意義,已達到國內領先並接近國際水平。
2000年後,高培毅教授又在國內外首次提出了“腦梗死前期”的概念和初步理論,將腦梗死前期腦局部低灌注的影像學表現、病理基礎以及頸動脈分叉血流動力學變化作為研究方向。在國內首先研製成功動態CT腦灌注成像及測量軟體,並首次建立了在雷射都卜勒血流儀監控下的模擬人腦梗死前期低灌注狀態的可控性大鼠急性腦局部缺血模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