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坪水庫

高坪水庫

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高坪水庫位於仁化縣紅山鎮,在北江湞水支流錦江上,是一宗以灌溉、發電為主,結合防洪、供水為一體的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年供水量2766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7萬畝,最大壩高68米,設計洪水標準50年一遇,總庫容7286萬立方米。

高坪水庫簡介

位於韶關市仁化縣紅山鎮境內,塘村河上游,因庫區原有高坪村得名。為Ⅲ等中型工程.壩軸河床高程310米(珠江基面),壩頂高程378米,壩高68米。壩體為均質土壩,大壩填土土方90萬立方米,是目前國內較高的水墜法施工的土壩。水庫於1976年動工興建,1983年建成運行,集水面積124平方公里,總庫容4800萬立方米,是一宗以灌溉、發電為主,結合防洪、供水為一體的綜合水利工程。水庫在建設初期因受當時的條件、技術、經濟等因素的限制,工程質量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安全隱患。為消除水庫安全隱患,確保水庫下遊人口和工農業生產安全,2008年5月,廣東省水利廳同意高坪水庫大壩、溢洪道、輸水建築物和防汛公路等主要項目的加固,該工程總工期為24個月,總投資4567萬元。工程實施後,將消除影響水庫安全運行的質量隱患,使大壩防洪能力大大提高。工程於2009年初動工,2月拆除溢洪道公路橋,並重建公路橋,預計6月底完成。

自然保護區

高坪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一覽表 高坪自然保護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一覽表

庫區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仁化縣西北部,東經113°39′—113°43′、北緯25°10′—25°14′,面積為3585.5hm2。保護區自北向南跨越紅山鎮、董塘鎮和小楣水林場。該區是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較為完整的林區之一,區內物種起源古老,成分複雜,生物多樣性高,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是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基因庫。保護區地勢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勢陡峭。區內最高峰為黃洞嶂,海拔1 0 5 6 .2m。成土母岩以花崗岩、板岩、紫色砂岩為主,土壤類型有赤紅壤、山地紅壤、黃壤及山頂灌叢草甸土,土層較厚。

自然保護區的建設期限為2006 – 2015年,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目標2006 -2010年,第二階段2011 -2015年。初步形成較為完善的自然保護區,加大保護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理順保護區管理體制、開展自然保護區管理有效性評價,完成自然保護區本底監測網路體系的布設,完成自然保護區的信息平台建設,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建設規範、管理高效的自然保護區,使保護區的典型生態得到有效保護,資源得到恢復和增長。

近期目標(2006~2010)

本著從實際出發、高標準起步的原則,完善保護管理體系,建立科研監測體系和宣傳教育體系,加強配套設施和基礎設施建設,用五年的時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比較規範的保護體系和科研監測體系。把保護區建成森林生態系統較穩定,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種群數量不斷增加的省級自然保護區。具體如下:

(1)在保護區現有基礎上,繼續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宣教基礎設施建設,完成自然保護區重點工程建設,特別是管理處和各保護站及區界標誌性工程建設,提高保護能力;

(2)完善自然保護區保護管理的一系列法規規章;建成自然保護區生物信息管理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

(3)加快保護區組織管理機構和職工隊伍建設步伐,引進和培訓專業人才,努力造就培養一支政治思想好,業務素質高,技術力量強,愛崗敬業的保護管理和科研隊伍,切實肩負起保護管理、保護和科研監測任務;改善職工生活條件和工作環境,解決後顧之憂,充分調動職工積極性,為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貢獻;

(4)最大限度地保持仁化高坪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景觀,使之免遭人為干擾和破壞,保護生物多樣性;

(5)採取多種措施,加強保護管理,使保護區內珍稀瀕危動植物種群、數量穩定發展;

(6)建立較完善的科研和監測系統,建立較完備的自然保護區科研監測體系和宣教體系;在生物資源的保護、利用和生態環境等方面積極開展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珍稀瀕危動植物種的生態習性、森林生態系統等課題的科學研究工作;

(7)在實行有效保護,不破壞自然資源和濕地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和景觀資源;

(8)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開展社區和資源合理利用,積極探索保護區多種經營的合理途徑,規範實驗區內的生態經營特別是森林生態旅遊經營活動,開闢高坪旅遊點,努力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自然環境;

(9)加強管護,建設一支人數20人,技術全面、責任心強的護林隊伍,營造成生物防火林帶15.9公里,積極宣傳,創造社區共管氛圍。

遠期目標(2011~2015)

通過前期的建設和管理,初步形成完整的自然保護體系,在恢復和發展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開發和利用,促進保護區和社區的經濟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建成設施先進、管理高效、環境優美、功能多樣、持續發展具有國內一流水平的自然保護區。

廣東仁化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北部,處在仁化縣境內,是北江支流錦江發源地之一。區內山巒迭嶂、溝壑縱橫,優越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著茂密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護區森林覆蓋率92.6%,保存著豐富的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1995年,仁化縣人民政府和林業部門開始籌建自然保護區,在擬建保護區區域派駐專人管護,並先後邀請了廣東省林業局野生動植物管理辦公室、韶關市林業局、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東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和領導進行實地考察與調研。1999年8月,仁化縣人民政府正式向韶關市人民政府提出《關於要求建立仁化高坪市級自然保護區的請示》(仁府報字[1999]4號);1999年12月,經韶關市人民政府批准(韶府復[1999]47號),建立了“廣東仁化高坪市級自然保護”。2001年10月3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粵辦函[2001]636號文《關於同意建立江門古兜山等7個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復函》,正式批准建立“廣東仁化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9月15日,廣東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檔案粵編辦[2005]301號文,明確批准了仁化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為副處級事業單位,核定了事業編制10名。人員經費由省財政核拔。

2007年1月,國家林業局決定在廣東建設全國自然保護區示範省,非常必要,意義重大。

據初步調查,高坪自然保護區共有維管植物191科611屬1074種(含種下單位,下同。其中野生植物176科534屬936種,栽培植物56科101屬138種)。野生維管植物分別占廣東省維管植物280科1645屬7055種的62.9%、32.5%和13.3%。其中蕨類植物28科44屬64種;裸子植物9科12屬20種(其中野生5科5屬8種,栽培5科8屬12種);被子植物154科555屬990種(其中野生143科485屬864種,栽培51科93屬126種)。

無論是總數,還是野生或栽培數,被子植物的科、屬、種均占有絕對優勢。在被子植物中,則以雙子葉植物占絕對優勢。

在176科534屬936種野生維管植物中,就其習性而言,以草本植物占優勢。其中蕨類植物全為草本,單子葉植物中則有101種為草本,占125種的80.8%。裸子植物則沒有草本類型。

高坪自然保護區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計6科6屬6種。其中蕨類植物2科2屬2種,裸子植物2科2屬2種,被子植物2科2屬2種;國家I級保護1種,國家II級保護5種。

珍稀瀕危植物是一群珍貴稀有瀕臨滅絕的植物。仁化高坪自然保護區的珍稀瀕危植物共8科8屬8種,種數占廣東省珍稀瀕危植物75種的10.7%。其中蕨類植物1科1屬1種,裸子植物1科1屬1種,被子植物6科6屬6;漸危5種,稀有3種。

廣東仁化高坪省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較豐富,經調查鑑定,保護區有野生脊椎動物有251種,屬30目、84科、180屬。其中:魚類4目9科18屬21種;兩棲類2目7科11屬29種;爬行類3目11科34屬48種;鳥類13目36科69屬90種;獸類8目21科48屬63種。

高坪自然保護區有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獸類總計有230種,其中東洋界種類有180種,占78.3%;古北界種類有4種,占1.7%;廣布型種類有46種,占20%。

廣東高坪自然保護區的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獸類等動物類群以東洋界種類為主,呈現較強的南方熱帶色彩。由於古氣候長期處於高溫高濕的氣候環境,南嶺和嶺南地區成為起源於熱帶、亞熱帶的動物在冰期的避難所。南嶺山脈是東洋界華中區和華南區的分界線,華中區和華南區動物種類占絕對優勢。高坪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地區歷來是華南虎的重要分布區。該保護區的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有華南虎、豹、雲豹、林麝、黑麂、黃腹角雉、蟒蛇,總計7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物種主要有短尾猴、豺、金貓、小爪水獺、水獺、斑林狸、大靈貓、小靈貓、斑羚、鬣羚、水鹿、穿山甲、黑冠鵑隼、鳶、蛇雕、紅隼、灰胸竹雞黃腹角雉白鷳、褐翅鴉鵑、領鵂鶹、斑頭鵂鶹、虎紋蛙、三線閉殼龜、山瑞鱉,總計23種。根據有關文獻(CITES,2004;IUCN,2005;汪松,解焱,2006),總之,廣東高坪自然保護區具有豐富的珍稀動物資源,特別是在華南虎的保護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