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衝翡翠

騰衝翡翠

騰衝是翡翠加工業的發祥地,玉雕則是騰衝工業和經濟發展的第一塊奠基石,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其內涵之豐富、功用之廣泛、工藝之精美,在全國玉雕行業中享有一定的聲譽。

基本信息

騰衝翡翠玉雕加工歷史簡介

騰衝翡翠加工業,始於明代中期,興於清代。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騰衝一直是緬甸玉石最大的集散地、交易中心和加工基地,有“翡翠城”的美譽,也是全國唯一的進口通道。經過騰衝歷代商人的經營,玉石流向了四面八方:經八莫、仰光而達星洲(新加坡)、蘇門答臘、印度雷多、加爾各答;或經緬甸洞已,轉印度哥倫堡至尼泊爾進西藏;由昆明至廣州、上海、香港。

早期由於翡翠尚不為世人所熟知。騰衝的精加工作坊甚少;主要是將翡翠毛料,分解後發往永昌、大理等地雕琢,在雲南就地銷售。後來,由於運輸和各方面的制約,已不能滿足外地市場的需求,許多外地工匠輾轉來到騰衝,在給羅村和老城隍廟附近建立了加工點。當時的工藝,主要是按玉料的形態而制,製作手攜、耳飾、頭飾和一些簡單的佛工、禮祭、生活用品。清前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的擴大,騰越商風日盛。翡翠的產出、銷售、加工規模、碾琢技藝,有了很大的進展。加工作坊中;分解、大荒匠、小荒匠、打眼、細雕、拋光上亮,各道工藝已有明確分工,藝人已能正確地利用工具,處理好形與神;骨與肉的關係,把美術和玉雕巧妙地融合起來。出現了佛教、人物、花鳥和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的各種玉器,玉雕業已初具規模。清朝中後期及民國初年,收藏翡翠之風漸熾;翡翠飾品已成為廣大市庶百姓聘禮、裝飾、饋贈、把玩鑑賞的主要對象,市場供不應求,騰越翡翠玉雕業空前興盛。據騰衝縣誌載:“民國初年,從事玉雕的作坊有100多家,工匠3000多人”。國內各地的能工巧匠也紛紛慕名而來,並帶來了他們各具特色的加工技藝,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鑑賞當時的王佩,各種藝術流源繁多,而主要以北京、上海、揚州工為主。北京工講求渾厚圓潤和大方流暢;多製作佛工和人物佩件。上海、揚州工則追求層次感、工藝繁複精細,玲攏典雅,主要生產花鳥蟲魚佩件。縱觀這一時期的玉雕作品,造型精美,型制豐富,配伍完備。讓現代許多工藝大師都自嘆不如。民國後期和解放初期,由於戰爭和其它原因,翡翠是裝飾品;不被重視。

當今,隨著社會的進步,工藝上的不斷改造和更新,騰衝的玉雕隊伍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縣玉雕作坊已有近300個,從業人員近5000人,騰衝享有翡翠ZZ經營權的公司、商行達50多家,個體經營翡翠玉石人數超過千人,翡翠玉石加工集體20多個,人員五六百人,城區私人加工戶也達60多戶,荷花、洞山等鄉鎮加工戶早已超過200戶,從事珠寶玉石加工的人員達2萬多人。生產規模以大大超過了那個腳蹬手磨的時代。整個玉雕生產過程實現了機械化,工效大大提高,工藝水平日新月異,許多玉雕工藝品成批行銷全國和世界各地。

騰衝幾百年的玉雕歷史,不乏大家之作和稀世珍品,這些作品除少量藏於民間外;皆因騰衝近代戰亂頻繁,大多數未能保存下來。

解放後一批玉雕青年工人茁壯成長,1967年騰衝工藝美術廠尹必霖設計的玉雕件《播春》反映的是一位美麗的傣族姑娘頭戴斗笠在春光中撒種;深情的眼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民族特色濃厚,頗有新意;被選送到北京參加評選,受到了專家的好評。

近來,青年玉工楊樹明,以其精湛的技藝,純熟的刀法在騰衝眾多玉工中脫穎而出,成為新一代騰衝玉雕的領先人物。他所雕刻的“龍駿”,一條璃龍猶如神駿,騰雲翻滾遊蕩長空,手法上具有漢風,局部又取清代工藝之長,仿古而不擬古;“笑獅羅漢”為一神態威嚴的羅漢,用強健的雙臂懷抱一寶葫蘆,四周編幅京環,肩上一獅笑傲萬物,為嘎納嘎喇綴雜尊者,作品寓意深遠。小楊不僅善長雕刻古裝件,他雕的現代題材的作品造型結麗而富有想像,意境深遂且含蓄回味,用色奇巧得令人不可思議,許多外地玉商找上門來,請他雕刻的玉佩都要讓他銘名,以求賣得高價,但願他百尺竿頭,為騰衝增光。

四百年的玉雕史,四百年的進步,它正在發揚和光大;這是因為騰衝玉工們400多年來和翡翠那解不開斬(扯)不斷的情結。

翡翠文化造就了翡翠城

翡翠文化源於中原玉文化,但又有著獨特的傳承和發展,具有地域文化的色彩。不管是誰,在騰衝一段時間,你必定會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這種文化深深的、濃濃的地方氣息。

自古以來,騰越人便崇玉、愛玉。在家中、茶樓、酒館、茶餘飯後,翡翠是人們談論的主要話題。無論大人、孩子,許多人都可以把一串串翡翠的傳奇故事講得出神入化。騰衝人祭掃、避邪用的是翡翠,手上戴的、身上掛的、家居裝點收藏的,大多是翡翠。會親訪友、談婚論嫁,送的禮物中最貴重的是翡翠。老祖母臨終時;鄭重交待的,必然是家傳數代的老玉鐲子。翡翠滲入了騰衝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

為什麼翡翠在騰衝有這么深的影響力。這得從歷史、地理的淵源說起:

五百多年前,騰越商人在緬甸的商務活動中,意外地發現了翡翠;成為這一文化的起點。

清末;騰越著名學者尹子監《老困遊記·野人山調查記》一文云:“野人山為我孟養司及茶山里麻兩地官司屬土。雖前代稱為藩屏。”

光緒《騰越廳志》載:“玉石以紅白分明,透水者為佳。翡翠為上品,其名不一,均出勵拱。”

檀萃《滇海虞衡志》載:“至出南金沙江,昔為騰越所屬。”這些史料說明:騰越人是翡翠的發現者,產翡翠的野人山地區,歷史上曾一度是我國的“藩屏”。是騰越的屬地。翡翠面世以後,騰衝人立即疏通了數條通往玉石場的道路。並把採掘、運輸、加工、集散,推到了一個極其輝煌的階段。從而奠定了騰越“翡翠城”在中國玉器史上不可動搖的地位。騰衝幾百年加工殘存下來的滿地碎玉便是歷史的明證。

走在騰衝街頭,你經常可以看到,在改建拆遷的廢墟中,許多人在地上細細地翻檢,找尋過去加工殘留的碎玉,歷年來,僅此收集的碎玉,就有上千噸之多;足見歷史上騰衝翡翠加工規模之浩大。

騰越人是幸運的,翡翠給他們帶來了福拉 一個原來山高路遙的偏夷之地,不久便發展成了滇西的商業重鎮。一時間,一些雄商大賈挾資雲集,人文菩革,各種商店鱗次偉比。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庶之鄉。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說它是“迪西所無”。

翡翠寄託著人們各種美好的願望,如果一刀解漲;只要有種、有綠、有水,金錢便會滾滾而來。蓋高樓、細雕梁、存字畫、興教育、疏道路、辦學堂,富了的人們十分注重撿朴,急公好義,愛國愛鄉。哪一處沒有翡翠那清純的影姿。

翡翠業是個多風險的行業。從業者,必須與緬北惡劣的自然環境拼爭;得用經驗與運氣與自然賭,素有“十賭九輸之說”。就是在這種成敗之間,勤勞勇敢的騰越人,一代代、一批批,以堅韌不撥的精神,跋涉在這坎坎坷坷的翡翠路上,為社會增添了財富,把真善美永留人間。

現在,中國已加入了世貿,隨著各地交流的增大,騰衝的旅遊事業蓬蓬勃勃開展起來,給翡翠業帶來了無限廣闊的空間。我們有5千多年的傳統翡翠文化,有400多年從事翡翠加工的悠久歷史,有壹萬多從事翡翠業的產業大軍,人才濟濟,新人倍出,加之與緬北玉石場僅距290公里的良好地理優勢及人們對於發展珠寶業的共同理念;騰衝“翡翠城”將更加輝煌。

騰越翡翠巨商簡介

清代晚期;經營翡翠的騰衝旅緬商人中;以毛應德、寸尊福、張德瑜最為著名。

毛應德;字培之,洞山毛家村人。同治年間,隨舅父奔緬習商;後於緬京曼德勒開設德興隆商號。

毛應德廣交遊;重義氣,能急人之急,深受旅緬鄉人的愛戴。他常進出玉石、寶石、瑞山諸廠,有得好貨者,先要讓給他。他與趙連海在猛拱向克欽山官購得度冒廠新山王全部礦洞的開採權,經營蒸蒸日上,毛的資金積累位列當時騰衝旅緬玉石商富戶之一,人稱“毛百萬”。光緒三十四年;毛應德病逝於曼德勒,英殖民政府下半旗,並派專船運其遺體到八募,然後由其家屬迎回騰衝安葬。

寸尊福,字如東,號海亭,和順黃果樹人。少年時代即赴緬習商,後在緬專門經營翡翠。民國《騰衝縣誌稿,礦人傳》載他:“早歲營商緬甸,久居猛拱,專營玉石,善相玉美惡,不差累黍,謀定後動,動必有成。氣度宏廓,逾越恆流,知人善任,不以毀譽搖其信,不以贏細易其用,故人樂為驅馳,遂以致富。”

寸尊福先生不僅僅是一位富商,而且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僑領,他“為人和平正直,眾論食服,為僑界領袖。他在緬甸加入了同盟會,永昌、河口、廣州黃花崗起義,他均捐了巨資”。“河口之役,黃克強及黨人潛退緬地,多賴接濟,輸資數萬金”。辛亥革命後,他在緬甸創辦“昌華學校”,任總理,並任“中華會館”正會長,“雲南同鄉會”會長,英政府“立法會議”議員他60壽生辰時,孫中山為他題詞:“華僑領袖,民族光輝”。

張德瑜 字寶廷,和順賈家壩人。他幼年讀書時即喜歡騎射之術,廳、府試俱獲第一名,後參加院試;因生病,“兩試不售,遂無意進取,棄而之商,邀游緬甸”。為了安慰他父親,他通過向清政府“納粟”,得到“游擊加蘭翎銜”。

張德瑜於清光緒五年到緬甸,他對於商業,“不樂瑣屑,經紀常圖大者、遠者”。由於他“勤奮自持,漸次遇緣發跡”。

緬甸論為英國殖民地後,他看到種植經營咖啡有較大的利潤,就在八募購買了若干畝地種植咖啡,因土質不適,加上病蟲害的侵蝕而未能成功,經濟上受到很大的損失。之後,他又在革灑開設了解木器廠,買了大片山林,養大象數頭運木于山中,然解木廠耗費大而利潤小,他又向英國殖民當局承包了在緬甸一些地區的騾馬運輸業務,稱之為“洋腳”。他在運輸道各站蓋茅屋旅棧,供趕馬人及牲口住宿,雇用中國盈江蠻允的傣族趕馬。此項包辦洋腳,獲利甚厚,使他積累了發展事業的資金。以後他以每年交付印洋三十萬元向英國殖民當局承包了猛拱玉石廠的稅收,並在猛拱買了玉石礦洞開採玉石。他在猛拱開設了“寶振公司”辦理稅務,併兼營玉石,又與鄉人張成芝合資,在曼德勒開設“寶濟和”商號,經營翡翠,在密支那與騰人張玉清開設“寶濟和”號,專辦英政府洋腳。

張德瑜與張成芝經營的翡翠生易,往來於中國上海、廣州與緬甸之間,獲利甚巨;故享有翡翠大王之稱,名聲顯赫一時。因其承包猛拱玉石廠納稅有年,對英政府有莫大之利,故英政府對他垂青,英皇特授其金質徽章一枚。

騰衝翡翠主要交易市場及集散地

騰衝遍地都是翡翠交易市場。 其中主要集中在騰衝縣城及荷花鄉內。縣城內的翡翠交易市場包括:騰衝珠寶交易中心、騰越翡翠城、騰越商貿城、文星樓、翡翠古鎮、新東南、東方金鈺以及眾多在建或者名氣不是很大的市場。其中歷史最悠久的要算騰衝珠寶交易中心、騰越商貿城者兩個市場。原工藝美術廠翡翠交易中心工藝美術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解放後,當時屬於老字號國有企業,主要從事翡翠雕刻。在80年代國有企業改制的大潮流下,工藝美術廠也倒閉了,後來成為一個僅次於騰衝珠寶交易中心之後的老牌翡翠交易市場。曾在80年代,90年代時期比較有人氣。當然80-90年代騰衝最紅火的翡翠交易市場當騰衝珠寶交易中心莫屬。當時,騰衝80%以上的翡翠毛料及成品都在該市場完成。在騰衝,翡翠交易也像趕集一樣,每5天一集,以此類推,從不間斷。騰衝人把翡翠交易趕集叫做趕街,集市當日,騰衝所有從事翡翠行業的大小商販都會集中到統一的市場內進行交易。80,90年代在珠寶交易中心沒有重建之前,很多交易都是在地攤上完成的。毛料貨主多數在地上擺攤,等候客戶前來購買。加工商的交易更為原始,地攤都不擺,直接身上背個包,貨就裝包里,在市場裡來回走動,只要遇到熟悉客戶,雙方都會不約而同的停下來看貨,討價還價,完成交易。目前騰衝翡翠行業內部的交易仍然部分保持這種“原始”的交易方式。2000年之後,騰衝縣城內此類趕集式的交易地點轉移到了騰越翡翠城(騰衝人俗稱商貿城)。也是保持5天一集市,集市時間一般從早上7,8點開始,下午13點之前結束。

騰衝縣城內的其他翡翠市場則多以零售為主,市場內都有店鋪。歷史沒有以上兩個市場久遠,市場規模也沒有以上市場大,影響力也相對較小。

提到騰衝翡翠,除了騰衝縣城內的翡翠交易市場,另外一個市場不得不提,那就是荷花。荷花鎮,屬於騰衝縣下屬的一個鄉鎮。距離騰衝縣城20多公里。駕車約半小時車程。為什麼說提到騰衝翡翠,不得不提荷花呢?

下面我們就來做個簡單的解釋。荷花鎮是騰衝最主要的翡翠加工集散地。騰衝本地加工的翡翠,至少90%都來自荷花。而荷花翡翠加工又主要集中在兩個村里,第一個是雨傘村,另一個是肖莊村。這兩個村從事翡翠玉石加工的商戶上百戶。

翡翠加工是一種非常特殊的行業,這個行業沒辦法由一家或者幾家大工廠來壟斷。其原因很簡單,翡翠加工更像是一門帶有藝術性的手工活,而不是大工業生產的流水線產品。因為翡翠毛料千差萬別,顏色、質地、種完全不一樣,價值也完全不一樣,適合雕刻成哪種體裁也完全不一樣。翡翠雕刻實際上講究的就是雕刻師傅的創意,不同的毛料,雕刻師傅可以通過其獨特的創意來實現該塊翡翠料的最大價值。因此,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騰衝沒有一家比較大規模的工廠,而完全停留在家庭手工作坊的層面。這種狀況,我們無法斷定為落後。因為翡翠雕刻加工也只能在這種模式下才能真正的長久發展。翡翠飾品更多的是一種藝術品,而不是工業產品。因此,翡翠產品裡面,越是特殊,越是少的品種,加工也就越高。正所謂的物以稀為貴吧。

上面提到的荷花翡翠雕刻加工在騰衝翡翠加工行業里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騰衝翡翠行業的近日蓬勃是完全離不開荷花的翡翠加工的這個大前提的。2010年後,荷花翡翠加工市場仍然在發展中。由政府支持發展起來的新市場,包括:雨傘玉雕基地,肖莊玉雕中心兩個大市場。這兩個市場均位於荷花鎮,距離騰衝縣城20多公里。兩個市場的基本運作模式都差不多,都是前店後廠的運作方式。也就是每個加工戶都有一個店鋪作為成品銷售視窗,店鋪後面就是加工區。雨傘玉雕基地約有上百家加工戶及商鋪。肖莊玉雕中心也有上百家加工戶及商鋪。

這兩個市場最大的特點是:一、翡翠加工戶高度集中。騰衝翡翠雕刻加工90%集中在荷花,荷花翡翠雕刻加工的90%集中在這兩個市場內;二、價格實惠。兩個市場內的加工戶基本都是當地村民,自產自銷,無中間商環節。另,農村市場商鋪基本是由商戶集資所建,房租等經營成本較低,故價格相對縣城裡的商戶來說,價格比較有競爭優勢,這也成為了外地商戶及遊客到騰衝批發翡翠首選目的地;三、無假貨。這兩個市場受政府支持,並由協會統一管理,尤其是雨傘玉雕基地的管理比較成熟,由雨傘農民玉雕合作社統一管理,承諾假一賠十。

此外,荷花肖莊珠寶交易市場上,也像騰衝城內的交易市場一樣,每5天趕集一次,但是,目前趕集主要交易品種為黃龍玉。究其原因,騰衝的黃龍玉加工也基本集中在荷花地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