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姿
體姿是指一個人的身體姿態,主要包括站、行、坐、手勢及面部表情等舉止活動。體姿是人的儀表美的動態展示。
"人際交往中,一個人的體姿不僅能反映出他(她)的道德修養和文化水平,而且能表現出他(她)與別人交往是否有誠意,甚至還可能影響到國家和集體的形象。
出自: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課件).《公共關係與公關禮儀》[M].第六章 體姿禮儀
體姿禮儀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不僅能以卓越的風姿展示人們的獨特氣質和風度,還能幫助人們表達自己的情感,探測他人的內心世界,而這無疑對人們自覺地培養優雅的氣質和風度、塑造美好的體姿形象、開展對應的禮儀活動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作和重要的現實意義<ref>朱燕.《現代禮儀學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體姿含義
從頭到腳的姿態隨時都在默默而語,它們成為與外部世界交流情感的信息。了解體姿的含義,並較好地理解和運用,往往是社交成功的關鍵。
具有共同性
人類在千百年的生活中,非常頻繁地使用著體姿語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們,雖有其各不相同的有聲語言,但許多基本動作語言的含義都具有相同性。
1、面部表情
人的面部不僅可以表明微妙的表情,而且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人的內心情感,傳遞人的內在信息。例如,臉上的眉毛、眼睛、嘴和下巴等就能表示極為豐富細緻而又微妙多變的神情。
1)眉毛
皺眉:不同意、憂愁或、盛憤怒等。 揚眉:興奮、喜悅等。 眉毛閃動:歡迎或、加強語氣等。 聳眉:驚訝或、悲傷等。 2)眼睛
目光正視:莊重、尊敬等。 目光仰視:崇敬、思索等。 目光斜視:輕蔑、心虛、仇恨等。 目光俯視:羞澀、緊張、害怕等。 瞳孔放大:喜愛、興奮、恐怖、緊張、憤怒、疼痛等。 瞳孔縮小:厭惡、疲倦、煩惱等。 3)嘴
嘴唇閉攏:和諧寧靜、端莊自然等。 嘴唇半開:疑問、奇怪、有點驚訝、傻裡傻氣等。 嘴唇大開:驚駭等。 嘴角向上:善意、禮貌、樂觀、喜悅等。 嘴角向下:痛苦悲傷、沮喪消極等。 嘴角緊繃:憤怒、對抗或意志堅定等。 嘟嘴:生氣、不滿意等。 4)下巴
上揚:傲慢、冷漠、倔強、不服輸或自我防禦等。 內抑:諂媚討好、害羞畏懼等。 2、身體姿勢
身體姿勢可主要分為靜態和動態兩大類,主要有站、坐、走等姿態。
1)站
標準站姿:嚴肅、莊重、自信、可靠、腳踏實地等。 兩腳分開尺余,腳尖略朝外偏:果斷、任性、富有進取心、不裝腔作勢等。 兩腿交叉站立:不嚴肅等。 一腳直立,另一腳彎置其後,以腳尖觸地:情緒不穩、變化多端、喜歡不斷的刺激與挑戰等。 雙臂交叉抱於胸前:消極、防禦、等。 身體抖動或搖晃:漫不經心、缺乏教養等。 雙手插入衣袋或褲袋:拘謹、小氣、畏縮、不嚴肅等。 2)坐
標準坐姿:沉著、穩重、冷靜、認真等。 上身緊靠椅背:內心有不安全感等。 頻繁變換架腿姿勢:心緒不寧、焦躁不安或對交談失去興趣等。 交談中開始架腿:對話題不感興趣或悠閒輕鬆等。 女性兩腿併攏,腳踝交叉而坐:有教養的表現等。 男性坐時交叉腳踝:警惕、防範或壓制恐懼緊張等。 坐在椅子或沙發邊緣:顯露心理劣勢、精神上缺乏安定感等。 深陷在沙發中:疲憊、懶散、隨便、自我感覺良好、缺乏教養等。 3)走
標準走姿:從容自信、瀟灑大方等。 弓著背走路:精神狀態處於低潮或有自我防衛的心理等。 雙手反背在身後:傲慢、呆板等。 身體晃蕩:輕佻、浮誇、缺少教養等。 3、身體動作
人際交往中,人的各種身體動作不僅可用來加強語氣,輔助表達,而且由於本身含義豐富,所以在危急或特定之時可代替說話。
1)頭部
頭部向前:傾聽、期望或同情、關心等。 頭部向後:驚奇、恐懼、退讓或、遲疑等。 頭部向上:希望、謙遜、內疚或、沉思,或為什麼事憂慮,也可能為做錯事而悔恨等。 點頭:答應、理解和讚許等。 搖頭:否定、遲疑等。 頭一擺:快走等。 2)肩部
聳聳肩膀:無所謂、無可奈何等。 雙肩耷拉:精神狀態差、沮喪、潦倒等。 3)手勢
掌心向上:坦誠直率、善意禮貌、積極肯定、無強制性和威脅性等。 掌心向下:強制命令、貶低輕視、否定反對等。 拳頭緊握:挑戰、表示決心、顯示團結和力量、提出警告等。 拳頭緊握,伸出食指:訓示或命令,指明方向或事物,有明顯的強制性和威脅性等。 握手有力:熱情、興奮、好動或自我表現欲旺盛等。 握手無力:個性懦弱、缺乏氣魄或傲慢、矜持、冷淡等。 交談、開會時手指小幅度動作:不耐煩、沒興趣、心不在焉或持不同意見等。 4)腿腳
雙腿交替抖動:為了消除內心的緊張感或壓力等。 腳掌敲打地面:不耐煩或緊張不安等。 跺腳:著急、埋怨或責怪等。 實際上,人體各部分的姿態動作是一個相互協調配合的整體,以上將其分成三個部分只是為了便於解釋。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分析破譯人的體姿含義時,一定要在綜合觀察的基礎上,再作出判斷。
具有差異性
雖然人類的體姿含義具有共同性,但是,由於受到民族習俗和文化背景的深刻影響,某些體姿,特別是某些手勢在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又可能具有不同的含義。
例如,伸出一隻手,拇指和食指合成一個圓,其餘三個指頭伸直或略屈,在我國,伸手示數時該手勢表示零或三;美國人或英國人卻用它表示“OK”,即贊成、了不起的意思;在法國,這一手勢表示零或沒有;在泰國表示沒問題、請便;在日本、緬甸、韓國表示金錢;在突尼西亞表示“傻瓜”;在巴西表示侮辱男人,引誘女人。
含糊性多意性
人的任何一種表情、姿態和動作,不論其在身體的什麼部位,都能傳遞某些信息,表露某些情感。,但這並不是說,表情、姿態、動作的含義在任何情況下都是確定的、不變的。因此,要正確領會某個體姿的含義,應該與交往對象發出的其他信息相聯繫。
1、某個體姿的含義需與整個體姿表現相聯繫
在交談中,倘若有一方的上身微微傾向前方,談話。單看這一個動作,難以斷定。如果綜合這人一連串的。如果他剛剛改變了雙臂交叉在胸前,上身後仰的姿態,而且神態從容,、目光專注,那么就是感興趣、被吸引的信號;如果他眼睛盯著其它地方,雙手夾握在椅子座面的邊緣,像是隨時準備起立而身體向前傾,這就是已經厭煩,很想站起來離開的表示。
所以,要得到某個體姿的準確含義應與整個體姿表現相聯繫。當然,如果你希望自己能有效地運用體姿,也應當注意使所有的體姿信號結合為一個有機聯繫、和諧的整體。
2、某個體姿的含義需與有聲語言相聯繫
身體姿態與有聲語言是密切配合、協調一致的關係,所以許多體姿的含義可以聯繫有聲語言來斷定。同樣是搓手掌的動作,若說“來,咱們開始乾吧!”這是工作前的“摩拳擦掌”,振奮精神;若推銷員搓著手掌對經理說:“咱們又搞到一筆好生意!”這是期待讚揚和獎勵;在外國的飯店裡,服務員來到桌前,搓搓手掌,問:“先生,還想喝點什麼嗎?”這是期待小費的暗示。可見,同樣的姿態表情,由於說的話不同,其含義也就各不相同。
在有聲語言的配合下,能夠更為準確地揣摩體姿信息的明確含義。
3、某個體姿的含義需與具體情況相聯繫
在這裡,具體情況是指一定的時間、場合、情景以及涉及的物體。如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雙臂交叉,兩腿相搭,腦袋下垂,整個身體呈收縮狀態,單是這個姿態,我們很難判斷是什麼意思。但如果此人是坐在汽車上,寒風凜冽,這顯然是因為天冷而採取的防禦姿態;如果是在午夜的候車室,則可斷定因為疲勞而正在打瞌睡;如果此人隔桌與人正在交談,那他的姿態說明了對這次談話持消極、否定的態度。
只有與具體情況相聯繫,才能有效地確定體姿的含義。
要求
在社交場合,舉手投足要顯示出應有的禮貌,“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是我國古人對人體姿勢的基本要求。在人的各種體姿儀態中,如站姿、坐姿、走姿和手勢,在社交禮儀中占有較重要的地位。把握良好姿態的要領,是作為青年的我們塑造美好風度形象的有效途徑。
站姿
站姿是生活靜力態造型的動作,優美、典雅的站姿是發展人的不同質感美、動態美的起點和基礎,能襯托一個人美好的氣質和風度。
1、標準站姿的動作要領
1) 身體舒展直立,重心線穿過脊柱,落在兩腿中間,足弓稍偏前處,並儘量上提。
2) 精神飽滿,面帶微笑,雙目平視,目光柔和有神,自然親切。
3) 脖子伸直,頭向上頂,下鄂略回收。
4) 挺胸收腹,略為收臀。
5) 雙肩後張下沉,兩臂於褲縫兩側自然下垂,手指自然彎曲,或雙手輕鬆自然地在體前交叉相握。
6) 兩腿肌肉收緊直立,膝部放鬆。女性站立時,腳跟相靠,腳尖分開約45°,呈“V”型;男性站立時,雙腳可略為分開,但不能超過肩寬。
7) 站累時,腳可向後撤半步,身體重心移至後腳,但上體必須保持正直。
由於日常活動的不同需要,我們也可採用其他一些站立姿勢。這些姿勢與標準站姿的區別,主要通過手和腿腳的動作變化體現出來。例如,女性單獨在公眾面前或登台亮相時,兩腳呈丁字步站立,顯得更加苗條、優雅。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站立姿勢必須以標準站姿為基礎,與具體環境相配合,才會顯得美觀大方。
2、訓練方法
1) 五點靠牆:背牆站立,腳跟、小腿、臀部、雙肩和頭部靠著牆壁,以訓練整個身體的控制能力。
2) 雙腿夾紙:站立者在兩大腿間夾上一張紙,保持紙不松、不掉,以訓練腿部的控制能力。
3) 頭上頂書:站立者按要領站好後,在頭上頂一本書,努力保持書在頭上的穩定性,以訓練頭部的控制能力。
4) 效果檢測:輕鬆地擺動身體後,瞬間以標準站姿站立,若姿勢不夠標準,則應加強練習,直至無誤為止。
坐姿
坐姿是一種可以維持較長時間的工作勞動姿勢,也是一種主要的休息姿勢,更是人們在社交、娛樂中的主要身體姿勢。良好的坐姿不僅有利於健康,而且能塑造沉著、穩重、文雅、端莊的個人形象。
1、標準坐姿要領
1) 精神飽滿,表情自然,目光平視前方或注視交談對象。
2) 身體端正舒展,重心垂直向下或稍向前傾,腰背挺直,臀部占坐椅面的2/3。
3) 雙膝併攏或微微分開,雙腳並齊。
4) 兩手可自然放於腿上或椅子的扶手上。
除基本坐姿以外,由於雙腿位置的改變,也可形成多種優美的坐姿,如雙腿平行斜放,兩腳前後相掖,或兩腳呈小八字形等,都能給人舒適優雅的感覺。如要架腿,最好後於別人交疊雙腿,,女子一般不架腿。無論哪種坐姿,都必須保證腰背挺直,女性還要特別注意使雙膝併攏。
2、入座、離座要領
1) 從椅子後面入座。如果椅子左右兩側都空著,應從左側走到椅前。
2) 不論從哪個方向入座,都應在離椅前半步遠的位置立定,右腳輕向後撤半步,用小腿靠椅,以確定位置。
3) 女性著裙裝入座時,套用雙手將後片向前攏一下,以顯得嫻雅端莊。
4) 坐下時,身體重心徐徐垂直落下,臀部接觸椅面要輕,避免發出聲響。
5) 坐下之後,雙腳並齊,雙腿併攏。
走姿
行走是人的基本動作之一,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行走姿態的好壞可反映人的內心境界和文化素養的高下,能夠展現出一個人的風度、風采和韻味。
1、標準走姿要領
1) 走姿是站姿的延續動作,行走時,必須保持站姿中除手和腳以外的各種要領。
2) 走路使用腰力,身體重心宜稍向前傾。
3) 跨步均勻,步幅約一隻腳到一隻半腳。
4) 邁步時,兩腿間距離要小。女性穿裙子或旗袍時要走成一條直線,使裙子或旗袍的下擺與腳的動作協調,呈現優美的韻律感;穿褲裝時,宜走成兩條平行的直線。
5) 出腳和落腳時,腳尖腳跟應與前進方向近乎一條直線,避免“內八字”或“外八字”。
6) 兩手前後自然協調擺動,手臂與身體的夾角一般在10°~15°,由大臂帶動小臂擺動,肘關節只可微曲。
7) 上下樓梯,應保持上體正直,腳步輕盈平穩,儘量少用眼睛看樓梯,最好不要手扶欄桿。
2、訓練方法
1)行走輔助訓練
A、擺臂。人直立,保持基本站姿。在距離小腹兩拳處確定一個點,兩手呈半握拳狀,斜前方均向此點擺動,由大臂帶動小臂。
B、展膝。保持基本站姿,左腳跟起踵,腳尖不離地面,左腳跟落下時,右腳跟同時起踵,兩腳交替進行,腳跟提起的腿屈膝,另一條腿膝部內側用力繃直。做此動作時,兩膝靠攏,內側摩擦運動。
C、平衡。行走時,在頭上放個小墊子或本子書本,用左右手輪流扶住,在能夠掌握平衡之後,再放下手進行練習,注意保持物品不掉下來。通過訓練,使背脊、脖子豎直,上半身不隨便搖晃。
2)邁步分解動作練習
A、保持基本站姿,雙手叉腰,左腿擦地前點地,與右腳相距一個腳長,右腿直腿蹬地,髖關節迅速前移重心,成右後點地,然後換方向練習。
B、保持基本站姿,兩臂體側自然下垂。左腿前點地時,右臂移至小腹前的指定點位置,左臂向後斜擺,右腿蹬地,重心前移成右後點地時,手臂位置不變,然後換方向練習。
3)行走連續動作訓練
A、左腿屈膝,向上抬起,提腿向正前方邁出,腳跟先落地,經腳心、前腳掌至全腳落地,同時右腳後跟向上慢慢墊起,身體重心移向左腿。
B、換右腿屈膝,經過與左腿膝蓋內側摩擦向上抬起,勾腳邁出,腳跟先著地,落在左腳前方,兩腳間相隔一腳距離。
C、邁左腿時,右臂在前;邁右腿時,左臂在前。
D、將以上動作連貫運用,反覆練習。
其他幾種體姿禮儀的基本要求:
1、點頭:在沒有必要行鞠躬禮,但又想向對方示意時,可用點頭表示。點頭時,轉折點在脖子,雙目應注視對方,可同時用微笑或話語向對方問好。
2、回頭:無論是誰,若突然被人由後面叫住,會毫無防備。倘若不假思索,只將頭部和視線轉向對方,很容易讓人誤會你在瞪他。正確的姿勢是,回頭時讓身體也稍向後側,轉向對方,以給人謙恭、友好的印象。
3、遞物:遞東西給他人時,應雙手將物品拿在胸前遞出。遞書時,應把書名向著對方,以便對方能夠看清楚。若是刀剪之類的尖銳物,要把尖銳的頭向著自己。遞物時,不能一隻手拿著物品,更不能將物品丟與對方。
4、接物:對他人遞來的物品應雙手接過。
5、招手:若碰到較親近的朋友或同事,可用舉手招呼表示問候。招手時,手的高度以在肩部上下為宜,手指自然彎曲,大臂與上體的夾角在30°左右。
6、“V”型手勢:食指和中指上伸呈“V”型,拇指彎曲壓於無名指和小指上,這個動作有“二”和“勝利”的含義。表示“勝利”時,掌心一定要向外,否則就有貶低和侮辱人的意思。
7、請的手勢:在標準站姿基礎上,將手從體側提至小腹前,優雅地劃向指示方向,這時應五指併攏,掌心向上,大臂與上體的夾角在30°左右,手肘的夾角在90°~120°之間,以親切柔和的目光注視客人,並說些適宜的話語。
8、鼓掌:鼓掌禮一般表示歡迎、祝賀、贊同、致謝等意。鼓掌時,一般將左手抬至胸前,掌心向上,四指併攏,虎口張開,用右手去拍打左手發出聲響。
腿姿態
無論坐著站著,腿部常常呈現出這樣三種姿勢:兩腿分開、兩腿併攏和兩腿交叉。兩腿分開是一種開放型姿勢,顯出穩定、自信,並有接受對方的傾向。兩腿交叉是一種防禦性姿勢,往往顯得害羞、忸怩、膽怯,或者隨便散漫、不熱情、不融洽,如站立時的別腿姿勢,坐著時的架腿姿勢(蹺二郎腿)。架腿姿勢通常是控制消極情緒的人體信號,專家們說它“頗有不拘禮節的意味”(莫里斯),對於女性來說,這是一種不可取的姿勢,這種毫無拘束的姿態或許會給人放肆、自大或過於隨便的印象。兩腿併攏的姿勢則過於正經、嚴肅和拘謹,如立正、正襟危坐,雖然慎重其事,卻令人緊張、壓抑,自己也不舒服。
我們主張兩腿分開的姿勢。站立時,兩腿張開,兩腳平穩著地成“丁”字型(或平行相對,或一前一後),軀幹伸直,不要屈膝和彎腰弓背,否則顯得消極懶散,無精打采。坐宜端坐,即兩腿稍稍分開,間距不超過肩寬(女性更要注意不過分叉開),腰板輕鬆地挺直,這樣顯得自然、從容,情緒飽滿。當然,如果是朋友在一起,間或架架腿(女性則宜交叉腳踝),也無可厚非。
一般來說,在人多的場合宜站著講話,這既是出於禮貌,對聽眾表示尊重,又便於發揮各種體態語的作用,充分顯示你的氣質、風度和力量。我國當代著名演講家曲嘯說:“要想從語言、氣質、神態、感情、意志、氣魄等方面充分地表現演講者的特點,也只有在站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