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治剛

馮治剛

馮治綱(1908〜1940),1908年出生於吉林省懷德縣(今公主嶺)南崴子鄉大榆樹村的一個農民家庭里,東北抗聯六軍參謀長、第三路軍西北指揮部指揮、龍北指揮部指揮。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31年組織抗日隊伍“文武隊”。

1932年到格金河金礦做文書,會計工作,在此地組織了“文武”坑日隊。

1935年秋“文武隊”加入湯原游擊總隊,馮治綱任五中隊長。1936年1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三團團長。6月任六軍參謀長,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7月,率領首批北滿西征隊在梧桐河老等山第一次西征。

1939年末任東北抗聯三路軍西北指揮部指揮、龍北指揮部指揮。

1940年2月4日在內蒙古阿榮旗三岔河上游任家窩堡與日偽激戰中犧牲。

生平

1909年,全家搬到黑龍江省太平川耿家屯居住。馮治綱青少年時代聰穎好學,讀完國小後,因成績優秀,被湯原縣司法科錄用做審案記錄工作。“九一八”事變後失業回家, 幫助父兄種地。1932年,到格金河金礦做文書、會計工作。不久,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了松花江下游,格金河金礦經理劉紀三為維護金礦的開採權力,組織了護礦隊。當時,年僅24歲的馮治綱也參加了這支隊伍,他長得濃眉大眼,十分英俊,且又頗有謀略,成為護礦的核心人物。

1932年到格金河金礦做文書,會計工作,在此地組織了“文武”坑日隊。以後又加入湯原游擊隊,先後任東北日聯軍第六軍團長、參謀長、三路軍西北指揮部總指揮兼第二支隊長等職。

1933年11月,馮治綱所在的護礦隊與我黨領導的湯原游擊隊相會。在交往中,他深得湯原中心縣委負責人夏雲階的器重,並初步接受了革命真理。後來,劉紀三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嚇破了膽,帶著家眷返回克山老家。臨行,他讓馮治綱同他一起走,遭到了馮治綱的嚴詞拒絕。

1934年4月,馮治綱親手組織了馳名湯原的抗日武裝一一文武隊,擔任隊長;1934年秋,湯原游擊隊擴建為湯原游擊總隊。翌年秋,馮治綱帶領“文武隊”加入湯原游擊總隊,擔任中隊長。

1935年12月上旬,在趙尚志同志的幫助下,湯原游擊總隊擴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六軍,由夏雲階任軍長,下糖四個團,馮治綱任三團團長,1936年,馮治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7年初,被任命為六軍參謀長,從此,他作為夏雲階、李兆麟將軍的得力助手,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英姿,同日本帝國主義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1937年,日寇加快了侵華步伐,妄圖向華北大舉進攻,遭到了愛國軍民的有力抵抗和嚴歷譴責,在全國抗日浪潮空前高漲的形勢下,東北各地的抗日烽火也越燒越旺。位於松花江下游的場原縣,是抗聯六軍的故鄉,盤踞在這裡的日本憲兵隊、偽軍和警察大隊,輕常傾巢而出,向我抗日軍民頻繁進攻,但由於我黨在這一帶有堅實的民眾基礎,敵人的屢次進攻都遭到了可恥的失敗。日寇對湯原一帶的抗日軍民恨之入骨,經常叫嚷:三江已成了共產樂園,湯原的土地都紅透三尺!\敵人為了撲滅這裡的抗日烈火,1937年農曆四月, 從鄰縣調來大批日偽軍,準備血洗湯原。湯原中心縣委很快接到情報,了解了敵人的險惡企圖,當時抗聯六軍主力都遠離湯原,只有馮治綱帶領的留守團共一百多人在當地堅持鬥爭。經過反覆考慮,馮治剛決定趁敵人立足未穩,主動出擊,夜襲湯原。

農曆4月18日(正是趕廟會的日子),天剛黑,馮治綱率隊出發了,湯原游擊連、靑年肅反隊、農民自衛隊部積極參戰。他們扛著紅纓槍、土槍土炮和抗聯戰士一起總計300多人,趁著朦朧月色向縣城奔去,來到城下,馮治剛兵分三路:一路進攻部隊越過城牆直插湯原縣公署院外,準備抵制日本駐屯部隊的反攻;馮治剛率二路進攻部隊解除北門派出所的武裝之後,迅速衝進場原縣公署直奔日本官吏宿舍和縣長官邸;途中,遇到一個出來小解的日軍,一見游擊隊,轉身想跑,被馮治剛一槍擊斃。隨後雙方展開了瀲戰,進攻部隊因得到打入警察隊的救國會員王春林、李新善、唐才的密切配合,作戰主動,進攻順利,據壘頑抗的的誓察隊,迅速地被解除了武裝,日本參事官宮地憲一和警務巡官齊騰寬,警長付寶珍、 磨玉山、警士竹木福太郎,雇員木亞屋一,江頭秀蘑被擊斃:三路進攻部隊打開了監獄拘留所,營救出地下黨員和民眾70餘名。同時砸開武器庫,繳獲迫擊炮三門、炮彈96發、輕機槍3挺、步槍62支、子彈3.5萬發、手槍5支、軍馬35匹。拂曉,馮治剛同志指揮部隊交替掩護撤退。著名的“夜襲湯原”戰鬥,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地打擊,極大地鼓舞了下江人民抗日鬥爭的勝利信心!

1937年下半年,日本關東軍為了維護偽滿洲國的殖民統治,調集2.5萬名日偽軍對抗聯部隊比較集中的松花江下游地區實行了由南到北的分區包圍。從1938年1月份開始,敵我戰鬥非常頻繁。到4月份,偽三江省敵人就與我軍交戰達123次。在同一時間內, 曰偽軍還強迫偽三江省居住的農民併入578處“集團部落”,修築警備道路806公里。這些,都給抗聯部隊造成了極大威脅。

為了擺脫困境,根據北滿臨時省委指示,李兆鱗在蘿北麻花林子召開三、六、九、十一軍軍政聯席會議,決定部隊分三批西征,跳出敵人包圍圏,向黑嫩平原梃迸,實行戰略轉移。苜批西征部隊由馮治剛、陳雷同志負責,一路上打仗、爬山、忍受嚴寒和飢餓,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勝利到達了西征目的地海倫八道林子。他們在同年10月8日和12月末,先後與金策、李兆麟率領的第二、三批西征部隊勝利會師。為了加強對西征部隊的統一領導,根據北滿省委的指示,將西征部隊改編為三個支隊。1939年1月12日,馮治剛被任命為第二支隊長,第二支隊由六軍二師 一、十二團和三軍五師八團二連組成;隨後,這支部隊被派到訥嫩地區開展工作。

為了開闢德都、訥河、嫩江地區,馮治剛率隊頂著鵝毛大雪,冒著凜冽寒風,僅用三天時間就到達了德都縣田家船口,在這裡,馮治剛指揮二籌十二團伏擊了德都縣田家船口警察討伐隊,俘虜警察25名,擊斃警尉目黑俊一。

部隊在向訥河轉移時,在谷家窯遭到3000日偽軍的展展包圍,我軍指戰員面對十倍於我的兵力,沉著應戰。這天上午,有兩個偽軍站在I4號壕頭上向我軍示威,被馮治剛用 “三八”槍擊斃,在激戰中,他發現北面的敵人是偽警察和自衛團,就派人給他們帶信,信中曉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大義,使他們只放空槍不進攻,減少了我軍的壓力,傍晚時分,馮治綱發現南面的日軍進攻減弱,經偵察得知:原來這裡的日軍發覺北面偽軍進攻不力, 就將部隊全部調到北面。馮治剛藉此有利時機,當機立斷,決定部隊從南面突圍,午夜,他率領隊伍悄悄從南面撤出去了。敵人以為我軍仍在包國圍內,仍舊互相對射!至天明,日偽軍傷亡很大。

部隊衝出谷家窯以後,進入嫩江平原,經過廣泛發動民眾,很快在訥北三馬架、倭都台、南陽崗等地站穩了腳跟並建立了抗日組織。1939年5月,六軍十二團在訥河人民支援下,繳了三河屯警察署;7月10日,我軍準備攻打北興鎮;當部隊行至訥漠爾河北岸吳家燒鍋時,俘虜了偽德都縣副縣長。馮治剛決定利用偽副縣長搞一次調虎離山計。他命令兩名戰士,將偽副縣長帶到龍門山警察署附近槍斃了。德都縣的警備隊長聽到這個訊息,立即調動五百名日偽軍撲向龍門山。趁此時機,馮治剛率隊趕赴北興鎮,迅速將北興鎮警察署和自衛團繳械。當日偽軍發覺上當,趕赴北興鎮時,我軍已安全轉移,

1939年,第二支隊在馮治剛帶領下,為進一步擴大共產黨的政治影響,堅定人民的抗日信心,決定在“九一八”攻打訥河縣城。

在攻城之前,打入訥河鎮的我黨地下工作者魏永久曾到哈拉巴歧山向馮治剛同志報告了敵情,然後返回訥河鎮,隨時注意敵人的動向,配合部隊實現攻城計畫。

9月15日,馮治綱同志率領三軍八團、六軍十二團全體指戰員從哈拉巴歧山出發,謹慎地繞過各警察署,於9月18日到達訥河縣縣城外15里處待命。

夜深了,全城一片寂靜。馮治綱依據從城裡帶回來的情報,決定姜福榮帶領六軍教導隊和三軍八團攻打偽軍駐地北大營;王鈞率領六軍十二團攻打縣公署警務科、監獄和銀行,訥河抗日先鋒隊攻打警察訓練所。23時戰鬥打響。很快,訥河縣城的主要街道和據點被我軍占領。警務科和警察訓練所的敵人紛紛投降。六軍十二團和訥河抗日先鋒隊搜尋戰場,在街中心俘虜了偽軍團長孫承義。只有六軍教導隊和三軍八團在進攻北大營時受到日偽軍的頑抗,後敵人被我強大火力封鎖在營房裡縮成一團,另外兩路攻城部隊集中力量 砸開彈藥庫和倉庫,運走了幾百支步槍、3萬發子彈和許多糧食、被服等。從獄中解救出來的民眾,也拿起武器參加了抗日部隊。拂曉,馮治綱等領導人及時召開民眾大會,進行了慊慨激昂的抗日宣傳。之後,立即指揮部隊迅速轉移。在返回根據地的路上,馮治綱將六軍十二團指戰員化裝成警察,繳了孔國警察署的械。隨後,又給龍河警察署長打了緊急電話, 命令他們立即出發支援訥河。我軍在南陽屯和他們碰頭,又巧妙地將他們繳械。 二支隊全體指戰員的高度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強敵、敢於勝利的戰鬥作風,深受龍北地區廣大人民民眾的熱烈擁護。滿省委常委,三路軍總指揮李兆麟同志對馮治綱的英勇善戰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西征以後,馮治綱率領的二支隊馳騁於訥嫩平原,屢建戰功,威震敵膽,軍威遠播。1939年上半年,就連續攻破了德都縣紫霞宮、日本飛機場、老龍門車站、北安李桂芳電、曹乃信屯,訥河縣三合村、呂家燒鍋等重要據點。在二支隊所活動的區域,抗日烈火越燒越旺!日偽統治者恐懼萬狀,調集大批軍警東征西討,僅從1939年6月至12月,二支隊就與敵偽軍交戰達75次之多。敵人損兵折將,對馮治綱聞風喪膽。日本關東軍憲兵司令部不得不哀嘆:“最難對付的是馮治綱部隊,最活躍的也是馮治綱部隊。”

1940年1月,馮治綱率領六軍教導隊和十二團共120餘名騎兵部隊,深入到寞力達瓦、巴彥、阿榮三旗開展抗日救國宣傳,發動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擴大了共產黨和抗日聯軍的政冶影響,2月4日(臘月二十七),馮治綱帶警衛員裴海鋒在布西三岔河上游任殿臣屯後面一座無名山上偵察敵情,當行至半山腰時,突然在山頂上竄出來—幫日偽軍,馮治綱與裴海鋒立即予以還擊,終因寡不敵眾,裴海鋒犧牲。最後馮治綱也中彈倒下,十二團政治部主任王鈞聞訊後,率隊趕來,擊退敵軍.這時,馮治綱已壯烈犧牲。

犧牲經過

抗聯六軍參謀長、三路軍參謀長馮治剛是東北抗日聯軍智勇雙全的指揮員,“西征”後1940年1月26日犧牲於呼倫貝爾盟阿榮旗,年僅二十八歲。以前的文史資料沒見過馮治剛犧牲經過的記述,湯原縣烈士陵園的馮治剛烈士紀念碑也只是簡略記載了幾句。王鈞同志回憶錄對此作了詳細記錄:“我抬頭一看,只見馮參謀長從裴海峰(馮治剛警衛員。)身上摘下三八式馬槍射擊敵人。裴海峰雙腿已經斷了,跪在地上用雙匣子槍向敵人射擊。馮參謀長槍法準,他倆個打得敵人一個接一個倒下去,鋼盔帽子順著山坡下往下滾。又一個鬼子軍官急了,又一聲吼叫,三百來鬼子一齊開槍,馮參謀長和小裴先後倒下去了…… 當我們返到北山上時,只見南山布滿了黃乎乎的敵人。山尖上,有一撮敵人正團團圍著馮參謀長他們的遺體。戰士們都哭了。大家含著淚向南山打了幾陣排子槍,把山尖的鬼子又打倒了幾個,這也算是我們為馮參謀長和小裴同志致哀吧!…… 日本鬼子把馮參謀長的檔案和名章得到,知道犧牲的是共產黨員,抗聯高級指揮員馮治剛。敵人把馮參謀長遺體整修淨面後,用大藥布裹起來,送到新京邀功去。”

2011年,《呼倫貝爾日報網站》是這樣寫馮治剛犧牲經過的:“1940年2月4日傍晚,馮治綱率領部隊來到阿榮旗三岔河任家窩棚附近,前邊的尖兵發現敵情,即向後續部隊打手勢,馮治綱命令王鈞帶領部隊做好戰鬥準備,自己和警衛員裴海峰到南山坡觀察敵情。此時,日偽軍也已發現抗聯隊伍,正急於占領制高點並向山上爬。馮治綱與裴海峰剛搶上山頂,即和日偽軍遭遇,兩人當即用駁殼槍向日偽軍射擊,小裴受傷,馮治綱又拾起小裴的槍向日偽軍射擊,打死很多日偽軍。由於日偽軍兩側行動,另一側日偽軍已占據有利地勢,馮只好撤退,他向日偽軍甩出兩顆手榴彈,向王鈞所在地方靠攏。但不幸被柞樹棵子掛下馬,被日偽軍子彈射中,壯烈犧牲。與馮治綱一同犧牲的還有其警衛員裴海峰、排長李萬發、班長李海河、戰士蘭繼春。”

馮治剛是我黨我軍抗日戰爭時期在呼倫貝爾地區犧牲的最高領導人,他犧牲後,李兆麟將軍為其寫了一首輓詞:

“國土倫喪,人命草菅苦倍堂。

八載風霜,黑水波濤如淚漿。

荒草長,屍體遍野,哭嚎慘喪。

夕陽下,古道旁,悲聲殺氣壯。

游擊阿榮旗,

戰馬馳騁走單騎,血染征衣,

壯志未酬恨無極,慷慨捐軀痛別離。

旌間銘題,雪前仇,永弗替,追烈士,臘月二十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