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系建模與仿真:基礎與實踐
作者:(美)Bernard P. Zeigler,(美)Hessam S. Sarjoughian 著,張霖,宋曉,吳迎年 譯
定價:9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98629
出版日期:2018.05.01
印刷日期:2018.04.10
本書以全新的編排方式,由淺入深,循循漸進,並吸收現代計算方法介紹信號與系統的基本內容,包括:信號與系統分析的基本概念與方法;連續時間系統與離散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連續信號的傅立葉變換與系統的頻域分析;連續信號的拉普拉斯變換與系統本書反應了齊格勒教授及其團隊在DEVS方面最新的研究與套用成果,系統且詳細地介紹了如何利用DEVS和系統實體結構(SES),在MS4 Me等軟體環境支持下,開展各類複雜系統的虛擬構建及仿真試驗。
目錄
第Ⅰ篇基本概念
第1章體系建模與仿真
1.1虛擬構建與試驗
1.2面向虛擬構建與試驗的建模和仿真內涵
1.3多範式建模實現多學科協同
1.4學術背景
1.5體系建模和仿真入門
第2章DEVS集成開發環境
2.1MS4Me建模仿真環境
2.1.1針對建模仿真用戶的介紹
2.1.2針對建模仿真開發人員的介紹
2.2針對建模仿真專家的介紹
2.2.1系統結構和行為
2.2.2有限確定性DEVS
2.2.3系統實體結構
2.3爵士樂隊案例
2.4本章小結
附錄DEVS的關鍵屬性
參考文獻
第3章系統實體結構基礎
3.1建模仿真的簡單流程
3.2建模仿真過程組件的分解和耦合
3.3建模仿真過程的分層結構
3.4本章小結
第4章DEVS自然語言模型及其細化
4.1在時間序列中生成作業的FDDEVS模型
4.2處理作業的FDDEVS模型
4.3簡單的工作流耦合模型
4.4在Java中將FDDEVS細化為具有完整能力的模型
4.5將ProcessorOfJobs細化為Java模型
4.6變換器:測量作業完成時間和吞吐量的模型
4.7使用細化過程處理不確定性狀態轉換
4.8使用細化過程處理多路並發輸入
4.9使用細化過程生成多路並發輸出
4.10使用時序圖加快模型開發過程
4.11本章小結
附錄變換器FDDEVS檔案(Transducer.dnl)
第5章特化和修剪
5.1特化
5.2特化的修剪
5.3特化的多次出現
5.4添加特化的規則:沒有規則
5.4.1根實體下的特化
5.4.2方面實體下的特化
5.4.3特化實體下的特化
5.4.4組合特化
5.5變數和特化
5.6本章小結
第6章方面和多方面
6.1多方面(分解)
6.1.1表達同一實體的不同方面
6.1.2修剪方面
6.1.3方面:視角和抽象
6.2多方面——實體的多個相關分解
6.2.1方面的局限性
6.2.2多方面重組
6.2.3多方面修剪
6.2.4多方面統一耦合
6.2.5一對多和多對一的耦合
6.2.6基於多方面的分層構建
6.2.7統一成對耦合
6.2.8預定義的耦合規格說明
6.3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管理修剪中的繼承
7.1創建帶下畫線的實例
7.2指定繼承的基類
7.3配置基類
7.4修剪中的繼承
7.5指定來自子類的繼承
7.6本章小結
第8章自動修剪和基於規則的修剪
8.1自動修剪
8.1.1枚舉修剪
8.1.2隨機修剪
8.2上下文無關修剪及上下文相關修剪
8.2.1上下文相關選擇的修剪算法
8.2.2有條件的基於規則的修剪
8.2.3unless或ifnot條件規則
8.2.4實例:時間嚴格(timecritical)的建模與仿真
8.2.5從剩餘選項中隨機選擇
8.3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Ⅱ篇高級概念
第9章DEVS仿真協定
9.1DEVS仿真協定概述
9.2DEVS仿真協定在MS4Me中的體現
9.2.1接口對象
9.2.2輸入輸出連線埠
9.2.3有限確定性離散事件仿真系統(FDDEVS)規格說明
9.3實現DEVS協定的分散式仿真
9.3.1標準的DEVS協定實現
9.3.2基於點對點訊息互動的DEVS協定實現
9.3.3基於實時訊息互動的DEVS協定實現
9.4作為仿真互操作標準的DEVS協定
9.4.1帶事件調度仿真器的DEVS協定
9.4.2關於仿真的互操作性的經驗教訓
9.5本章小結
附錄ASimulator.dnl摘錄
附錄BCoordinator.dnl摘錄
參考文獻
第10章動態結構:智慧型體建模和發布/訂閱
10.1動態結構和智慧型體建模
10.2基於發布/訂閱的數據分發機制
10.2.1發布者
10.2.2訂閱者
10.2.3發布/訂閱路由器
10.2.4發布/訂閱操作
10.3數據分發服務
10.3.1數據分發服務中的DEVS仿真協定
10.3.2DEVS信息
10.3.3相關連線埠和通信主題
10.4本章小結
附錄AExcerptsfromPublishSubscribeRouter.dnl
附錄BExcerptsfromAgent.dnl
參考文獻
第11章基於興趣關注的信息交換:映射與模型
11.1背景
11.1.1汽車購買中的信息框架套用實例
11.2網路數據收集裡的套用
11.2.1網路流量數據表示
11.3映射方法
11.3.1多方面映射
11.4交換XML的DEVS模型
11.4.1生成XML檔案的模型
11.4.2用DEVS模型描述基於系統實體結構的
XML映射
11.4.3主系統實體結構到基於興趣關注的系統
實體結構的映射
11.4.4交換相同XML的模型
11.5本章小結
附錄系統實體結構實例
參考文獻
第12章構建DEVS模型的語言
12.1原子模型的受限自然語言規格說明
12.1.1FDDEVS模型的局限性
12.1.2FDDEVS增強設施
12.1.3增強設施的開發優勢
12.2分層耦合模型的受限自然語言規格說明
12.3DEVS和UML
12.4本章小結
附錄FDDEVS的形式化定義
參考文獻
第Ⅲ篇套用
第13章柔性建模的支撐環境
13.1通過開發過程支持多路徑
13.2SOA(面向服務架構)中作為服務的建模仿真工具
13.3實例研究:分體式衛星系統
13.3.1建模仿真支撐環境如何適應各類利益相關方
13.3.2系統實體結構:MSE柔性的關鍵支撐
13.3.3建模仿真支撐環境的實現:面向服務架構
13.3.4建模仿真支撐環境的仿真服務
13.3.5使用Web服務的仿真
13.4建模仿真支撐環境操作:執行緒實例
13.5本章小結
附錄
參考文獻
第14章基於服務的軟體系統
14.1引言
14.2基於服務的軟體系統
14.3面向服務的體系架構
14.4SOADEVS仿真建模
14.4.1簡單模型
14.4.2複合模型
14.5SOADEVS模型組件
14.5.1通用訊息
14.5.2簡單服務
14.5.3複合服務模型
14.6仿真模型範例
14.7動態結構SOAD
14.7.1代理執行模型設計
14.7.2扁平和分層模型組合
14.8本章小結
14.9練習
參考文獻
第15章雲系統仿真建模
15.1引言
15.2軟體/硬體協同設計
15.3SOCDEVSSW/HW建模
15.3.1軟體服務系統模型
15.3.2硬體系統模型
15.3.3服務系統映射
15.4面向服務的語音通信系統
15.4.1基本度量
15.4.2仿真參數估計
15.4.3實驗設定和執行
15.4.4實例仿真結果
15.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6章體系模型庫
16.1引言
16.2邏輯化、可視化和持久化建模的統一
16.2.1簡單的網路病毒模型
16.2.2模板、模板實例和實例模型的類型
16.2.3仿真和非仿真類型的模型
16.2.4邏輯模型
16.2.5可視化模型
16.2.6持久化模型
16.2.7模型命名空間
16.3CoSMoS進程生命周期
16.4CoSMoS雲建模
16.4.1硬體模型
16.4.2軟體模型
16.4.3軟體(服務)系統映射模型
16.4.4模型約束
16.5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7章基於體系的生命系統建模與仿真
17.1生命系統建模與仿真中的挑戰
17.2DEVS和VLE為何適用於生命系統建模和仿真
17.2.1系統方法:湧現與規模轉換
17.2.2異構形式和生命系統複雜性
17.2.3VLE和試驗計畫
17.3動物流行病的監測和控制
17.3.1動機和目標
17.3.2模型描述
17.3.3仿真結果
17.4植物生長模型
17.4.1動機和目標
17.4.2Ecomeristem模型
17.4.3總體功能
17.4.4拓撲
17.4.5DEVS的實現
17.4.6驗證
17.4.7結論
17.5生命系統的模型連續性
17.6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18章基於活躍度的體系實現
18.1能量與活躍度
18.2體系原型構建
18.3實驗框架和定時需求
18.4體系模型中的能量和活躍度
18.5活躍度概念綜述
18.6定時需求、能量和活躍度
18.7體系實例:撲救森林火災
18.8體系硬體實現的有關活動
18.9實驗測試
18.10本章小結
附錄Quantizer.dnl
參考文獻
體系建模與仿真:基礎與實踐
插圖目錄
插圖目錄
圖1.1以建模和仿真為中心的體系開發6
圖2.1爵士樂隊的順序圖接口示例13
圖2.2由時序圖生成的爵士樂隊模型13
圖2.3MS4Me初始用戶界面的一部分14
圖2.4用於創建原子模型的受限自然語言15
圖2.5用於將FDDEVS模型擴展為成熟DEVS模型的標記塊16
圖2.6面向系統實體結構規格說明的受限自然語言16
圖2.7顯示分解和特化圖示的系統實體結構樹17
圖2.8MS4Me指定結構和行為的方法18
圖2.9RhythmSection的狀態圖22
圖2.10作為系統規格說明的DEVS原子模型24
圖2.11作為系統規格說明的DEVS耦合模型的耦合封閉性25
圖2.12面向離散事件系統的DEVS普適性和獨特性25
圖3.1“瀑布”形式的建模仿真過程28
圖3.2建模仿真過程的系統實體結構圖28
圖3.3建模仿真過程的系統實體耦合結構圖32
圖3.4SES生成的DEVS耦合模型的仿真查看器32
圖3.5分解DataGatherPhase的SES擴展結構圖33
圖3.6作為MSProcessSystem中的一個擴展組件的
DataGatherPhase模型34
圖3.7MSProcessSystem的分層模型(以黑盒模型的形式展示了
組件耦合模型)35
圖3.8ClarifyObjectivesPhase的分解圖36
圖3.9ContructModePhase的分解圖37
圖3.10ExecuteModelPhase的分解圖37
圖3.11InterpretResultsPhase的分解圖38
圖4.1作業生成器的框架圖與狀態圖41
圖4.2仿真查看器中的GeneratorOfJobs43
圖4.3ProcessorOfJobs的框架圖與狀態圖43
圖4.4仿真查看器中的ProcessorOfJobs44
圖4.5模型查看器中的簡單工作流模型45
圖4.6DEVS模型中的輸入與輸出連線埠45
圖4.7GeneratorOfJobs的狀態圖描述47
圖4.8ProcessorOfJobs的狀態圖51
圖4.9仿真查看器中擴展後的SimpleWorkFlow模型53
圖4.10書的生命周期54
圖4.11反應過程的系統實體結構框架圖54
圖4.12用於測試無人自主系統的時序圖60
圖4.13測試無人自主系統的耦合模型60
圖4.14使用時序圖來細化變換器包61
圖4.15用於測試無人自主系統的分層模型62
圖4.16用特化增強系統實體結構63
圖5.1表示meansToGetData特化的MSProcessSystem系統實體結構67
圖5.2從初始選擇到最終完成的修剪過程68
圖5.3修剪界面中多次出現的特化的SES結構69
圖5.4一輛車的SES分層結構72
圖6.1添加fastProcess後MSProcessSystem的SES框架75
圖6.2多方面重構78
圖6.3Alltoall的耦合模式80
圖6.4基於匹配的耦合81
圖6.5MultiEnclaveNet結構83
圖6.6單軌電車車站組合86
圖7.1修剪和轉換的SimpleWorkflow94
圖8.1JobContext系統實體結構100
圖9.1DEVS的分層服務架構109
圖9.2DEVS仿真協定110
圖9.3MS4Me中的協調器和仿真器112
圖9.4仿真器的輸入和輸出連線埠114
圖9.5協調器的輸入和輸出連線埠114
圖9.6協調器的狀態圖115
圖9.7仿真器的狀態圖116
圖9.8具有多方面耦合的標準DEVS協定實現118
圖9.9具有多方面耦合的基於點對點訊息互動的DEVS協定實現120
圖9.10帶有多方面耦合的基於實時訊息互動的DEVS協定實現121
圖9.11套用於基於事件的仿真器的DEVS仿真協定123
圖10.1AgentAndActor的初始結構狀態131
圖10.2AgentAndActor模型後續結構狀態131
圖10.3簡單想定的時序圖134
圖10.4發布者的狀態圖134
圖10.5訂閱者的狀態圖134
圖10.6附加了政治(Politics)耦合連線埠的簡單仿真查看器135
圖10.7路由器的狀態圖136
圖10.8測試案例的順序圖137
圖10.9DEVS/DDS分散式仿真結構139
圖10.10“所有”與“每個”的耦合關係142
圖10.11跟蹤執行者的發布/訂閱服務144
圖11.1系統實體結構和修剪的實體結構通過ontology和
imiplementations層聯繫起來151
圖11.2基於系統實體結構的信息交換框架151
圖11.3性能分析和安全測試的信息交換框架156
圖11.4由主PacketInfo系統實體結構到消費者需求的映射157
圖11.5從PacketInfo系統實體結構到POD攻擊系統實體結構的映射158
圖11.6從源SesPesPair對象到目標SesPesPair對象的映射159
圖11.7多方面之間的映射160
圖11.8狀態設計器生成GeneratorXML的圖解161
圖11.9GeneratorXML的狀態圖示注162
圖11.10帶有標註的MapXML的狀態轉換圖164
圖11.11NetDataDistributor順序圖165
圖11.12MapNDistributor的狀態圖166
圖11.13基於共享SesPesPair的模型之間的XML交換167
圖11.14SimonSays實例中檔案交換的SES大綱167
圖12.1虛擬構建與測試的支持層次171
圖12.2DEVS自然語言到Java模型的流程示意圖172
圖12.3從自然語言到SES再到MS4MeJava模型的路徑示例圖177
圖12.4FDDEVS與SES生成路徑的結合示意圖177
圖12.5UML與DEVS的規格說明語言178
圖13.1調節柔性MSE中的不同利益相關方188
圖13.2開發訓練仿真器的另一個流程188
圖13.3採用反向驗證步驟的仿真器開發過程189
圖13.4仿真器開發過程中的信息流190
圖13.5由與中央存儲區互動的工具支持的仿真開發過程190
圖13.6SOA中作為服務支持建模仿真的工具191
圖13.7顯示典型服務序列(紫色)和信息流(灰色)MSE工作流195
圖13.8建模仿真支撐環境(MSE)的實現196
圖13.9建模仿真支撐環境(MSE)工作流的受限編排197
圖13.10具有封裝的實驗框架和物理模型仿真器(PMS)的仿真服務198
圖13.11實驗框架的互動199
圖13.12主系統實體結構(SES)給出了服務需求的特徵描述和擬探索的
可能的架構202
圖13.13SatelliteModule(衛星模組)重構為ImageSats和RelaySats204
圖13.14從主系統實體結構(MasterSES)到物理模型系統實體結構
(PhysicalModelSES)的映射205
圖14.1自適應的基於服務的軟體系統概念模型214
圖14.2面向服務計算中的服務和訊息傳遞模式215
圖14.3SOA兼容的DEVS簡單服務組合217
圖14.4SOA兼容的複合服務組合218
圖14.5SOAD中的訊息220
圖14.6服務客戶與端點之間的聯繫221
圖14.7SOAD中的簡單服務221
圖14.8ServiceProvider中的內部事件函式222
圖14.9複合服務模型224
圖14.10業務過程執行語言224
圖14.11旅行社服務模型226
圖14.12採用語音通信的分層USZIP服務227
圖14.13採用複雜ResortByZip服務的簡單USZIP和Resort服務228
圖14.14代理執行類圖模型233
圖14.15代理執行模型的時序圖234
圖14.16執行模型的狀態圖235
圖14.17代理模型的狀態圖235
圖14.18添加和移除代理和訂閱者的代碼片段236
圖15.1語音通信系統示例242
圖15.2系統集成協同設計流程的基本步驟243
圖15.3基於軟體/硬體組件及其集成的雲系統分割理念243
圖15.4通用軟體服務仿真模型類圖245
圖15.5處理作業和信息軟體服務作業圖248
圖15.6軟體服務系統模型249
圖15.7代理、發行者和訂閱者的設計規格說明249
圖15.8處理機模型組件(DEVSSuite仿真器樹形結構)256
圖15.9三種軟體服務的輸入輸出映射及其對應的處理機和
網路交換器258
圖15.10一個單處理機支持兩種軟體服務258
圖15.11使用通過兩個鏈路和一個交換機連線的兩個處理器的
兩種軟體服務互動259
圖15.12子網路的SES259
圖15.13處理器和服務的SES261
圖15.14有背景流量和沒有背景流量的吞吐量測量一264
圖15.15有背景流量和沒有背景流量的吞吐量測量二265
圖15.16有背景流量和沒有背景流量的吞吐量測量三265
圖15.17通過使用一個路由器連線兩個處理機,包含一個發行者、
兩個訂閱者、一個代理的語音通信系統266
圖16.1使用代碼生成進行的邏輯化、可視化和持久化建模270
圖16.2邏輯化、可視化和持久化類型的模型271
圖16.3支持檢測感染信息的病毒網路模型273
圖16.4遞增模型開發過程274
圖16.5典型病毒網路模型中的模板、模板實例和實例模型的
樹形結構圖274
圖16.6邏輯模型特化275
圖16.7描述樹形結構和方塊模型的CoSMoSUI視圖277
圖16.8含有其他複合模型的複合實例模板模型,以及另一種含有
圖元組件的複合模型的框圖278
圖16.9NetVirusExp模型組件的結構複雜性度量和VirusProcQ
模型組件的行為複雜性度量279
圖16.10模板、實例模板和實例模型實體及其之間的關係279
圖16.11非仿真模型和連線埠及其與模板模型和實例模板模型間的
關係280
圖16.12用於存儲資料庫和平面檔案的CoSMoS目錄的工作空間281
圖16.13開發模型、配置實驗、執行仿真的CoSMoS生命周期進程282
圖16.14以SOA服務為例的圖元和複合實例模板實例模型283
圖16.15圖16.14中所示的實例模板模型的模板和實例模型284
圖16.16H樣式的硬體系統模型286
圖16.17有兩個特殊模板模型的軟體系統287
圖16.18軟體系統的映射模型287
圖17.1動物流行病監測和控制的概覽圖297
圖17.2監測、決策、控制和疾病的耦合模型(源自[Bont12])298
圖17.3(a)採取/不採取控制措施時的流行病軌跡;(b)監測模型“觀測”出的軌跡;(c)抽樣率的軌跡;(d)利用SIS模型並通過實驗程式模型估算的軌跡;(e)控制強度指標的軌跡300
圖17.4由一個主幹(含兩節)和兩個分櫱構成的分生組織模型的
MS4Me圖304
圖17.5Ecomeristem示意圖305
圖17.6Ecomeristem的簡化有限態自動機示意圖308
圖17.7水分脅迫和無水分脅迫時的稻田(第36天,
從第21天開始水分脅迫)309
圖17.8兩種基因型——IR64(上)和Azucena(下)的
Ecomeristem的驗證310
圖18.1連線信息和能量的活躍度316
圖18.2基於活躍度的系統設計方法316
圖18.3體系的簡化原型系統317
圖18.4通信增強型體系原型317
圖18.5與體系耦合的實驗框架318
圖18.6增強體系概念模型與框架的互動318
圖18.7體系實驗框架319
圖18.8計時延遲約束319
圖18.9體系實現模型的實驗框架320
圖18.10體系的部分實現模型320
圖18.11SensorSystem(感測系統)實現模型的擴展321
圖18.12適時發生的事件321
圖18.13活躍等級與對應的組件數322
圖18.14森林火災撲救體系架構324
圖18.15自適應量化器(Quantizer)狀態圖325
圖18.16自適應量化器感測器包326
圖18.17基於DEVS的硬體設計方法327
圖18.18測試案例實驗結果328
圖18.19可找出最少能量分配的頻率搜尋329
表格目錄
表3.1組件的輸入輸出30
表10.1通信主題、相關的DEVS協定的發布者和訂閱者140
表10.2“所有”和“每個”在複合中的作用143
表14.1基於服務的軟體系統的QoS指標214
表14.2DEVS和SOA元素之間的對應關係216
表14.3WSDL與服務信息和服務查找訊息220
表14.4TravelAgent服務模型的精選指標228
表14.5添加和移除發布者和訂閱者的時間238
表15.1語音通信配置260
表15.2硬體系統配置260
表16.1軟體/硬體協同設計模式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