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陵(馮陵)
亦作“ 馮凌 ”。 1.進迫;侵陵。《左傳·襄公八年》:“焚我郊保,馮陵我城郭。”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於時 宋 兵馮陵,旗鼓侵逼。”《新唐書·郭子儀傳》:“比 吐蕃 馮陵而不能抗者,臣能言其略。”《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 楚 自 若敖 蚡冒 以來,世修其政,馮陵 江 漢 ,積歲年。” 清 李漁 《奈何天·攢羊》:“敵勢馮凌,那殺氣漫天說也驚。”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天津新議續議》:“今以數萬里外不賓之荒服,一旦馮陵中夏,竟使爝火爭明,十日並生。”
(2).凌駕,超越。 宋 沉遘 《代人奏請更定科場約束狀》:“剽薄後進,則馮凌於上。”
(3).意氣發揚貌。 唐 杜甫 《今夕行》:“馮陵大叫呼五白,袒跣不肯成梟盧。” 明 文徵明 《除夜》詩:“少日馮陵都遣卻,只將雙髩待明朝。”
(4).猶憑持。《宋書·謝晦傳》:“又以陛下富於春秋,始覽政事,欲馮陵恩幸,闚望國權。”
相關詞條
-
馮[姓氏]
馮(Féng),二馬疾行也。馮姓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當今中國大陸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七位,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九位,在以人口為序的中國...
概述 歷史來源 遷徙分布 名人 郡望堂號 -
唐陵
唐陵為唐代帝王陵墓,主要分布在唐京長安城周圍,稱扇形展開,其中有20位皇帝(包括武則天),號稱大唐十八陵,除了這十八陵外,還有唐太祖永康陵,唐世祖興寧陵...
簡介 陵園格局 藝術成就 發掘考古 相關連結 -
漢霸陵
漢霸陵,漢文帝陵寢,有時寫作灞陵。灞,即灞河。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於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角,即今瀑橋區毛西鄉楊家屹塔村,當地人稱為“鳳凰嘴”。位於...
簡介 關於文帝 遺言遺產 位置與結構 建築情況 -
漢渭陵
漢渭陵位於鹹陽市渭城區周陵鎮新莊村東南。西漢第八位皇帝劉奭陵墓。渭陵始建於永光四年(前40)。陵園近方形,南北410米,東西400米,四周有夯土築成的垣...
簡介 位置結構 關於漢元帝 出土文物 史書記載 -
思陵
思陵,明十三陵之一,位於陵區西南隅的鹿馬山(又名錦屏山或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後一帝崇禎帝朱由檢及皇后周氏、皇貴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崇禎生平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 -
關中十八唐帝陵
關中十八唐帝陵,也稱“關中十八陵”、“關中唐帝十八陵”、“唐十八陵”“大唐十八陵”,是指埋葬在陝西省關中地區唐京師長安(今西安)周邊的唐朝十八位皇帝(若...
帝陵簡介 帝陵鑿築 初唐帝陵 中唐帝陵 晚唐帝陵 -
馮衍
馮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人,幼有奇才,二十歲而博通群書。王莽時,不肯出仕。義軍起,投更始帝部下;因後降劉秀,故不被重用,出為曲陽縣令...
簡介 生平 《顯志賦》 《顯志賦》評價 桓譚馮衍列傳 -
舜陵
位於運城市區以北10公里鳴條崗的舜陵,則是華夏兒女尋根祭祖、拜謁舜帝的聖地。舜帝史稱虞舜,姓姚,名重華,黃帝的第九代孫,是原始社會的部落聯盟首領,歷史上...
簡介 歷史 舜 壁畫 舜陵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