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休閒論

體育休閒論

《體育休閒論》是 2008年 由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圖書。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體育休閒論

《體育休閒論》吸納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我國台灣地區的一些專家的觀點,也在國內研究休閒娛樂同仁的論著里得到許多啟迪。西方體育傳入中國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然而,有太多的人至今仍然不知道體育與休閒娛樂有何關係,實在令人遺憾。今天,為使中國體育在2008年奧運會後更好地發展,就面臨休閒時代的體育活動講一點道理,可以視為一種新鮮而另類的體育理論。

編輯推薦

《體育休閒論》與時俱進的精神進行理論創新,提高我國體育科學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指導體育實踐的能力,為促進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保障。

目錄

總序

時代呼喚體育理論創新

——《體育新視角》叢書前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休閒理論

第三章 身體娛樂論

第四章 遊戲回歸論

第五章 競技趨向論

第六章 健康休閒論

第七章 套用論

第八章 結論

後記

序言

在人類歷史舞台上,體育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進入現代社會以來,體育事業蓬勃發展,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關聯度越來越大,成為蔚為大觀的文明現象。體育不僅僅是一種身體運動,更是一種教育手段,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載體,一種財富基石。體育事業是積極進取、公平公正、規則至上、團結友愛、健康自然、以人為本的事業。

重視體育、發展體育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精神。健康是小康生活的前提,是事業發展的依託,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而體育是獲得健康的最積極有效的途徑之一。體育不僅塑造人健康的體魄,而且更培養人健全的精神,並通過對人的全麵塑造,對社會產生積極而重大的影響。

2006年,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在北京體育大學演講時說:“通過體育運動,我們能夠培養青年人傳統的人文價值,這不僅能塑造他們的內在品格,更有助於構建他們所生活的社會。”前南非總統曼德拉也有一句名言:“體育具有改變世界的力量。”這反映了當今世界對於體育、對於奧林匹克運動的普遍共識。

體育同時也是一門科學。它具有特定的發展規律和與時俱進的本質屬性,擁有自己的思想體系、理論體系、工作體系、科學構架和戰略策略,特色和個性十分鮮明。值此北京奧運會向我們走來之際,由四川省體育局和四川體育發展戰略研究會牽頭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撰寫的《體育新視角》叢書即將正式出版。這是獻給北京奧運會的一份厚禮,是實踐人文奧運理念的具體行動,同時也是體育理論界借北京奧運會的東風,進一步加強體育理論研究、努力發展體育理論成果的思想結晶,對於指導新時期體育事業的發展是一件很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多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體育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密圍繞經濟社會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對體育工作的要求,不斷取得新的進展。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進步,體育事業必將面臨一系列嶄新的機遇和挑戰,體育事業呼喚著更加堅實的科學理論指導和支撐。體育理論界要緊緊抓住機遇,勇敢迎接挑戰,繼續解放思想,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進行理論創新,提高我國體育科學理論水平,進一步增強指導體育實踐的能力,為促進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保障。

後記

西方體育傳入中國已經有一個多世紀了,然而,有太多的人至今仍然不知道體育與休閒娛樂有何關係,實在令人遺憾。今天,為使中國體育在2008年奧運會後更好地發展,就面臨休閒時代的體育活動講一點道理,可以視為一種新鮮而另類的體育理論。本書吸納了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我國台灣地區的一些專家的觀點,也在國內研究休閒娛樂同仁的論著里得到許多啟迪;6年來,收集、翻譯和整理材料以及持續的項目研究工作,有幸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深圳觀瀾高爾夫球會朱樹豪先生的資助;2004年編寫教材《體育休閒娛樂的理論與實踐》時,虞重乾教授帶領他的一批博士生高效地按期完成了“實踐”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曹京華編輯耗費了許多心血;當時程志理、古柏、趙文、程大力等參與了部分撰寫和策劃;我的學生彭文革、郭葉、陳薇、張軍獻、李因霞、張義飛、蘭誠、王廣進、馬廉禎、陳華、周蘭君等在華南師範大學攻讀碩士或博士研究生期間參與了具體的資料整理和翻譯工作。在此一併表示深深的謝意。感謝盧元鎮教授為拙作賜序。他既是國內最早倡導此類研究的學者,也是在華南師範大學體育人文社會學科業務活動時聽我匯報休閒娛樂研究思路以後提出中肯意見的同事。

文摘

像歌舞那樣,高水平的競賽具有表演的性質,主要是供人們在休閒時觀賞。一般水平的人可以參與一般水平的競技作為消遣,主要獲得精神快樂。各種競技運動項目都有水平高低之分,無論觀賞還是參與,都應該給人帶來快樂。在強制性體育鍛鍊形式逐漸淡化的休閒時代,突出競技運動的娛樂性,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參與。競技運動的娛樂化背景,是社會各領域的娛樂化趨勢。如:政治一軍事的娛樂化,諸如斯瓦辛格的明星效應、血腥的戰鬥成為觀賞節目等等;經濟一商業的娛樂化,諸如美女車展、足球寶貝等等;媒體一大眾傳播的娛樂化,諸如評書式的學術演講、超女比賽的炒作等等;生活方式的娛樂化追求質量與幸福感;精神生活的娛樂化製造減壓與麻醉……“從工具到玩具”強調了體育向文化本位的回歸,在休閒時代增強表演娛樂性,是中國歷來作為政治工具的高水平競技運動所特別需要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孜孜不倦、欲求不得的悠閒生活的理想,在2l世紀可望變成現實。2003年,中國的GDP人均達到了l 000美元,總體進入了小康社會。21世紀初期的20年中,保守估計,中國經濟的年平均增長速度如果能保持在6.5%一7.5%之間,人口總量如能控制在14億以內,即使考慮到東亞國家在發展中存在的貨幣相對升值因素,人均GDP依然可以達到4 200美元,屆時,中國完全可以坦然迎接休閒時代。中國體育,將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得到前所未有的長足發展。中國的所謂體育產業,也將主要圍繞高水平競技運動的市場化得到快速發展。體育文化中,只有高水平競技運動可以通過競賽表演獲得突出 的經濟效益。從世界範圍內看,已開發國家已經具備了休閒經濟的形 態特徵,高水平競技運動走向市場,成為滿足人們娛樂需要的“玩 具”。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斷增長,必 然使消費結構向發展型、享受型升級,從而促進參與體育有關的競 賽表演服務業的消費。國家統計局根據聯合國的標準把體育行業改 為“文化、體育、娛樂業”,主要是針對競賽表演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