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名稱
骨成形胸廓成形術
別名
骨成形胸廓改形術
分類
胸外科/肺手術/肺結核的手術治療/胸廓成形術
ICD編碼
34.7905
概述
胸廓成形術一般分兩期進行,自上而下,每期切除3~4根肋骨,這樣可以避免肺活量驟然減少及胸壁軟化而引起的反常呼吸。近20多年來,由於麻醉方法的改進及手術技術的提高,尤其是有效抗結核藥物的套用,使肺切除術更為安全,因此採用胸廓成形術者明顯減少,但對於不能做肺切除術的患者仍有可能施行這種手術。
骨成形胸廓成形術的優點是切除肋骨較少,且較胸膜外胸廓成形術創傷小,造成胸廓畸形輕,又能達到肺萎陷的效果,是改進型胸廓成形術。
適應症
骨成形胸廓成形術適用於:
1.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其病變主要在上葉,壁厚在0.3cm內,周圍纖維組織增生不多,肺彈性尚好,無支氣管內膜結核,無咯血和感染者。
2.肺結核合併結核性膿胸者。
3.不宜做一側全肺切除者。
禁忌症
1.第4後肋以下的空洞和結核病灶,如下葉背段空洞,張力性空洞,肺門空洞。
2.纖維乾酪病灶,支氣管內膜結核,支氣管狹窄,肺不張,多發性厚壁空洞。
3.伴有結核性支氣管擴張,大量咯血或咳痰多者。
4.青少年患者選擇此手術應慎重,因可引起嚴重胸廓畸形。
術前準備
1.患者應做胸部X線、胸部CT及支氣管鏡檢查,進一步了解病變的詳細情況,(病變的範圍、內部結構、與鄰近組織和血管的關係以及支氣管腔內的變化等),以便決定手術方法和切除的範圍。
2.心肺功能檢查 術前肺功能的評估很重要。常用的肺功能臨界參考值:肺活量在1500ml以下,最大通氣量40L/min以下,時間肺活量第1秒在70%以下,通氣儲量在86%以下,選擇肺切除手術時,須慎重考慮切除的範圍。有時,須結合臨床具體情況綜合評估,如患者活動量的大小,爬樓梯的層數、速度以及活動後的呼吸次數、脈搏、動脈血氧飽和飽和度等。準備作一側全肺切除術的患者,最好能測定分側肺功能。對於有高血壓者,應控制至理想水平。有心肌梗死者,應待其病情穩定半年以上,並無近期心絞痛發生的情況下才考慮手術治療。
3.選擇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和抗生素 長期使用抗結核藥物,痰菌陽性者,應作結核菌耐藥試驗。有耐藥發生時,術前還應加用第二線抗結核藥物或新的抗結核藥,以確保患者術後順利恢復。空洞型肺結核及支氣管擴張者,如痰量較多或合併有繼發感染,術前應作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並設法使痰量減少。
4.注意其他臟器疾病的治療 判斷肝腎功能不全及損害的程度,對手術成敗影響很大。對於慢性肝炎引起的肝功能不全或有腎功能不全者,應細緻檢查及治療。有糖尿病者,要控制其血糖和尿糖水平接近正常,以免術後發生併發症。
手術步驟
1.切口
標準後外側剖胸切口,切口上端需平或稍過肩胛岡,切口下端繞過肩胛下角,向前達腋中線。依次切開胸背部肌層如斜方肌、背闊肌、菱形肌,將肩胛骨提起,切斷剝離前鋸肌,用肩胛骨拉勾,將肩胛骨向上牽拉,以顯露上部肋骨。
2.切除肋骨
保留第1肋骨,以減輕脊柱側凸的程度,僅切除第2~5後肋各一段,切除肋骨長度為:第2肋2指寬,第3肋3指寬,第4肋4指寬,第5肋5指寬。在後端處切斷肋間肌、血管和神經,在上部沿第1肋間剪開肋間肌直至肋軟骨處,如此,一個肋骨肋間肌瓣即形成。然後經胸膜外作肺尖部剝離,範圍為:右側到奇靜脈,左側到主動脈弓平面,約與第3肋軟骨相平,後側到第6後肋以下。將大塊之肋骨肋間肌瓣向下旋轉,用不鏽鋼絲固定於第6肋後段上,再將松解下降的肺尖固定於肌骨瓣和第6肋的後部,形成新的胸膜頂。胸膜破裂者可安放胸腔引流管,肩胛下亦可放一引流管。
術後處理
手術後的早期處理與肺切除術基本相同,鼓勵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注意姿勢的矯正,儘量保持頭正肩平,減少脊柱彎曲,加強體療鍛鍊,防止嚴重胸廓畸形。分期手術時,術前應攝胸部X線片,如發現術側或對側有病變蔓延,應停止第二期手術,待新病灶吸收或穩定後再手術。若間隔時間已久,再手術時有新生肋骨,應徹底切除,以保證肺組織的萎陷。術後肩胛下腔容易積液,常是手術後發熱的原因,應仔細檢查,X線或超聲定位後穿刺抽液。
胸廓成形術後,結核病灶仍在體內,術後應繼續抗結核治療9~12個月,休養1年,必要時可適當延長,每隔3個月複查1次,待患者已無症狀、血沉正常、痰菌轉為陰性、體重增加、X線胸片無特殊異常後,可逐漸恢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