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寨行政村

高原寨行政村

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路井鎮高原寨村,在明清時就有古書地域圖名記載,因地貌建寨堡高於周邊,遠處清晰可見,而且村里王姓占絕大多數,俗稱王家圪垯。該村位於八百里秦川東部邊沿的乳羅山下,鐮山之上路井平原, 大荔、澄城、合陽三縣交界處——雞鳴三縣的合陽縣南界洽陽鎖鈅。現有土地1700畝,農業人口420人(農業戶口),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含港澳台)及海外有200人,目前村內常住人口不足300人。

歷史發展

據村譜與合陽縣誌記載,村寨中曾出過名醫、縣長、多名貢生以及多名古代官員。上世紀1950年代至1960年代期間種植以糧食作物為主,包括小麥、大麥、豌豆、糜子、穀子、黃豆、黑豆、綠豆等,此外也種油菜籽、蕎麥等雜糧。到了1970年代加入了紅薯種植,吃飯以小麥、紅薯、小米為主。改革開放1980年代中期村民解決了溫飽問題,糧滿倉、油滿貫。緊跟開始發展經濟作物,作為合陽縣最早種植西瓜的村莊並一直延續至今。1990年代發展蘋果產業,品種包括但不限於:秦冠、黃元帥、富士、北斗、喬納金、嘎啦等品種,糧食作物上個世界末退出歷史舞台,每年只有一至兩戶種小麥。再者增加了玉米種植面積,仍然有種黃豆及其它糧食作物,不再種棉花。直到21世紀(2010年左右)開始增加桃樹品種,由此桃樹面積代替了蘋果,另增加了葡萄、梨、核桃、棗、櫻桃且出現了大棚果業,市場經濟改變了經濟作物。

教育

據老一輩介紹,相比周圍其他村莊,本村作為解放前最早設立學校的村莊,先輩人將教育視為重中之重。此外,曾請過范家窪卓里村的先生(老師)來本村教書育人。學校有土地13畝,租出去的糧錢給老師發工資,讀書學生輪流給老師管飯,每年大概有學生10多人。

解放後一直是國中國小四個年級兩個人,50年代大概有學生是10多人,採用複式班教學。文革後的教育有所改變,教育革命學制縮短。到70年代晉升為國小五個年級,另三個老師,學生數量增多。據其中一位王老師回憶,70年代中後期學校在校人數達88人,一個公辦學校兩個民辦學校。民辦老師工資是2分加補助。80年代後期又恢復到四個年級,三年級以上在范家窪讀書。

學校地址在村西北角,解放後辦四合院,北邊靠城牆7間大房,兩個教室,南邊三大間房為老師宿舍。中間、東西各三間廈房。60年代後期學生增加 ,村上又在東南角重新建教室三大間供五年級上課,木工頭仍是衛東的爺爺,瓦工由升合父親負責。為了老師洗衣服,村上為學校打了水泥窯一眼,現學校已拆完舊址,在戲樓北,今王健振林所在庭院。

國家扶貧開發為村上無償在村東北角新建學校一所,兩層四個教室四個老師,學校於2003年建成,緊跟2004年搬進,但 隨著生源減少,學校難以維持,2008年學校停辦,現學校地址為村委會辦公會議地址。

據不完全統計本村剛解放後大學畢業僅1人,研究生無一人。恢復高考後從1977年至2016年研究生畢業6人,研究生在讀4人,大學本科畢業40人,本科在讀8人,大專畢業20人,大專在讀21人。

體育活動

盪鞦韆:解放前,村里出現了盪鞦韆活動,並一直延續至今。上世紀50-70年代村里每逢清明節,在老村委會門口綁一個鞦韆架於綁繩上,並插上紅條旗,盪鞦韆時一人輔助給力,兩人合夥盪,以此來活動筋骨,再者也鍛鍊了膽量。不幸的是80年代以後村上綁鞦韆的木料丟失。80-90年代清明節時,有一部分村民樂意熱鬧,於是他們自動組織收錢,各三元五元不等,可用來買繩,另自尋木料,幾個人義務綁鞦韆。而活動場所不再是原地,改為東頭北巷和西頭南巷。2000年以後此活動逐漸減少。

籃球:解放後60年代是本村打籃球興盛時期,原於那時段成長起來的青年人,在學校有對應的體育課程。村上修建了簡易籃球場,由木匠做的欄桿,鐵匠鑄的籃環,下午收工後青年們就到籃球場運動(籃球場地址在今育武升合家庭院)。體育運動增進了村之間友誼,西高明村和窪地村的年輕人閒時就來本村比賽,當然本村村民也熱情招呼著客人,互相學習傳授球藝。2000年以後本村在新學校廣場建立了籃球場,年輕人回到家鄉後即可方便使用。

桌球:現有兩個健身廣場和兩套桌球桌,青年們可以經常聚集此處運動。早些時候學生放假後只能去學校打桌球,那個桌球桌由水泥板做成,桌台中間由磚隔開,即便是那樣的條件,孩子們還需時不時看看學校門有沒有開,否則無法進去玩耍。年長者晨間晚間在廣場健身,在平坦的水泥路上跑步、結合體育設施鍛鍊以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城堡

高原寨 城堡-高原寨建村約陸百年歷史。據族譜記載,從合陽縣北三池移居時間約明末清初,由此開始建村。

高原城門 高原城門

堡址現狀:位於合陽縣路井鎮高原寨村,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300米,東西寬200米,堡牆現存百分子六十,高7米,下寬4米,夯層厚10—13厘米。辟有兩門,門洞磚券,東門洞上方有一磚雕陽文匾額“洽陽鎖鈅”,西門洞上方有一磚雕陽文匾額,上款:光緒戊申;中楷書:莘原保障;下款:合社重修,堡牆外原有壕溝,寬10米,深4米。該堡址對研究渭北地區清代民間村落選址、土建工藝和民間防禦提供了實物依據,有較高的參考價值。2014年6月9日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兒時記憶:兩頭城門樓尚存部分上都有坑,城牆上寬80-120cm,可以行走。孩子們常繞城牆走一圈,四角有四個城墩。剛解放時,北邊三個城堡用磚包裹。每隔一段用磚做一個通水道。50年代到60年代城壕內前輩人栽的柏樹鬱鬱蔥蔥。城包圍在樹中,唯獨城門聳立在上。那時人們常說,走上兩宜坡就能看見一個群樹環包的村子-王家圪垯。

城門樓磚墩石:東頭城門木門兩扇,西頭城門鐵皮包鐵釘,兩門都有哨眼,現保存城門樓在文革中由兩個原生產隊完成,每隊蓋了飼養室作為副業。每個城門樓都有城坡,用磚砌成,寬約1米5,中間還蓋有一簇房,房子安裝有門。

前輩人創業不易,後代人珍惜保護,月是故鄉明,永遠勿忘家鄉,勿忘自己的根。

古井

井----高原寨村人生活用水的來源,直到2005年才結束使用。由於村里井水含氟量高引起地方病氟骨、腿疼、黃牙,改水項目於2006年展開,由此村民用上了現在的自來水,減輕人們從井裡絞水的體力勞動,保障了人們身體健康。

井的變化也反映了時代變遷,上世紀50現代—70年代,吃水追隨解放前傳統,即從井裡絞水的方式,需三個人完成,一人踩繩二人攪軲轆。使用次序是先踩繩再幫捎其次正式絞水。1958年全村一個食堂吃飯,食堂用水在四新和紅凱兩家的大房。村上派衛東的爺爺(木匠)去澄城縣煤礦參觀了一整天決定改井,當時改為用牲口拖拉一人在井口一人在井外,其中有八米的地方用一木輪纏井繩口(像拉磨一樣),這種現象據說是與煤礦中把煤往井上運一樣,這種形式持續到食堂化解放。

70年代後期改井為現在這種形式,中間井70年代又改為鐵軲轆絞水,村里賣水一擔水一分錢,村里派人絞水收費。與此同時又想辦法托人從縣裡買回來抽水泵,人們只要控制開關,水就可以上來,仍然採用賣水的形式,後管理不善,水泵村上賣了,又恢復到現在二人絞水的現狀。

其中當中井即為現存的這口井,井水充沛。另外西頭振林家老家門口也有一口井,原先供西頭人吃水,現已棚住;南巷定元家門口也有一口井,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乾旱時仍用。聽說文海家裡原來也有一口井,關於井的記憶,就暫說這裡。

關於井深的傳說為36丈,中途有人用線錘測量得到的數據是東頭和西頭井都是100米。這幾口井都是先輩人共同完成的,解放後村里採取一定措施用磚修繕井房。

第一

改革開發後至今,本村村曾出現的三個第一:

一.看電視。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里就有了第一台14寸黑白色電視,是由楊進祿為村里引進。想當時,附近村裡的村民晚上趕來觀看,恰逢村里人午飯後板凳椅子尚在,借勢既可以方便就座。下工後村民一手握饅頭,一手端著水坐在電視機下等候,那時凳子全擺在村巷道,巷道南邊豬圈上、門台上也擠滿了站著的人,村民擠著笑著看電視裡播放的新聞戲曲。

二.種西瓜。1983年左右,本村開始有人種西瓜,當時破除傳統種瓜方法利用地膜栽培。另王新民寫有《西瓜栽培手冊》一書,由其講課,為村民培訓。隨後又栽培了無籽西瓜且一直保持至今,仍然每年都有種瓜的農戶。八十年代西瓜遠銷西安、銅川、延安,也有販運到內蒙古、甘肅等地,近年來另出現了四川河南等地廠商。

三.村里廣場。新學校廣場周邊樹木花草、籃球場各種體育活動設施較齊全。其始建於2009年,緣於當年縣委擴大會議參加人員前來參觀指導並批示。2014年春村委又決定在老村委會原址上、即原村委會房屋旁邊建村中心廣場,且包括體育健身器材多件供村民健身、活躍村內人民生活氛圍,也有效提高了生活保障,以此來共同奔向全民小康。旁邊村人羨慕的說道,“咱們村一個廣場都沒有,人家這小村就兩個”。

社火

民間社火—此項活動在某些地區已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村在解放前即出現社火習俗,現就本村最近一次社火活動情況記實如下:

一九九七年春節過後的元宵節,本村鎮雷莊村“咚咚咚”三眼槍巨響,雷莊村鄉親奔走相告:“高原寨村的社火隊來咱村啦!圪垯上的社火來咧!”,只見人們從四面八方擁擠到街道,又是幾聲三眼槍的響聲。接著是16輛嶄新機車排成兩列,駕駛機車的年輕人頭戴藍紅色頭盔,身著紅毛衣藍運動褲,看起來威風凜凜。只聽雷莊村有人在議論,“人家圪垯上就有那么多機車,咱們村才幾個呢!”一位80多歲老人拄著拐杖說,“這腳踏車怎么這么大,和咋不一樣呢?”。是啊,那時人們物質生活是很貧困的,感慨歲月的變遷。不時又有人在旁邊說道,“人家圪垯種西瓜早,人家有錢么!”。機車隊過後就是高桿隊伍,四個高桿每隔30米一個,高桿表面纏上各種顏色的布料,並綁著藍紅綢子毛巾。桿頭扎一個雞毛撣子或者一支紅旗。四個人抬的高桿長約10m左右,另有四根繩子在前面拖拉,舉桿的是年輕人,拉繩的是姑娘們;男青年頭戴羊肚子毛巾,身穿紅色毛衣藍褲子,腳穿運動鞋;女姑娘們身著紅毛衣條絨褲子及白球鞋。他們扛著高桿拉著繩跑著,桿上還綁著幾串銅鈴,跑一段距離後便將高桿立起來,並搖著桿上的鈴鐺。大家一塊分享者喜悅,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

跟在高桿隊後邊的是鑼鼓隊伍,兩個手扶拖拉機裝載著兩台大鼓,敲鑼打鼓的鄉親們在車的兩邊,另有一人手持花棍在前邊指揮,“咚咚啋!咚咚啋!……”,打鼓人手握鼓槌,拍鈸人上下搓拍,打鼓人錘比頭高,看了叫人真是激動又是興奮。

接下來的隊伍是踩高橋(俗稱栽拐子),由10歲左右的小孩完成。女孩子著紅棉襖條絨褲,男孩子著運動服裝,踩著不到一米的低高橋。孩子臉上畫了喜慶的妝,女孩子手踹著西瓜、棉花等農產品道具,男孩子手踹鐵鏟、肩扛鋤頭。後邊跟著的是成年人踩著的高橋,大約1米多高,男女身著戲衣,生醜淨旦都有。

下一個隊伍是秧歌隊,前後有五六個人敲著小鼓,拍著小鈸,是一個小鼓樂隊,專門為秧歌隊控制節奏。後邊緊著著兒童秧歌隊,孩子們腰纏紅綢巾,手舞絲帶,腳踏秧歌步。緊跟的是“媳婦姑娘”秧歌隊,頭髮上裝扮有花,且臉上畫了妝。也是著紅毛衣藍褲子以及白球鞋,右手打著傘、左手舞綢巾,踏著秧歌步緩步向前行。

最後一個方陣是社子,和戲曲的丑角一樣,村里幾個健談的男女穿著戲曲丑角的衣服,風趣幽默。只為弘揚正風氣、諷刺不良惡習,教育人們做一個正直的人。整個社火隊會吸引很多的觀眾前來觀看,共歷時兩三個小時,游轉了雷莊村幾個巷道。這次參加社火活動的總人數,包括觀眾接近200人。

此次社火活動突出時代特徵的有機車隊(當時機車隊正盛行),而這些在五六十年代是沒有的。缺少一個社頭的組成隊伍,就是需要綁好的高架子上坐5歲左右的小孩,或人抬架子、或車拉架子都行。這種社火活動在50年代也出現過。

秦腔

秦人之聲為秦腔。高原寨秦腔戲曲百年發展概述:

高原寨人發展秦腔事業已有百年歷史,解放前即出現劇團演唱秦腔古裝戲的現象。解放初到50年代,劇團已初具規模,文武器樂齊全,生、旦、淨、醜服裝購置齊備。當時有能力出演現代戲曲《窮人恨》和代表古裝戲曲的折子戲《三上轎》,以及《張公背張婆》等。為了提高演戲水平,50年代初特請合陽縣劇團藺甲民導戲幾個月,和鄰村雷莊村劇團互相學習、友誼演出。兩個劇團一同去過澄城縣雷莊村表演,兩個劇團都有表演,其中本村出場唱了兩折戲。雷莊村劇團在五十到六十年代來本村有幾次表演戲曲,每一次都要表演兩天三夜。直到六十年代以現代戲占主角,於是村里人也組織部分村民學習演唱現代戲,這時女演員占到一半。同時還學習演過現代戲《梁秋燕(選段)》。

為了進一步交流演藝,大荔縣高明村劇團在60年代後期也到訪本村演出現代戲曲《三世修》。文革中學唱樣板戲,大部分村民都能演唱幾句現代戲。改革開放後的九十年代末是本村劇團活躍的又一次高潮。村里幾個“愛熱鬧”的戲迷組織起來,進一步完善了文物器樂,每周排練兩個晚上,其中有熱心人捐獻了帳幕。當時在戲樓上還表演過兩個晚上的折子戲。這幾十年來,但凡本村有紅白事,晚上搞個“自樂班”是沒問題的!

進入21世紀,村民們生產活動逐漸忙起來。傍晚看著電視演的秦腔,愛唱秦腔的“熱家子”仍然時不時要自己唱兩句。田野里農家院秦聲飛揚,好不熱鬧!最近兩年春節,戲曲愛好者聚集在農家小院拉著二胡,唱著戲曲,傾訴者莊稼人一年來的內心喜悅。

五十年代初,村里曾在東城門口搭建過戲台,戲台是用木板搭建。此後在老村委會門口也有搭建戲台。村里於一九五五年建造了戲樓,選址在西頭城門口,至今戲樓仍在,有待修復。

文娛

文娛活動—“跑馬馬跑船船”,解放前即出現此項娛樂活動,且一直延續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下記一九六三年元宵節的一次活動,所用道具如下:

一.船。船是由木工製作,長約2米,寬、高約1米。活動開展時,船要做如下打扮:四角墜著燒製成的青瓷碟子,青瓷碗燒制青瓷這一絕活,村里僅有1-2人可以完成。四邊還吊著玻璃鏡子及紅絛穗子,另四角各吊小燈籠四個,小銅鈴也掛上,最後擺船下面用步圍住。

二.梭子船。此船簡單用竹子做成“梭子”樣,由布纏竹子後在其下方裝飾白布而成。

三.馬馬。也是用竹子做成,“馬馬”長約1米多,布纏竹子外層,然後用紙糊成馬頭樣子。後半部分馬尾繩,整箇中間留一個空餘部分,供人在其中“駕馬馬”,下面用布圍一圈。

此活動大多在晚上舉行,50年代晚上活動的照明採用火把,即是舊的掃帚沾油點著即可。一九六三年元宵節用燈,在場地立桿後掛的汽燈。

活動簡述:根據參與最後一次活動的年長者會議:太陽落山“咚咚咚”幾聲三眼槍響,由此人們就曉得了晚上有熱鬧事情,甚至鄰村人也知道圪垯上晚上有熱鬧活動。太陽剛下山,鑼鼓先響“咚咚啋啋咚咚”,跑船跑馬的人積極準備,汽燈高掛竿上。最先出場的是“馬馬”,一個“馬馬”組有三個人,前面一個18-20歲男青年身穿紅毛衣、頭戴白毛巾。俗話稱“馬馬牌子”。後面緊跟“馬馬”,“駕馬馬”的是女姑娘,13歲左右頭上戴枝花、身上穿紅綢緞衣。最後是13歲左右的男娃,頭纏羊肚子毛巾,左手提燈籠,右手提鐵鏟,是給馬撿糞的人。

“馬馬牌子”如同戲曲上演的馬夫一樣領著馬馬繞場一周來開場。另外搖船的人提著槳、老艘工打扮,裝扮著戲曲中用的白鬍子,駕船的男青年跟後邊,男青年有力氣、利索,但穿著打扮是男扮女裝;姑娘打扮是紅緞衣絛褲褲,並在臉上擦了粉,架上船小步快行。船上青瓷碟碗、銅鈴叮噹不停。

梭子船來了,駕梭子船的人穿著戲曲中丑角的衣服來回亂竄,馬馬船繞場轉悠。“馬馬牌子”手提雞毛撣子領著馬馬,駕馬馬的姑娘小步快走,前後搖晃馬頭。馬尾功能:後邊撿糞娃鬼臉不停引人發笑;划船的艘工提槳而劃,嘴裡吆喝開船的號子;駕船的“姑娘”飛步快走,他們都有規定的路徑。場內活動還有一個是“唱秧歌”,有一兩個村里能說會道的人,唱著秧歌調說唱村裡的發展、村裡的好人好事,而且揭露一些不良風氣。有5-6個人敲著小鼓、拍著小鈸、打著小鑼,為唱秧歌的人打節奏。一九六三年元宵節活動還增加了一個節目,由四個人扮演的《四老漢打岔》曲子,活動共歷時兩個小時結束。

油坊

油坊-壓榨食用油的作坊,高原寨村也有!近些年某些地方的油坊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村裡的油坊解放前是私人建造,屬於私有財產,解放後歸村集體所有。而現在已無油坊,在這隻想叮囑高原後代本村是有過油坊的。油坊的原址是在城外城牆西南角城壕旁五米處(現一組王峰家場裡北頭)。油坊東西走向,北邊東北角是油坊門,整個油坊是單搧門的土木結構,有帶窗戶的四間房,且南北方向的兩個窗戶較小。油房內有東西擺放的木大樑兩個,用來壓油,一個長約八米多,木樑大頭直徑約60-80厘米。房內西北角壘一口大鍋並安裝有大風匣。當時主要壓的是棉花籽,棉花籽是經過村里油磴磨好。用籮過濾掉皮,將花籽仁帶到油坊壓榨。磴油花籽的磴子比磴面的磴子厚、大。現在村里也已找不到。

壓榨花籽油需用三個人,一人把運來的花籽油胚放在大鍋里燒煤蒸熟,時間約1小時左右,每次蒸的油胚約800斤。其他兩人開始幹活。他們換上油衣(即現在的工作服),將鍋里蒸的油胚趁熱用杴捲入一個木板釘的木圈內,圈內放的馬藺草,外邊用繩纏繞,將繩捆的油胚放在木樑的坑內,蓋木板壓木墩、大樑緊挨木墩,樑壓墩,墩壓油胚,油從繩縫隙流出,下面放的壓油用的桶盛油。樑的另一頭掛的星(即大石條碡)一人搬滑車,繩在房上一個輪子纏的粗繩,下面連一個絞車。一人在樑大頭用榔頭逼木楔,目的都是讓油流出來,每次能壓油100多斤。從當天上午12點起油胚,直到第二天上午12點油流盡結束。現在能壓油的尚存者是王花老師,他曾壓油多年,鄉黨可以訪問王老師。在50-60年代,油坊在方圓十里內有名,外村都來本村壓油,壓一次油房兩個大樑油人民幣5元作為村里收入,本村兩個人幫忙,外村人來了只需燒鍋蒸胚。

油房兩個大樑,由於村里曾和范家窪合隊,1962年分隊時范家窪抬走一個,另一個已記不清是賣掉還是用作了其他。上世紀70年代後期村里通上了電,這個時候外村有用螺旋壓榨機榨花子油,於是村里也開始用機器壓榨,油坊由此閒置,具體拆除時間已記不清楚了,八十年代初已無油坊。

另外告訴各位鄉黨,村子的作坊手工業在解放前就存在。那時就有(磚窯)燒磚、燒酒、以及豆腐房,還有燒木炭、染布房、掛掛石。解放後生產隊有副業做豆腐、做粉條、熬糖,且生產隊的每隊也有燒磚窯的場子。

農田水利

農田水利建設:解放后土地歸集體所有,分為兩個生產隊耕種。在此期間,平整土地、保持水土為的是多產糧食。每年農田水利建設都深受重視,麥子收完以後,犁完地,“幫埝”就是在地頭地邊的高埝被水沖塌之處用椽幫,“幫埝”就像打牆一樣使得埝變高,其實是作為擋水用。“擔(挑)壕”也是為了防止水土流失,擔(挑)壕的人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就是把地里高一點地方的土裝在兩個籠中,將土擔(挑)在肩膀上倒向地頭擋水。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沒有機械化的工具,因此只有靠人工,年輕人赤裸上身,脖子上放著家裡織的“三道藍”土布手巾。年輕人累的汗流浹背,挑著土來完成水土保持的重任。直到七十年代有了架子車(俗稱"拉拉車"),那時學大寨,本村人勒緊腰帶緊忙活,修地的步伐邁的更大,修地也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推著架子車完成高處填低洼,規劃幾十畝,全村男女齊動員整整忙一冬天的時間。二組東台(田地的一部分)分為五個梗修繕的,人們俗稱“五台”。1974年獲得“渭南地區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獎狀,並獲得一輛膠輪大車作為獎品。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國家計畫了抽黃(黃河)灌溉工程,本村是受益村。當時生產隊組織年輕人參與抽黃工程——東雷(附近村名)一級站建站修渠,後又參與各站的建站修渠工程。由此黃河水引到了地頭,但是又存在地頭不平整難以澆灌的問題。改革開放後的八十年代又是一次大的平整土地時代,那時是聯合國支持的項目(受援工程),大型機械進地,國家供應柴油,相比而言本村人是和牲口一塊作業。各種拖拉機挖土機鏟車一塊作業,目的就是將地平整好方便灌溉,最大限度的減少水的浪費來保證奪取高產。再後來實行生產責任制包田到產,一些農戶選擇用牲口修地,也可以僱傭別人家的拖拉機來平地,甚至有的村民為了平地好澆灌不惜花費上千元。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黃河水即將來到,村民積極修渠砌渠、平地修地,當時已實行了生產責任制,家家種地人們忙的不分晝夜、並一直加倍努力,為的是過上好日子!一九八五年黃河水已流到了田間地頭。此後的更多村民逐漸認識到地不平難以灌溉的事實,每年都有修地的農戶,有幾乎農戶將地修的很平整,澆灌時甚是方便,甚至不用打梗,水基本平直向前流動,想想他們的莊稼肯定要比別人家強,您說呢?

家畜養殖

動物飼養:從解放前到21世紀初村里都有餵養牲口的習慣。這個時間段餵養的牲口有牛、驢、騾。馬都是為了耕地,莊稼人套上牲口拖著犁耙耱,用牲口拉大車運土肥糞和莊稼,解放前餵牲口的人也不多,許多人買不起無力餵養。解放後人民公社化,本村兩個生產隊,每個生產隊養的牛、驢、騾馬大約三十頭。餵養大家畜最多時期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生產責任制後,那個時期差不多家家都餵牲畜,全村約有各種大家畜八十頭。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養牲畜人減少。此時主要人們養的是牛,牛可以耕地,又可以吃牛肉。人們生活不斷提高,餐桌上也少不了牛肉,餵上幾年,家裡有急事用錢就可以賣牛。到了21世紀牲口退出了歷史舞台,全部機械化種地。只有個別戶仍然養牛是為賣錢,是作為養殖業致富的門路。養羊餵豬這種現象從解放前至今都有。解放后土地歸集體,絕大多數人都餵的豬補貼家用,養的羊個別戶是為娃吃奶,為賺錢養家的戶不多;生產責任制後,出現了幾戶專業養豬戶,幾戶產業養羊戶,規模都不是太大,也不是把養殖業作為主要產業。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過養兔熱,本村養的長毛兔在周圍有了名氣,一隻長毛母兔當時的價格和一頭牛的價格相當,一些戶在養長毛兔上掙了錢。那時候,解決了溫飽後人們開始想辦法掙錢,如何讓錢包鼓起來是當時人們的願望。

養雞:養雞解放前就有,解放後家戶散養居多。解放前為了把握時間,養的公雞是為了叫鳴,因為那是沒有鐘錶。母雞下蛋為的是體弱生娃的女人吃,解放後至今都是農戶散養沒有規模的養雞場。現在人們吃雞蛋,村里天天有賣的,不用跑路,家家有鐘錶隨時查看時間,所以沒人養雞。

寵物餵養:村里餵養寵物的人並不多,但有些戶養了狗,專門養貓的戶也沒有。現在野狗多,在村子裡亂竄。在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貓狗是很少見的。

野生動物:解放前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村外田野里有野生動物狼、狐狸 、兔子、獾、田鼠,現在村外地里只有野兔一種,田鼠也絕跡了。另外近幾年,產業結構的調整,人們不再種麥,家裡也不存糧,家裡的老 鼠也少了。

鳥類:上世紀五十年代咱村有鳥類麻雀、喜鵲、斑鳩、野鴿子、地里的百靈鳥,五十年代城牆上還有貓頭鷹。現田野里會有野雞。

農田水利

交通工具運輸事業: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縣城境內以步行為主,腳踏車村內只有幾輛,不到百分之一的農戶有。五十年代初騎驢騎馬走親戚並不是奇怪的現象。學生上學在十里外處,背著饅頭以及紅薯,在吃過午飯之後就開始出發。趕集的人們則選擇早飯後出發,回來時正趕夕陽西下,一天的時間就這樣過去了。那時基本是土路不易行走,特別在下雨天更是惱人,兩腳濕透並沾滿泥巴。

莊稼人種地運土運糞運莊稼,用的是“大車”,“大車”是木頭製作成,由鐵匠來固定成形。運東西時用兩個或三個牲畜拖上大車。另有一種車稱為“鐵軲轆車”,車輪比木頭制的“大車”小,是用生鐵鑄成的輪子,車廂也是用木頭製作的;還有一種車稱為“轎車”,是用來供客人乘坐的,和拉糞土的車輪基本一致,只是做工細使得看起來精緻輕便些,而車廂是不一樣的,上面用竹子編成拱形棚在頂上,這樣車廂里就可以坐人。前面加上小視窗並配有窗簾,顯得很講究,一般在結婚時用這樣的車。另有墊牲畜圈的“土車”。那時候去地里幹活運東西都基本靠人工背著完成,純粹的體力勞動。

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有了架子車(俗稱“拉拉車”)。車輪胎是橡膠的,基本和現代類似,車廂依舊選用木材製作,村民運糞運土方便許多。經濟條件好點的戶主先買先用,當時生產隊也有以架子車租賃,來獲取租賃費用。七十年代末期有生產隊買了膠輪大車運土肥(有機肥)。七十年代末期兩個生產隊都買了手扶拖拉機,有效減少了體力運輸,另外記得當時取媳婦還有用手扶拖拉機的呢。

改革開放後的幾十年間變化非常快,八十年代大部分戶主有了腳踏車,個別戶主有了機車,另有私人購買手扶拖拉機。到了九十年代以後機車增加,三輪車、四輪拖拉機,以牲畜運輸的情況漸漸消失。21世紀機械化程度提高,增加了電動車,莊稼地的農活徹底不用牲口,此時也無人再養牲畜了。“50拖拉機”(50是型號)有各別農戶購買,現莊稼活都是機械化完成。

21世紀以後,本村巷道全部鋪成水泥路面,比以往去周圍村便捷太多。且到縣城有專門的大巴車,每天三趟,去西安、合陽縣城都很方便。現三輪柴油車幾乎家家都有,而且電動車在有些農戶家放了好幾輛,此外旋耕機、打藥機器都有配置。腳踏車由此退出了歷史舞台,現在已經作為老人鍛鍊身體用的工具。

照明設施: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照明主要以煤油燈為主,進一步有了玻璃罩子燈、馬燈、蠟燭。演戲時都是油燈,五十年代中期有了汽燈(據說本村是周圍村最早買汽燈的村莊)。到了七十年代村里開始通電,先期是從鄰村的范家窪村接過來低壓電,直到七十年代末通上了高壓電。21世紀初村里進行了高壓電路改造。

通訊事業:上世紀五六十年年代村里是沒有電話機的,通電話只能去遠在十幾里的路井鎮郵電所。七十年代村里出現一部電話機,但是有時能通有時卻出問題,因此主要依託人來傳話。通訊事業的發展主要在21世紀村里接上了電話線,由此80%的戶主有固定電話。看看現在的情況,手機是老少必備的。這是一個節省時間、節省精力、解放人力的重大跨越。

如今村里人的生活已基本和城市差不多,去田地有電動車,下工後由浴室洗澡,天氣熱了有空調,累了可以躺沙發睡覺,廚房設備齊全,冰櫃等家電設施應有盡有。想想春節時全家人坐一塊聊天的場景,其樂融融。

祠堂與土地

先輩在本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祠堂。現戲樓北邊是學校,有祠堂五大座,每座三間房,解放前後時期是學校所在地。村南巷有緊挨著的三座祠堂,現仍存在。村中間(現村中心廣場)有祠堂,西邊三座東邊兩座,為原村政府村委會辦公地點。解放初到五十年代末村裡的祠堂國家曾占用,是由於當時建國不久國家的糧庫未建成。徵收的公購糧存放在村裡的祠堂,合陽縣南的公購糧存就放在此。到合陽縣南的村子裡,70歲左右的老人都能知道高原寨村,因為他們都來這邊交過糧。老人們豎起大拇指說道“高原寨好村子!”是啊,他們怎能忘記城牆聳立群樹環抱的王家圪垯呢!

先輩在本村留下了另一寶貴的遺產--土地。本村的土地比周圍村都要多。據一九四七年追遠祠的族譜記載那時我村土地2300畝,300多人口,即人均土地7畝;而現土地1700畝,共420人(2016),人均土地4畝。相比周圍村人均土地2-3畝,最少的大荔縣北白池村分得的責任田每人僅僅1畝6分。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而本村人勤勞樸實、辛勤耕耘,為國家貢獻多。在人民公社生產隊的年代,本村兩個生產隊每年為國家交公購糧10萬多斤。實行生產責任制後本村人均每年交納公購糧200多斤。

先輩在本村留下了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文化傳統。解放前只有我們村辦學早,當時是用轎車接送老師,老師工資不能賒欠,有些村莊沒有學校,那些村裡的孩子就來本村讀書。有了好傳統,我們代代傳,再苦不能苦孩子!村里始終把教育事業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讀好書上好學”是全村人的共同心愿!改革開發幾十年來,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2016年全村每兩戶有一名本科畢業的大學生,有10%的農戶有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1993年本科上線的6人,2011年參加高考的學生12人,本科上線9人,升學率75%。幾十年來我們村有在美國、法國讀研究生的學子畢業,有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畢業的研究生,他們分別在祖國不同工作單位上班,奉獻青春年華。

學海無涯知識無止境,讓我們高原寨人互勉,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國奉獻、為家鄉爭光。勇於追求科學技術,勇於攀登世界科學高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