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暄

孫馮暄,歷任隋羅州刺史、唐高州首領。590年,番禺將領王仲宣舉兵反隋,嶺南很多首領也起兵回響。冼夫人遣其孫馮暄將兵救廣州,馮暄因與王仲宣的部將、瀧水(今廣東省羅定)豪門陳佛智關係親密,按兵不動,貽誤戰機。冼夫人發現後,大怒,將馮暄問罪下牢,改派另一孫子馮盎出討叛軍,與隋官軍鹿願會師,共敗王仲宣。隋文帝為冼夫人的舉動讚嘆,特降敕書慰勞。其孫馮盎因協助隋軍平叛有功,拜為高州刺史,次孫馮暄也被赦,拜為羅州刺史。

基本信息

簡歷

冼夫人孫馮暄,歷任隋羅州刺史、唐高州首領。

590年,番禺將領王仲宣舉兵反隋,嶺南很多首領也起兵回響。冼夫人遣其孫馮暄將兵救廣州,馮暄因與王仲宣的部將、瀧水(今廣東省羅定)豪門陳佛智關係親密,按兵不動,貽誤戰機。冼夫人發現後,大怒,將馮暄問罪下牢,改派另一孫子馮盎出討叛軍,與隋官軍鹿願會師,共敗王仲宣。隋文帝為冼夫人的舉動讚嘆,特降敕書慰勞。其孫馮盎因協助隋軍平叛有功,拜為高州刺史,次孫馮暄也被赦,拜為羅州刺史。

隋開皇末年,羅州刺史馮暄討賊帥李大檀,並平之,傳首軍門。承制署首領為州縣官而還,眾皆悅服。

唐武德四年馮盎以南越之眾歸順唐高祖,馮暄降唐。

唐武德六年(623年),欽州總管寧長真進貢合浦大珠,昆明、融州、象州等刺史亦進貢筒布,高祖以“道遠勞人,皆不受。”這就充分說明,此時的唐高祖與往日的隋文帝已經大不一樣,他對那種名義上的臣服與進貢方物已經不感興趣。至於那些邊遠少數民族地區的“小皇帝”們,他們已經在本土稱王稱霸慣了,當然也不甘心輕易地退出這塊歷史小天地,於是便由思想牴觸而爆發武力對抗。那時候,因寧長真的媳婦(即寧璩之妻)娶自高州馮氏豪族,而當時的高州地區與欽州地區互為地鄰,所以高州的馮氏與欽州的寧氏便由姻親關係而通同一氣。當寧長真進貢合浦大珠,高祖拒不收受之後,大家深感時局對他們不利,便一起商議舉兵反唐,但因遭到南合州刺史寧純的極力反對,於是他們便與寧純反目。後來,高州首領馮暄、談殿與越州刺史寧道明一起,聯絡附近各溪峒的少數民族首領,首先舉兵反唐,並攻打寧純從前親手開拓的姜州。寧純也不示弱,立即從南合州起兵救援,把馮暄等部趕走。
武德八年,寧長真正式參與反唐,並與馮暄等攻陷姜州駐地的封山縣城,武德九年五月,寧道明被州人盧南殺死。不久,寧長真相繼身亡。於是馮喧、談殿等人大亂起來,互相進行攻掠。

貞觀元年十月,唐太宗派遣員外散騎常侍韋淑諧與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到來招撫,馮喧、談殿等一齊投降,一場叛亂至此結束。貞觀初,寧長真與馮暄皆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