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腧療養臟法是根據《靈樞。背腧》“背腧……按其處,應化中而痛解”等論述為依據,以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所在的皮部為主,套用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散瘀功效的黃芥腧通油,並施以閃罐,以激發陽氣,調整臟腑功能,起到振奮陽氣,活血通絡的作用。作用機理
腧,即背俞穴,是臟腑之氣所輸注、結聚於背腰部的腧穴,與臟腑有密切關係,是陰病行陽的重要場所。南昌回春堂風濕病中醫專科醫院根據中醫理論創造了此法。中醫認為人體腹為陰,背為陽,督脈行於背部正中,主人一身陽氣,為“陽脈之海”。足太陽膀胱經行於脊柱兩旁,為“諸陽之屬”,兩者經氣相互交會,膀胱經第一側線的腧穴與內臟較為接近,不僅能反映臟腑功能的變化,而且可用於治療各類臟腑疾患;膀胱經第二側線穴位善調五志,且督脈如絡腦,作用於此可調節人體五志,使精神情志活動趨正常。“背部薄如餅,腹部深似井”,作用於背部,易促進脾胃等五臟六腑功能,促進氣血運行。在經絡理論中,皮部是經脈功能反應於體表的部位,也是經脈之氣散布之所在,通過腧療閃罐對背部腧穴進行良性刺激,再依靠人體自控系統的傳達和調節,從而起到調節臟腑昇陽開痹的作用。該療法將灸法、推拿、瘀血療法三者融為一體,激活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陰陽平衡的功效。該療法操作簡易,療效可靠,無毒副作用,刺激輕柔,感覺舒適,易於接受。功效
調節臟腑,昇陽開痹,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祛風散寒。適應症
(一) 代謝性疾病:高血脂、高血粘度、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壓等。(二) 風濕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關節炎,痛風,肌筋膜痛綜合徵(纖維織炎、纖維肌痛)等。
(三) 消化系統疾患:胃痛、消化不良、腹瀉、便秘、膽囊炎等胃、腸、膽囊炎疾患。
(四) 呼吸系統疾患:咳嗽、哮喘、支氣管炎、肺炎、感冒等。
(五) 頸、肩、腰腿疾患。
(六) 免疫功能異常及體質虛弱者。
操作方法
(一)患者取俯臥位,暴露背部和頸項部。(二)背診:
1、 望診:望局部皮膚有無丘疹、皮屑、高低對稱否。
2、 聞診:是用聽覺和嗅覺來偵察背部。
3、 問診:詢問賓客平時北部是否有不舒服感覺,並在進行背部觸診時要時時詢問賓客有無壓痛。
4、 切診:叩診背部,切按足太陽膀胱經從大杼穴開始到八髎穴終,切按督脈從大椎穴至長強穴。尋找阿是穴或阿是穴帶做標記。
(三)在背部均勻塗抹黃芥腧通油。
(四)以大椎穴、至陽穴、命門穴、肺俞穴、三焦俞、腎俞穴位基本穴,辨證結合阿是穴和阿是穴帶部位選穴。
(五)用閃火法在背部沿著督脈和膀胱經第一側線、第二側線,自上而上、自內而外反覆行閃罐法,每次連續閃100~500罐,以出痧為度。每周1—2次,10次為一療程。視病情可做2~4個療程。
(六)辨證施術
1、 代謝綜合徵者肝俞、腎俞、胰俞重點閃罐。
2、 行痹取風門、隔俞、肝俞重點閃罐;痛痹取腎俞、命門重點閃罐;著痹取胰俞、腎俞重點閃罐;熱痹,大椎重點閃罐。
3、 消化系統疾患重點閃脾俞、胃俞、膽俞。
4、 呼吸系統疾肺俞、脾俞、腎俞重點閃罐。
5、 體質虛弱免疫功能異常者可與脾俞、腎俞、肝俞重點閃罐,以促醒臟腑、調節免疫力。
注意事項及禁忌症
(一)注意治療間隔,防治皮膚損害。(二)操作規範、熟練,防治燙傷。
(三)孕婦、習慣性流產者,外傷大出血者,危重烈性傳染病人和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者,血友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禁用。
(四)嚴重骨質疏鬆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